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

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5 14:47
单位名称 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霸陵、杜陵的保护管理·收缴并征集出土文物·遗址内的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存档,文物藏品的陈列和保管·文物安全保卫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大兆乡东伍村村北
法定代表人 袁猷峰
开办资金 664.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4.28万元 329.55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相关业务活动: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组织做好杜霸陵遗址安全巡查管理工作。一是签订了部门《杜霸陵文物安全责任书》,文物安全责任细化落实到位。二是主要领导带队,开展对杜霸陵大遗址的调研,摸清遗址管理情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三是召开了三个季度的安全形势研判会,进行安全研判及存在问题整改落实。四是重点落实杜霸陵大遗址巡查计划,认真组织开展田野文物安全巡查,每周开展不少于5次的日常巡查,同时开展每月不少于1次的夜巡,加强对遗址区域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截止2024年年底,共开展日常巡查200余次,夜巡20余次。五是加强与辖区派出所的常态化联防。管理中心结合“秦鹰行动-2024”等专项活动,与长安区大兆派出所、灞桥区狄寨派出所、曲江派出所等单位加强对杜霸陵四个国保点的联合巡查力度,做到主动联系、组织协调、信息共享,不定期开展联合夜巡及文物安全隐患检查。截止2024年年底,共展开了夜间联合巡查10余次,向社会宣示了文物管理部门、公安机关联合打击、遏制和防范文物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营造了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的强大声势,起到了震慑和警示作用。六是组织对办公院内的办公区域、监控室、文物库房、配电室等开展消防及电气线路及安全隐患检查,共计11次,更换了干粉灭火器箱12个,水基灭火器19个。及时排查处理各类安全隐患。七是结合“安全生产月”和“消防安全宣传月”等专项活动,积极开展“全市文物系统安全生产暨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专项活动共5次。组织全体职工开展消防知识讲座3次,观看消防演练和生产安全警示教育片3次,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3次,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全员消防应急处置能力。2、做好杜霸陵保护区的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一是对汉风台蓄水池项目、曲江大草坪儿童乐园项目等3个违建项目及时下达了停工通知,要求该公司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尽快履行相关文物报批手续。二是加强与局相关处室的沟通,尽快熟悉、适应执法机构改革相关政策,加强对杜霸陵保护区内违建的管控,及时上报发现问题,按照相关执法程序,配合做好执法工作,确保杜霸陵保护区内文物安全。3、加强遗址安全外包服务督导与管理;完成杜陵霸陵监控设施维护保养;推动霸陵及窦皇后陵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移交工作。一是管理中心每季度组织召开杜霸陵文物安全联席会议不少于1次,加强对第三方安保服务公司的督导,同时要求巡查人员按照巡查方案,加大巡查力度,避免盲区死角。截止目前,共召开联席会议6余次。二是按照巡查方案,对第三方巡查服务工作进行管理、监督、考核。定期检查第三方夜巡及两大监控中心巡查记录、在岗情况、监控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责令整改。三是组织开展霸陵及窦皇后陵安防系统固定资产的交接。管理中心多次与灞桥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沟通,提请督促施工方尽快完成安防设备修复,便于顺利移交。目前这项工作仍在沟通协调中,管理中心会持续做好接收准备工作,同时积极申报日常维护保养经费,确保安防设备运转正常。四是持续推进杜陵安防系统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升级技术设备,优化数据管理与传输系统,完善巡更系统,提升管理监控效率和预警水平,减少田野文物受损的风险。4、组织推进《霸陵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和推进薄太后陵封土保护工程。一是管理中心积极协调灞桥区资规局、省考古院等相关单位提供资料,推进《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多次修改完善,现已完成了《规划》的编制工作,2024年4月向局上报了《规划》文本进行审批。二是管理中心完成了薄太后陵封土保护工程的立项、设计方案,方案已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和市文物局备案。5、组织对杜霸陵周边杂草清理等环境整治;推动汉宣帝杜陵及王皇后陵环境整治项目协助做好杜霸陵的考古。一是开展对遗址重点区域的防火治理。2024年清理杜陵墓群周边杂草4次,清理杂草面积累计约1万平方米,维护修复潜在风险点200多处。二是完成了杜陵、王皇后陵环境整治工程的立项,目前正在组织进行方案编制。三是推进杜陵53、56、58号陪葬墓封土病害治理工程,根据省文物局批复要求,管理中心组织相关单位对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同时补充完成了3座陪葬墓的考古调查,为完善方案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目前考古工作已经结束,编制方案已经上报。6、做好“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加强杜霸陵大遗址宣传工作。一是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2024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杜陵保护区组织开展宣传活动1次,发放宣传册200余份,展示文物宣传展板20个,制作宣传横幅5条,提升了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二是更换了管理中心办公院内的2个文物宣传栏,制作并设立了“禁止烟火”的防火标识共4块,加强了杜霸陵遗址的安全宣传和文物保护宣传。7、配合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组织做好管理中心文物普查工作。对管理中心文物库房现有文物及保护区内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档案完善,完成了文物资产入账资料信息审核和盘点工作,共核对登记文物572组592件。结合文物普查,对杜陵保护区内有封土的陪葬墓、附属文物进行了摸底。二、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大遗址巡查保护,确保大遗址文物的完整性。同时,能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引导更多人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三、存在的问题由于杜霸陵遗址分面范围广,巡查难度大;而管理中心人员少、结构不合理,需扩大人员编制;大遗址保护及安全管理的视野不阔。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以文物安全为底线,加强杜陵、霸陵田野文物安全的日常巡查管理,增加部门联动频次和保护区内违章建筑的管控,确保杜陵、霸陵文物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二)加强对第三方安保服务公司的督导管理,确保杜陵、霸陵安防系统及监控中心设备正常运行。(三)推进薄太后陵封土保护工程、杜陵53、56、58号陪葬墓病害治理工程、杜陵宣帝陵和王皇后陵环境整治工程,协助做好《霸陵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和杜陵、霸陵的考古工作。(四)做好杜陵陪葬墓基本情况调查工作,为下一步保护遗址夯实基础。(五)做好霸陵及窦皇后陵安防系统的接收工作,积极申报日常维护保养经费,确保安防设备运转正常。(六)加强文物交流合作,开拓思路,推动文物资源共享和人员互动交流,提升全员业务能力和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