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金台区> 宝鸡市金台区农村综合改革事务中心

宝鸡市金台区农村综合改革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5 10:02
单位名称 宝鸡市金台区农村综合改革事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我区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
住所 宝鸡市大庆路66号
法定代表人 王宏彬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金台区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06万元 0.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金台区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汇报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扎实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工作1.保持特色。坚持守住村民议事、民主决策、筹集资金和财政奖补政策的灵魂。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决杜绝增加群众负担和举债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事件发生。2.突出重点。加强监管,落实投入责任。一是加强项目计划管理,在计划安排前严格对项目进行实地研判。对下达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跟踪监督检查,保证工程质量,凡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的镇街要定期报送项目村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拨付情况。二是在项目安排上向群众急需并有意愿的盲点村、基础设施薄弱村、山区村和小村大项目的镇村倾斜,做到“雪中送炭”,坚决杜绝安排“门、墙、亭、栏、廊”等不切合实际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3.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管护办法,指导各镇街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纳入“1+n”管护机制,提升管护质量,节约管护成本,完善项目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综合评审和项目投资审计制度,全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和方法,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采购形式依法确定第三方审计机构,核实项目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的真实性。根据工程造价审核报告,对于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及时进行资金清算审核报账,拨付项目资金。对于审计监督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项目,立即停拨项目资金,追回预拨资金。对于问题较多的项目村,列入“黑名单”,一定时期内不再安排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4.着眼细节。一是严格执行群众议事和工程项目招投标议标制度。二是要加强项目基础资料的档案管理。三是落实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标识牌管理要求,设置项目标识,加强群众监督。四是按照市综改中心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工作的考核要求,按季度分解重点工作任务,把握节奏开展工作,确保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二)积极推进乡镇财政建设工作1.加强财政所职责落实。每年修订《财政所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以财政所目标责任制考核为抓手,对财政所主要职责:组织和管理镇(街道)财政收入和支出、编制执行年度预决算、监督管理财政资金、发放管理镇街道居民补贴资金、管理镇街道非税收入资金、负责镇街道国有资产和债权债务管理、负责镇街道单位财务管理、监督服务村级财务等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有力促进了财政所工作职责落实,提升财政所工作效率。2.加强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支付1.2万元购买宝鸡市连邦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软件运行维护服务,保障村级(网络版)记账工作顺利进行。二是依据财政所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分别给予优秀2.5万元、良好2万元工作经费,以奖代补提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水平。3.开展规范化财政所建设活动。在全区11个镇(街)财政所开展规范化财政所建设活动,截止目前,各财政所服务大厅、档案室、宣传公示栏等相关功能齐全,配备了专用内网机和外网机,实现了省市区镇(街)四级联网和实时监控;业务管理和内部管理得到完善,规范了业务流程,加强了资金监管,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能,规范文件资料及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配备了具有一定技术资格的专业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规范化财政所建设,不断提升全区镇(街)财政所基础设施功能化、管理手段信息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制度建设规范化、干部队伍专业化、服务管理高效化水平。(三)加强村级组织运转建设工作2024年全区村级运转经费总计安排支出1247.46万元。其中:在职村干部基本补贴674.78万元、绩效补贴343.74万元,发放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43.41万元,补发2023年村干部基本补贴47.03万元,拨付68个行政村办公经费138.5万元。基本补贴、绩效补贴、离任村干部补贴全部按照上级要求采取“一卡通”形式按月发放到位,有效保障了村级组织有序运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全区实际安排下达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39个,其中硖石镇11个,金河镇13个,蟠龙镇11个,陈仓镇、西关街道办、群众路街道办、中山西路街道办各1个。项目计划总投入736.6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665万元(中央资金395万元、省级资金234万元、市级资金14万元、区级配套资金22万元),村集体投入58.2万元,社会捐赠赞助1万元,村民集资10.4万元,其他投入2万元。受益村民人数46724人。项目涉及全区38个行政村的道路硬化、道路拓宽、村庄亮化、文化活动广场、引水管网改造、护坡挡墙、排水工程、桥涵工程、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项目建成进一步完善了我区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助力全区乡村振兴工作。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监管和资料管理不够精细。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包装报送和建设过程,容易出现变更建设内容等情况,村级资料归集随意性较大。与财政工作“两基(基础工作、基层建设)”“两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有差距。2.虽然各财政所配备了所长(副科级),但是有些财政所工作人员较少,尤其是业务精通人员较少,水平参差不齐,工作费时费力。(二)改进措施1.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及村民对各项政策的知晓率,使资金使用更加合理。加大资料的整理归档,做到专人专柜管理。2.加强财政所工作监管,引导促进财政所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加强财政所人员学习、培训,着力提升财政所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2025年我区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完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政策,细化项目、资金管理,以财政所目标责任制考核为抓手抓好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筑牢资金监管“最后一公里”防线。(二)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抓落实、强管理、促规范为主线,以典型示范和监督考核为抓手,立足本职、上下联动、抓住重点、着眼细节,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