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畜牧发展中心

澄城县畜牧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6 09:03
单位名称 澄城县畜牧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管理保障。畜牧技术推广、草原改良、畜牧业资源保护、执法监督、畜牧业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项目、许可管理、畜牧兽医器械、产品登记等。
住所 澄城县东一路5号
法定代表人 赵永民
开办资金 218.6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02万元 43.4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畜牧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规范动物卫生监督,畜牧监管工作上新台阶。以官方兽医集中整治为抓手,抓学习、抓流程、抓规范,重经常、重督导、重教育,把食品安全上游监管牢牢拿在手中。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多次得到上级检查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被推荐为全省动物卫生工作先进集体。规范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无害化处理监管。截止目前共检疫生猪88.9万头,其中商品猪47.5万头、仔猪41.4万头。牛0.43万头,羊1.01万只,禽279万羽。共屠宰检疫生猪0.6337万头、牛0.0132万头、羊1.1万只。全年共收集处理病死猪20130头、羊566只、狗11只、两家屠宰厂废料5087公斤。(二)狠抓“提质增效”,畜牧业绿色发展有新突破。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粮畜沼果”种养结合“澄城模式”。一是因地制宜、一场一策、分类指导,督促畜禽规模养殖场科学使用粪污处理设施并流转周边的种植用地,发展种养结合,达到肥料化资源利用。二是加强今年新建的11家规模养猪场指导服务,确保按国家标准要求配套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并正常运转。三是与省级教授专家合作,示范推广畜禽粪污利用高质菌种发酵新技术,在县域粮食,水果,蔬菜主导产业方面示范推广“种养结合”澄城模式,得到质的提升,全国同行业领先。四是以“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统筹考虑种养结合模式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以就地就近利用有机肥为主要方向,通过改造完善粪污收集、处理、利用等整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实施雨污分离,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促进畜牧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五是以生猪规模化养殖场为重点,兼顾其他养殖场户,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工作,重点支持粪污收集、贮存、处理方面,建立种养结合循环的农牧可持续发展机制,形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格局。(三)树立项目带动理念,畜牧业标准化发展有新活力。紧抓政策机遇,立足县情实际,树立项目带动理念,积极争取各类支持,助推畜牧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制定方案更加科学。注重调研,深入了解,真正解决养殖户急需问题;集体讨论,不断论证,发挥资金最大效率;广泛参与,公开公正,接受各方面监督,确保方案科学严谨操作性强。二是项目推进更加有力。通过建立领导包片,同志包场工作机制,全过程指导监督,明确任务、明确时限、明确规范、明确要求,为项目顺利实施做好衔接和服务。三是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健全项目推进、阶段汇报、现场督查、研判等机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具体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四)常抓不懈抓安全,畜牧业发展安全有新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县畜禽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真正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我中心按照相关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加强安全风险评估,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集中力量进行整改,严防发生重特大事故。加强日常安全排查。按照《澄城县农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中心组织基层站长召开专题会议,就我县畜牧产业粪污处理和燃煤锅炉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全县共排查生猪养殖场户388个,牛场42个,羊场113个,鸡场46个,养殖场户签订了“控散煤护蓝天”行动承诺书,并发放《畜牧养殖行业散煤取暖治理告知书》550余份。全年共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查13次,排查规模场79家,消除隐患3起,全年零事故,有效促进畜牧业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杜绝各类事故发生和人员财产损失。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以正大、石羊和本土50多家规模养殖企业为主体,打造生猪全产业链;以尚阳禽业、北京鸭基地为龙头,打造家禽全产业链;以澄阳公司为龙头,打造肉羊全产业链,提升“澄城水盆”品牌知名度。延链,补链,壮链,产业不断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全县建设单栋存栏1500头以上的高标准、全自动化生猪养殖场53家。生猪存栏50.4万头、出栏66.1万头,居全省前列。家禽存栏121万羽、出栏192.3万羽,牛存栏0.6万头、出栏0.34万头,羊存栏6.8万只、出栏3.34万只。肉类总产量7.3万吨,禽蛋产量1.2万吨,奶产量342吨,鱼类产量105吨。生猪头均盈利276元,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生猪信息监测方面,建立全省首家数据直报平台,并正常使用,为全省畜牧业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养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2.技术服务力量不足。3.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二)改进措施:1.加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引导养殖场(户)加大养殖设施改造升级力度,提高养殖设施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2.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加强畜牧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建立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养殖场(户)的科学养殖水平。3.推进畜牧产业化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畜牧产业链条,提高畜牧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继续做好各类项目的实施督促指导工作。二是加大力度争取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力争生猪屠宰场规划筹建。三是加大动物检疫监管力度,确保畜产品安全。四是做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工作。五是利用智慧畜牧平台,实行畜牧养殖管理数字化。六是协助石羊集团申报生猪养殖无疫小区。七是力争创建2个省级畜禽兽药减抗示范场。八是在持续做好养殖尾水治理,实施200亩的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确保鱼塘养殖尾水排放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九是以樊家川设施渔业项目为示范,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支持力度,督促项目尽快完成投产,实现盈利,填补澄城设施渔业空白。十是做好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的的防控工作,确保自然水域生态安全。继续做好增殖放流工作,养护自然水域渔业资源。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