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林木种苗工作站(西安市天然林保护修复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林木种苗,促进林业发展。林木良种引进、选育、推广•林木种苗及种质资源管理•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林业产业发展指导及示范园建设•林业生态文明教育、信息宣传•拟定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的规程、标准、管理办法。 | |
住所 | 西安市户县涝店镇东保安村北 | |
法定代表人 | 齐康学 | |
开办资金 | 1170.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84.1万元 | 806.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林木种苗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职能工作,主要工作如下:一、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一是积极开展业务指导与培训工作,举办全市种苗行业培训班4期,做好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种苗质量管理、林草种质资源调查、天然林保护等业务培训工作指导;二是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做好“三公”经费支出,做到了站务公开和财务工作公开化,制度化;三是严格按照市编办设置的人员岗位规定,确立工作岗位,因岗设人,做好干部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人员编制情况。二、宗旨和业务开展情况(一)业务开展情况1.深入推进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一是完成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内业整理和普查报告编制,普查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二是抓好优良林分、优良单株调查和良种选育,调查选育5个树种被评为陕西省林木良种,3个林草品种通过省级初审。三是开展艾草中药材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选育工作。收集艾草种质182份,做好分类管理与繁育观测。四是开展林木良种漆树母树林改建工作,建成漆树母树林70亩。五是开展秦岭红豆杉、秦岭冷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人工繁育和野生种群保护工作。2.扎实做好林木新品种保护和种苗“双打”工作一是组织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林草种苗和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林木新品种保护摸底调查,定期向省林业局上报西安市种苗“双打”工作情况。二是配合市人大做好“一法一办法”落实情况和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检查工作告。三是对8个涉林区县种苗“双打”、种苗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时限,抓好林草种苗质量管理。3.做好古树名木繁育保护一是做好古树名木繁殖,对近年来成功繁育的古树名木幼苗,做好技术观测和繁育研究。二是抓好鄠邑区重阳宫古银杏、周至县厚畛子玉兰王等古树名木生长环境智慧监测工作。三是接待新华社采访古树名木保存繁育工作,指导西安博物院对古树名木进行嫁接繁育,繁育古树幼苗105株。4.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一是做好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和苗木花卉示范园监测和进出动态管理,指导龙头企业积极发挥辐射带动效应。二是根据区县2024年林业产业发展项目申报情况,协助造林处完成25个林业产业发展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做好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督导。三是组织指导企业参展安徽亳州中医药博览会、第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第31届杨凌农高会,配合市资源规划局做好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安园建设,举办西安周主题活动;指导举办第四届全国萱草学术与产业研讨会、秦岭(西安)中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积极推介西安林业产业特色亮点,扩大交流合作。四是开展线下盆景制作、插花制作、产业交流及线上科普宣传等活动,庆祝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调动林农林企积极性、创造性。五是指导加快山茱萸、黄精、五味子、白术、艾草等中药材生产繁育基地建设,举办林业产业和中草药规范种植技术培训,推进中药材种植业高质量发展。5.持续优化行业指导与服务一是抓好苗木生产经营、改良改造、市场销售、技术档案建立技术指导,开展苗木花卉市场专项检查指导1次。二是做好企业区域引种试验和申报林木良种工作指导,指导企业申报省级林木良种18个。三是对国家级、省级林木良种基地进行专项检查,指导良种基地做好林木抚育、繁育技术创新、财政项目资金管理等工作。四是做好种苗生产经营标准化建设工作指导,完成5个树种地方标准申报及初审答辩。五是开展林木种苗繁育生产新技术研究,加强苗木生产实用技术示范应用和苗木造型示范推广。6.做好行业信息化社会化服务工作一是做好西安林木种苗花卉网站、手机客户端、赏花地图、官方抖音等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及时更新栏目内容。二是做好行业信息化服务,发布苗木花卉供求等信息6700余条,省级以上媒体采纳3篇,市局采纳59篇,《学习强国》采纳20篇;发布抖音视频7条,在西安林木种苗花卉微信公众号发布39期共153篇科技文章。三是指导行业协会做好年审、信息核查等工作,开展盆景制作、插花艺术推广、产业交流等活动。7.积极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复工作一是完成2023年度天然林保护修复“四到县”考核检查,配合完成天然林保护修复省级复查,完成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县级自查验收数据在线填报。二是完成2023年天保第二批资金及2024年提前下达天保资金分解工作,做好2022~2023年林业资金使用支出进度专项稽查和相关问题整改工作。三是组织召开2024年森林保护项目工作推进会,完成7个项目实施单位实施方案评审、批复工作;完成2025年全市国有林森林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四是落实生态护林员上线巡护制度,2024年全市月均上线率达到60%以上。8.推进林业生态文明教育一是抓好单位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接待周边中小学校300余人开展森林生态科普实践活动。二是持续提升科普引导能力,组织参加省、市级科普大赛活动,在陕西省首届自然教育文创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项。(二)取得社会效益一是完成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任务。全市共编制县级普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各11份;上传种质资源收集数据200条,收集种质资源200份,涉及50科,66属,134种。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9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二是组织区县开展《种子法》等行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51场次,开展种苗“双打”及普法宣传12场次,提高了行业人员种苗执法水平和种苗质量管理能力,增强了苗木生产企业和育苗群众依法治种意识。三是组织企业参展林业产业交易博览会等行业盛会6场次,开展产业交流座谈、插花制作推广普及、盆景蟠扎技术示范、舆论宣传等系列活动19场次,进一步提高了林业产业企业的竞争意识,拓宽了产业发展思路,极大宣传推介西安林业产业,扩大了西安林业产业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推动了林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四是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集市等林业生态文明教育活动20场次,直接参与人数2000余人,接待周边教育机构500人次开展森林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在周边社会群众中间有力地传播和弘扬了生态文明理念,撒播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种子。五是举办全市护林员业务培训2场次,培训260余人次,极大提高了生态护林员业务技能,推动了西安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迈进更高水平。(三)存在问题一是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习成果推动提升工作效能不够突出。二是申报建设国家级、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工作力度不够大,选育出的林木良种数量相对较少。三是林业产业融合发展缓慢,资源优势发挥不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二是贯彻落实省、市林业产业发展政策,指导区县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三是抓好林木良种及新品种研发、选育和推广应用。四是落实天保巡护制度,提高生态卫士APP使用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