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继续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校外培训机构的信息采集、资料收集和日常工作的指导服务。 | |
住所 | 榆林市横山区政务大厅19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生东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39万元 | 15.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继续教育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1.2024年度,我中心紧盯培训安全,严防消防隐患,累计开展体育类、托管类、高补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7次,欠薪“清零”工作1次,合规性审核专项行动1次,节假日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5次,规范办学、日常监管检查2次,组织召开大型会议2次,处理调解问政线索23起。协调审批局、民政局按时完成了体育类培训机构2024年年检工作,协调市场监管、卫健、住建、审批、消防、公安部门、街道办等部门联合审查托管机构办学条件,在机构监管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区体育类、托管类、高补机构的规范办学和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校外培训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制定了《关于规范体育类、托管类、高补培训机构硬件设施标准及软件档案管理的意见》一系列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实施方案,明确了培训机构的设立条件、培训内容、师资要求。2.借助2024年横山区体育类、托管类培训机构表彰暨安全大排查会议对18所体育类培训机构、31所托管机构、4所高补机构负责人、校长进行了安全知识宣讲、食品卫生普法培训,提高了执教人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3.根据《关于做好2024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要求,本着推进教师能力高质量提升原则,继教中心认真学习和解读文件规定,强化组织实施,结合我区实际,组建培训微信群,建立干部包联工作制度,督促、指导我区1036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按期完成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出台了《关于做好2024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完善了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制度,明确了继续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以及考核标准,为教师继续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们为更好地服务参训教师,建立干部包联中小学、幼儿园制度,指导各中小学、幼儿园全面贯彻继续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参训行为,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4.在榆林市开放大学的指导下,致力于推动开放教育、远程教育的发展,2024年共招收63名(春季26名,秋季37名)学员,充分利用市级平台,开发了高中升本科(2种)、专升本(15种)、专科(29种)三类46种专业,为广大学员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通过加强监管和管理,有效地打击了无证办学、违规收费等违法行为,维护了培训机构市场秩序。广泛宣传“黑白名单”、表彰优秀先进,推动了培训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发展。通过加强执教人员培训和规范治理,有效地提高了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通过全流程培训监管,继教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培训机构,刻苦钻研本职业务,认真指导,严格制度落实和执教人员的培训,横山区培训机构的事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至今未发生安全事故。2.组织师德专题讲座,指引教师进一步增强自身涵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以优异的师表形象塑造自身,展现新时代教师良好形象。为了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通过培训系统后台监管,实时掌握教师的培训情况。同时,组建了学习交流群,收集教师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形式。3.坚持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员的学习需求和成长发展。通过班主任座谈、微信群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通过完善线上教学平台、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等措施,为学员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学习方式。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审批与监管脱节。部分机构,特别是新申办机构,在取得营业资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办学隐患,甚至部分机构未经规范程序审批,提前或超范围组织营利,导致安全监管存在漏洞。2.基础设施难达标。鉴于我区没有成熟的培训场地,特别是主城区,楼体老旧,部分体育类、托管类校外培训机构场地条件先天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如消防栓、联动报警器等问题,严重危害参训学生的人身安全。3.教师继续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在线下面授时,采用课堂讲授单向灌输形式,教师获得有关教学知识后并不能保证自发地、成功地运用于实践;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表面上面面俱到,实际上没有深入研究,注重教师认知素质方面的提高,忽视了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问题。4.网络教育学员积极性不强。国家开放大学教学方法主要依据网络课程,导致部分学员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加之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学员理解、接受困难。四、整改措施1.积极与审批部门协调,完善相关设置标准,让培训机构“少走弯路”“回头路”。加强对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安全设施及场地场所条件的监管,确保安全工作落地落实。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宣传,提高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优化培训课程,加强与实际教学需求的联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教师按时参加培训、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3.加强网络教育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加强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加大对开放性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宣传力度,扩大招生数量。2、开办社区学院,开展社区学院各类培训工作,探索社区教育工作新思路。3、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依法履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体育类办学秩序,全面提升校外培训机构体育类监管、治理水平。4、进一步优化托管机构的管理规范及工作流程,明确机构相关责任和权限,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5、严查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或私自开展校外培训班和隐形变异培训。6、普及全区在职在岗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和面授培训,规范开展教师短期能力提升培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