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国有资产管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资产配置合理性提供数据和服务。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产权登记、资本金登记、国有资产评估、资产统计及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国有资产报表、建立资产统计报告制度、评价体系、信息网络。 | |
住所 | 杨陵区康乐路30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付强 | |
开办资金 | 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46万元 | 28.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国有资产管理所.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本年度对法人进行过变更。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按照《杨陵区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组建方案》杨办发〔2023〕3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对全区11个国有企业开展了专项审计、资产专项清查工作,已完成11个公司资产盘点、账务清查工作。拟将全区闲置的523处,账面原值约3.65亿,建筑面积52万多平方米房屋建筑物注入投资公司,增加投资公司的资产,增强融资能力。出台了《杨陵区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实施意见》、《杨陵区区属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杨陵区区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资本运营公司注册工作已完成,已挂牌运营。二是积极梳理清查,监管全面强化。制定了《杨陵区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控项目投资风险,严格决策审批程序,严禁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的投资行为,积极推进我区国有企业薪酬制度规范,进一步加大我区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对区属国有企业资产进行了专项清查、检查,完善资产动态监管,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绩效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根据不同资产性质,实行分类管理,发挥管理效应,健全资产配置,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盘活企业资产存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健全党建制度,加强国企党的领导。一是督促指导区属国有企业完成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的工作,并确立企业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制定国资国企党建存在问题整改清单,着力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年度区属国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限期整改。二是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廉洁企业。按照区委“清廉国企”的总体部署要求,以建设廉洁企业,创建“清廉国企”示范单位为目标,促使国企党员、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廉洁从业意识,营造“尊廉、崇廉、守廉”的良好氛围。同时将“清”和“廉”的要求贯穿到国企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的廉洁意识和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全域清廉的良好格局。四是规范资产管理,实现盘活增效。一是对全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土地及地上建筑物进行了摸排,建立资产台账,经过统计24个行政事业单位土地1316261.26平方米,建筑物面积721981.5平方米。对全区党政机关经营性资产开展了摸排,全区经营性资产113298.8平方米,年出租186.98万元,建立经营性资产台账,为盘活国有资产打好基础。二是按照“能用先用、不用可售、不售可租、能融则融”的原则,采取“调剂使用一批、公开拍卖一批、对外招租一批、抵押融资一批”的方式,充分盘活利用低效资产。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健全资产管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一是结合我区实际,印发了《杨陵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程序。二是构建涵资产全生命周期闭环制度框架,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压实各部门资产管理责任。三是深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政府采购衔接,力行勤俭节约,资产配置必须符合资产编制标准和数量,超过最低使用年限仍能使用的办公设备继续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效益。2.夯实资产工作基础,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一是深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充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月报制度,动态掌握国有资产变动情况,不断加强资产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利用,定量分析资产存量情况,提升数据质量,实现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的动态化管理,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依据。二是完善资产配置处置的单位内部审批程序,加强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流程管理,规范日常管理,健全完善制度,强化资产处置管理,严把“审核关、评估关、处置关”,守住资产“出口”底线。三是以深入开展资产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聚焦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基层“三保”,加强重点资产管理,进一步提高全区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资产管理基础薄弱,部分单位国有资产权属不明,底数不清,漏登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部分单位资产管理流于表面,新增资产不及时入账,导致账实不符,国有资产信息失真。三是部分单位对外出租国有资产存在租期过长、租金偏低等问题,未能发挥国有资产的应有效益。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企业投资运营效率一是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资布局。大力推进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全面优化国资布局,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二是整合行业资源,推动战略重组。着力整合产业板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产业投资、农文旅康养、资产运营、开发建设、城市运营等业务板块建设,着力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有强大产业实力、资本实力、内生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三是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产业升级。聚焦主导产业,加大国有资本投入,充分发挥国资国企战略引领作用,支持战新产业加快发展,孵化培育发展新动能。四是瞄准重点领域,服务城市建设。着力推进区属国企积极服务全区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瞄准重大产业需求、民生需求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聚焦重点区域持续发力,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加快开工、加快建设。(二)强化制度设计,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一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进一步推进全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理顺国资部门、主管部门、使用单位三层级监管机制,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管理合力。二是强化国有资产信息管理。加快制定资产绩效管理制度,稳步提升国有资产配置效果、使用效率、处置收益。加强资产信息化管理,提升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继续盘活行政事业闲置资产效益。采取拍卖处置、公开出租、划转注资、调剂使用等多种方式,挖掘存量资产蕴藏的价值,实现存量资产的盘活转化、效率提升和良性循环利用。四是加大监督检查管理职能。建立财政、纪检、审计部门的联动机制,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内容纳入日常检查监督范畴,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对违纪违法线索及时移交纪委监委。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