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工作,统筹全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 |
住所 | 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东大街7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勤发 | |
开办资金 | 5.4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凤翔区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万元 | 2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省市区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原则,全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工作完成情况截止2024年12月底,全区保障城乡低保4268户10813人(城市131户185人、农村4137户10628人),较上年增加28人;城乡特困1097户1103人(城市6户6人、农村1091户1097人),较上年增加35人;实施临时救助178户585人次,较上年增加11.02万元,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8439.528812万元。主要做法:1.强化安排部署,持续推进低保扩围增效。强化民政重点工作周安排月部署制度,健全完善乡镇包抓机制,常态化进行督导检查,全力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结合惠民资金领域集中整治,集中开展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年审复核,对不再符合政策条件的实行按月动态调整,积极落实扩围增效政策措施。同时,对16类重点人群,按月排查,逐一过筛,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保障范围,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2024年,全区新纳入城乡低保313户879人(城市9户14人、农村304户865人)、城乡特困81人(城市1人、农村80人);退出城乡低保256户829人(城市16户27人、农村265户882人)、农村特困42人2、强化“三色管理”,持续开展社会救助服务。制定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坚持做好单独居住的完全失能或半失能城乡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红色预警户助餐、助浴、助洁等生活类、照护类、关爱类服务需求摸排,逐村(社区)摸清特殊困难群体底数,全面推行“三色预警”动态管理。对特殊困难户,集中会商研判确定重点问题、提升举措,组织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照护人、邻里乡亲和社会组织一对一逐人逐项落实整改提升举措。2024年先后召开6次现场会,组织区镇村干部到42户(特困36户、低保6户)困难群众家中观摩学习,抓点带面推进服务救助工作。3、强化宣传培训,全面推广智慧救助系统。组建政策宣传小分队,充分利用民政工作会、专题读书班、业务培训班、上街下镇进村(社区)等形式,以及《凤翔微报》《凤翔民政》等融媒体,辅导解读城乡低保等民政救助政策,加强对新上线的宝鸡智慧救助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培训指导,认真安排部署民政重点工作,及时补充完善保障救助对象基础信息,确保新老系统平稳过度,救助信息管理不出问题。4、强化信息核对,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坚持跨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依托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每月核实三类人员、重病重残、社保发放等信息,指导各镇对未纳入保障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实行线上动态监测,线下走访排查,开展帮扶救助。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或因病、因残、因灾等意外变故陷入困境的家庭,用足用活渐退帮扶、低保边缘家庭和“单人保”等政策,确保防返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兜尽兜。截止2024年底,全区三类人员共830户2458人,纳入兜底保障共570户1670人,占比67.94%。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我区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4年1月被市民政局考核评定为单项工作优秀等次,2024年7月又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地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一)存在问题1、基层工作力量薄弱,社会救助排查任务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数量少、流动频繁、素质参差不齐,加大了工作推进难度。2、信息共享存在障碍,部分部门数据更新不及时,个别敏感信息无共享来源,影响社会救助对象精准认定。3、工作协调难度大,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和试点工作涉及多部门、多层级,受政策、资金、人力制约,部门及上下级间协调沟通需加强,影响工作进度。(二)改进措施1、加强基层经办服务能力建设,与乡镇领导沟通充实人员,组织培训,提升专业素质。2、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更新数据,拓宽敏感信息共享渠道。3、强化部门和层级间协调沟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明确责任分工,争取政策、资金和人力支持。四、2025年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职尽责,扎实推进,确保社会救助政策公开、公平、公正,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1.持续推进城乡低保扩围增效。加强基层经办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培训,加强审核确认权限下放日常监管指导,压紧压实镇、村(社区)主体责任,指导各镇民政干部会同各村社会救助协理员,每月摸排低收入家庭人口、收入、财产变化情况,及时有效进行动态调整,积极落实城乡低保扩围政策措施,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2.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逢救必核、定期复核制度,组织各镇对新申请社会救助家庭一一核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对在册对象每季度进行一次信息复审,不断增强各项工作实效,努力提高对象认定的精准性。坚持跨部门信息联动共享,发现预警信息,立即调查核实,不断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持续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3.持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质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持续强化工作考核,紧盯审计反馈、案件查办、暗访检查、信访反映、自查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干部包抓制度,坚持下镇进村入户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真抓实改,健全完善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加大创新实践探索力度,发动基层干部,凝聚工作合力,积极稳妥推进“三色管理”和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