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堡县> 吴堡县应急物资保障中心

吴堡县应急物资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5 10:02
单位名称 吴堡县应急物资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应急救援任务的物资调度,储备必要的应急和救灾物资;指导全县救灾应急场所的规范建设、使用管理;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宋家川街道人民路文化巷5号
法定代表人 李勇
开办资金 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堡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92万元 7.9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在市应急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应急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我部门认真落实上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监测预警、狠抓责任落实、科学合理调度、及时调派物资抢险救灾,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汛期我中心积极配合分担防汛工作,及时调整了吴堡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单位和人员。4月下旬,县防办对全县防汛隐患区域进行摸查并建立台账。先后下发预案修编、隐患排查、群众转移、备汛准备、落实“三包责任制”和建立“四靠”责任制等7个相关文件。同时,明确县防指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印发了《吴堡县2024年防汛工作实施方案》,及时修订了《吴堡县防汛应急预案》等9个预案,对汛前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防汛抗旱责任,按要求落实出台了各镇(街道)、各行政村、县城七大防洪责任区责任人和219座淤地坝“三个责任人”挂牌公告制度。二是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市防指要求各县区要组建300人以上的应急救援抢险队伍和150人以上的突击抢险队,降雨期间突击抢险队24小时战备执勤。目前我县组建了17支应急抢险队伍合计505人,组建1支突击队共165人(武警中队11人、消防救援大队11人、应急局11人、公安局55人、住建局11人、民政局11人、产业园区11人、资源规划局11人、市监局11人、教体局11人、农业农村局11人)。三是进一步完善“四靠”重点区域责任台账。市防指及县委主要领导要求,要认真开展降雨30毫米以上人员转移避险风险评估,全面查清受洪涝、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等“四靠”区域需转移人员情况,摸清底数,建立台账,落实包抓责任。完成人员转移避险风险评估并完善了吴堡县“四靠”等防汛重点区域责任台账,落实县级领导包镇(街道)、镇(街道)干部包户的防汛责任。全县“四靠”等防汛重点区域转移避险人员合计266户509人,其中宋家川街道100户230人,寇家塬镇21户32人,郭家沟镇34户67人,岔上镇28户47人,辛家沟镇28户45人,张家山镇55户88人。四是做好防汛物资调拨和应急抢险机械储备工作。为充分做好汛期防御工作,县政府安排防汛应急物资专项资金,应急局及时为6个镇(街道)及8个部门共发放雨衣、雨伞、雨鞋、手电、铁锹、喊话器、水泵、发电机、救生衣、防汛沙袋、棉大衣、棉被等防汛应急物资28000余件。全县储备40辆(台)台应急抢险机械设备随时做好抢险救援准备,确保发生险情后可以有效开展抢险救援。五是确保卫星电话通信畅通。目前县、镇(街道)、村(社区)共配备卫星电话112台,县应急局加强对各镇(街道)卫星电话畅通情况调度,卫星电话均可正常通信。六是做到应撤尽撤。全县对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四靠”区域群众全部落实了监测监管责任人,实行划片包干、网格化管理。一旦降雨量可能达到转移撤离危险区群众的警戒线,立即组织撤离群众,坚决做到应撤尽撤。撤出的群众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坚决做到雨停三天后,研判安全方可返回。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全力保障了全县群众是生命财产安全,未发生一起伤人亡人事故,减少损失为1000万以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物资保障队伍建设水平落后,人员缺失,不少干部群众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认识不足,存有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县应急物资保障中心队伍新组成,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应急物资相对短缺,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应急工作需求。下一步我单位将积极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强化干部职工防汛意识,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同时进一步申请资金,加大应急物资保障专项经费的扶持力度。四,进一步加大物资采购力度。全面提升全县应急救灾水平,同时汲取兄弟单位在物资制度改革方面好的作法,正在着手制定适合我们自已的方案。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思想重视、认识到位,在全中心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以学习促进工作。在工作中学习,认真抓全体成员的学习,并使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我中心发展提供极大的作用;党风廉政方面,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用制度约束行动,有效的保证了我中心廉洁从政的工作作风。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