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林业技术推广站

杨陵区林业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5-03-05 11:09
单位名称 杨陵区林业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先进林业技术,促进林业发展。林业技术推广,林业推广项目实施管理,林业技术开发试验示范管理,林业技术推广活动监督与指导,林业技术人员培训。(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史惠玲
开办资金 59.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63万元 13.39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林业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重点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一是结合杨陵实际,印发杨陵区总林长1号令,有效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全年未发生火灾。全年区级林长带头巡林,镇(街道)林长重点节日巡林,村级林长常态化开展巡林,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是加强部门联动,与公安分局建立“林长+警长”协作机制,联合开展巡林工作1次和疑似公益林毁坏执法检查1次;在春节、清明等重点节日,联合区减灾办、民政局、区消防大队对辖区内的林地、荒地和公墓祭祀用火安全开展防火检查4次;在5月22日“世界地球日”联合生态环境局开展主题为生物多样性的校园宣传活动。三是与各镇(街道)签订《杨陵区古树保护协议》《杨陵区2024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等,确保杨陵区林草湿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二)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一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普查防治工作。对区内33条90多公里绿化道路行道树进行有害生物排查,调查各类树木23.1万株,实现监测普查覆盖率100%,共防治樱花树、白腊等乔木树种3864株。二是运行临时检查站点。检查调运苗木车辆89辆,发现并集中除害处理疫区苗木3万余株。三是开展“护松2024”打击松材线病虫疫木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全区共检查涉木企业17家,未有松材线病虫疫木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三)推进五联一抓工作在帅家村建设占地7亩生态鸡养殖场,发展林下经济,将闲置的荒地、林地进行资产盘活,投资金额5万元,投放雏鸡500余只,在2024年将营收10余万元,为村庄富余劳动力创造2-3个稳定就业岗位。二、日常业务开展情况(一)统筹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结合杨凌实际,不断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组织完成了3.12实体义务植树活动,策划完成了4个互联网+义务植树线上活动项目,团工委、团区委开展义务植树活动2次,累计有1300余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栽植树木0.45万株。营造了人人参与绿化、共享绿色成果的良好氛围。(二)推进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一是制定护林防火工作实施方案,印发杨陵区总林长令和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工作提示函。制作杨陵区森林防火管护范围清单。按照林长制网格体系,将护林防火管护范围落实到镇(办)、村,责任到人、到林地,夯实主体责任。二是在春节、清明等重要节点,开展防火隐患排查8次,与区应急局共同对全区各镇(街道)森林防火工作重点区域进行了3次督导检查,区民政局对全区公墓园开展清明祭扫工作检查,检查公墓园7个。三是开展防火知识宣传。结合“3月份森林防火宣传月”“5.12防灾减灾日”“6月份安全生产宣传月”等,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发放森林防火宣传资料、倡议书等1000多份。(三)压实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一是印发《林草湿违法清查行动方案》《禁毒铲毒工作方案》《湿地保护工作方案》,开展专项行动,全区未有构成立案标准的破坏林草湿资源案件发生,未有种植毒品案件发生。二是开展林草湿荒普查工作,对全区林草湿资源开展全面普查,已完成地类对接和样地调查工作。三是完成国家下发的17个森林图斑监测、8个林地图斑以及5个草地图斑核查工作,全区未有违法违规使用林地情况发生。四是出台《杨陵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和《集体林权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和纠纷调解处理流程。(四)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开展了“清风行动”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专项工作,印发《杨陵区“清风行动2024”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监管工作,清收非法养殖的野生动物6只,处置的受理群众热心救治野生动物信息30起,救治红腹锦鸡、猫头鹰等25只。配合涉林企业(野生动物繁育养殖企业、药企)做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的行政许可和备案服务工作。三、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一是完成杨陵林下中草药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次中期检查工作,已完成建立金银花、丹皮、酸枣、黄精等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630亩。落实开展各项试验示范数据调查,开展技术培训5次,培训林农与技术骨干290人次。二是林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通过林业科技示范点建设,为全区冬枣产业发展培养了35余名懂技术、会操作、能力强的务工人员,全区设施冬枣标准化栽培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三是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杨树天牛等“四旁”树木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树木3864株。神龙路、凤凰路、107省道等杨树天牛危害严重的区域,今年虫口密度明显下降,危害症状持续减轻。四是通过推广苗木繁育技术,为全区培养了一支农民嫁接专业技术队伍,组建了杨陵区巾帼英雄女子嫁接服务队,连续多年向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开展技术劳务输出,不仅解决了群众务工问题,还带动了农民增收。(二)经济效益林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全区林业生产总产值46870万元。林下种养殖,发展迅速,林下经济主要为种植中药材和生态养殖鸡,总计利用面积1037亩,产出生态鸡1.24万只,产出中药材900余吨,年产值6250万元。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林业站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二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省林业局安排启动的林草种植资源普查、食用林产品监测等多项工作没有专项经费,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文件打印、办公用品购置、水电费等办公费用紧张。(二)整改措施一是通过建章立制,强化单位内部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夯实工作责任。通过谈心谈话、正面激励等机制,想方设法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是厉行节约,加强单位内控管理。严控各项支出,禁止铺张浪费。鼓励无纸化办公,严格管控公文印制数量。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以“林长制”为抓手,坚决守住林草资源保护红线以“林长制”为抓手,高位推动,压实管护责任,明晰工作职责,守住林草资源,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进一步压实压紧各级林长保护发展林草湿资源主体责任,制定年度巡林方案,以公益林保护为基础规划重点巡林范围,推动林业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继续做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夯实责任,按照工作方案,完成区划调查、成果验收、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利用调查成果划分林地、公益林管理边界,摸清权属情况,梳理各镇(街道)管理范围、内容,明确管理职责。三是按时完成森林督查图斑、林草执法图斑调查核实工作,强化砍伐林木审批流程,加大行政执法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草湿、毁林毁草等违法犯罪行为。(二)抓实森林防灭火工作,坚决守住“两个确保底线”结合我区“林长制”“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强化野外火源管控,确保全年不发生森林火灾。一是印发防火提示函、方案等指导开展防灭火工作。二是在春节、“两会”、清明等重要节点联合应急局、各镇(办)开展防火宣传、排查工作。(三)抓严林业有害生物管控,夯实生态保护红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将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控方针,强化松材线虫病等外来有害生物防控为举措,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强美国白蛾、松材线病虫、杨树天牛等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区林木林业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二是严格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规范调运检疫程序,在苗交会、农高会等重要节点运行临时检查站。三是强化宣传培训,每季度入村入企开展2次宣传活动,全年组织开展3次以上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技术培训。(四)抓稳林业项目管理,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做好2024年申报的7个中、省项目跟进工作,严格按照陕西省林业局陕西省财政局《关于印发2025年省级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要求,一是根据下达资金计划,做好前期项目准备工作,打好基础,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完成。二是严格执行招投标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时间节点、建设任务,加快项目进度,确保高质量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三是提前谋划论证一批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的林草项目,完善项目库,为争资争项奠定基础,并积极申报2026年林业项目。(五)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筑牢生态环境屏障结合《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撑起野生动植物“保护伞’。一是加强林长制各成员单位部门协作,联合开展“清风行动”、打击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的强大合力。二是按照最新《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制定保护方案,签订保护责任书,夯实管护责任,定期对60颗古树生长环境、情况以及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管,确保“一树一责,属地管护”精准落实。三是充分做好野生动物收容、救助、救护以及驯化放生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