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李台街道市场监管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依法办理有关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监管、执法、宣传、培训;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参与市场监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承办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的简易程序案件及授权的一般程序案件。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胡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段菊萍 | |
开办资金 | 12.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3万元 | 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李台街道市场监管所.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2024年理论学习及工作完成情况(一)坚持理论武装,学深悟透学好用好食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李台所坚持理论学习走在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利用周例会、专题学习会工作学习契机。一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三是学习中省示范区杨陵区市场监管部门重要政策文件,以学带行,夯实理论基础,既能指导当前实践工作,又为今后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下好先手棋、迈好长远步。(二)高标准推进,全力开展全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1.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一是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覆盖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条件、原材料采购、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流通环节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冷链食品管理;餐饮服务环节的环境卫生、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情况,并于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全年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857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7份,整改完成率达到100%。二是针对群众关注的校园用餐安全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李台街道辖区内22家学校食堂,53家小饭桌,104家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集中用餐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对于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经营单位立即整改,并通报社区相关干部及时跟进整改进度,随时上报整改完成情况,形成工作闭环,实现督导完成率、问题整改率均达到100%。三是做好食品安全宣传与培训工作。利用广播、电子屏、宣传栏等载体,通过发放宣传册、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全年共举办食品安全知识培训2场次,培训食品从业人员120人次,发放宣传册、宣传单3000余份。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鼓励广大消费者共同参与监督。全力提升食品安全领域各类人员工作能力和群众科普常识,全方位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增强社会“共治力”。四是定期对大型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大类蔬菜、水果、生鲜畜禽肉等产品进行现场采样上机快速检测,全年共快检2413批次。2.加强药械化安全监管,保障公众用药、用械安全。一是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管,重点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购进渠道、储存条件、销售使用记录等情况,确保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全年共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35家次,医疗机构32家次,并于所有药品经营单位负责人签订安全承诺书。二是加大对化妆品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检查化妆品的进货查验、标签标识、产品质量等情况,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过期化妆品等违法行为。全年共检查化妆品经营单位36家次。同时,积极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的认知度和辨别能力。3.加强市场竞争监管力度,及时处理投诉举报。一是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保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密切关注民生领域价格动态,加强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等违法行为。特别是在节假日、农高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对旅游景区、会场、餐饮住宿等行业的价格检查力度,确保市场价格稳定。三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对于群众投诉,我所积极应对,认真处理,做到抓早抓小。不少投诉举报在前期早发现早介入,将投诉处理在萌芽中,同时做好与投诉人的沟通,防止重复投诉。2024年我所共受理食药等类投诉举报51件,其中食品投诉33件,油烟环保类投诉3件,药品投诉2件,证照办理投诉11件,物价类投诉举报2件,均已全部处理并回复完结,实现了全年无积案,群众满意率100%。4.认真督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每季度督导街道办及社区包保干部按时完成对各自包抓企业、门店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及做好系统维护工作。督导完成率、系统上传率均达到100%,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全年“两个责任”的督导工作。5.一对一落实经营单位年系统信息上报。为有效督促经营单位完成各自营业执照年系统信息上报,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采取电话通知、微信群指导、现场走访等方式,确保经营单位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各自信息上报。截止目前已督促2056个经营单位完成年系统信息上报。6.扎实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对辖区内餐饮经营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及清洗情况入店排查,特别是对人才公寓、棠樾湖居及田园居饮食街等因噪音大、油烟味浓、居民反映强烈的11家餐饮店进行了彻底整治,更换油烟净化设备4台,并建立辖区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台账,安装隔音设施7家。二是开展散煤销售点及煤炉使用店铺摸排工作,共计摸排82家,发现并清理煤炉使用店铺1家,发放散煤治理宣传页100余份。7.完成三星级市场监管所的创建工作。2024年以来,我市场监管所以争创三星级市场监管所为目标,坚持创建与提升同步,标准与实际统一的创建理念,不断夯实基础,砺练执法水平,全力打造队伍团结、执法规范、设施齐全、秩序井然的基层团队。使得市场监管所工作依法行政得到新加强,服务创新跃上新高地,所容所貌呈现新格局,顺利完成三星级市场监管所的创建工作。8.作风整治警钟长鸣提升监管能力。一是按照分局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方案和持续做好纪律作风整顿工作的要求,我监管所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确保警钟长鸣,不断提升队伍政治素养。二是结合日常学习培训,开展定期自查和整改,建立整改台账,定期剖析整改过程,全面落实自查、整改、“回头看”三部曲。三是持之以恒坚持周工作例会集中学习制,提高队伍监管专业化水平。二、工作中存在问题(一)监管任务和监管力量不匹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市场监管领域不断拓宽,监管任务日益繁重。然而,我所现有的监管人员数量相对有限,且专业结构不够合理,难以满足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需求。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容易导致监管工作出现疏漏,影响监管质量和效果。(二)技术手段与监管要求存在差距。在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领域的监管中,对检测技术、信息化手段等要求越来越高。但我所目前的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较低,部分检测设备陈旧老化,检测精度和效率不高,难以对一些复杂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准确检测和分析。(三)监管执法不严、不细、不规范。执法技巧有待改进,发现案源的能力有待提高。行政执法法律文书如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等重要证据资料过于简单,描述不清。三、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我所将继续按照区局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在当前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各项工作稳步提升。结合工作实际划分业务,让工作有效落实,建立公开公正的评价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创建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人尽其用,最大限度发挥团队战斗力。二是牢牢守住安全底线。聚焦集贸市场、车站等重点场所和学校、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突出重点品种,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防范重大市场安全风险。针对2024年检查发现的风险点,例如:豆制品加工、熟肉制品现场加工,牛羊肉无法索要同批次动检疫证明等进行整治,使辖区食品经营者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三是加强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查处和投诉举报处置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得到更大保障。四是加大力度开展宣传培训。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协管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同时组织监管人员对新出台的和平时较少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运用不娴熟等利用周例会组织学习和讨论。五是抓好队伍建设。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和常态化管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把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