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印台区果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果业发展提供技术开发与质量管理服务。承担全区果业生产的规划、生产、管理、技术、服务、指导、培训等工作。 | |
住所 | 铜川市印台区重兴北路1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伟 | |
开办资金 | 332.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49万元 | 3.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果业发展中心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加快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按照“一稳三强”(稳面积、强质量、强品牌、强效益)工作思路,聚焦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苹果首位产业,加快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进印台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精准发力,稳定产业发展规模。实施低质低效果园改造,分阶段对品种老化、果园密闭、树势衰弱、效益低下果园进行挖老建新,推广“三新”建园模式,推广青砧等优良砧木,完成老果园改造提升1652亩,出圃青砧苗木260万株,打造30-50亩苗木繁育基地2个。持续推进“三园”建设,打造标准园1万亩,示范园0.5万亩,精品园0.4万亩。采用生物、物理方法进行果园病虫害防治,果园生草覆盖,完成生态果园建设8000亩。按照经济效益好、管理模式先进、发展前景好等标准,创建省级高质高效示范园1个、市级生态高效示范园6个,市级生态果业基地1.5万亩,树立我区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二是持续多措并举,提高果园管理水平。普及推广印台区果业高质量发展集成技术,组织编写《渭北旱塬苹果高质量管理技术300问》,打造适合印台本地的标准化技术体系。积极开展“化学防冻+实时温测+熏烟+明火”精准防冻技术,及免套袋栽培、化学疏果等技术推广示范,扎实做好春季花期冻害防御工作,大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今年来,开展春季化学防冻技术示范4000亩,樱桃参保面积1300亩,苹果参保面积3.7万余亩。以“适时实用、现场示范、线上答疑”为主,举办观摩品鉴、技术培训共300余场,培训果农3万余人次。对“百优”果业技术员实行阶段考核,动态调整技术人员6名,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全区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三是持续品牌打造,增强果品溢价能力。积极推广“印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区5家单位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规定成功申请使用。持续探索“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运营模式,培育发展企业品牌,优化产品包装。组织果业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宣传推介活动9场次。建成品牌直营店5家,充分发挥果业陶瓷展示中心作用。在省市区级媒体刊发信息150余条次,制作果业致富带头人宣传短片,“印台苹果”正式纳入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印台区2家经营主体荣获“全省苹果高质高效示范园“称号;5家果业经营主体被评为“全市果业生态高效示范园”,通过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印台苹果”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制约全区果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一是人老、树老、品种老的问题依然严峻,果业发展面临挑战;二是果园栽培管理模式仍偏传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够强;三是受土地政策影响,果园栽植面积有限,规模化发展受到制约;四是营销主体生产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不足、品牌知名度不高,产业体系仍需增强。2025年,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加快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依据我区《2024-2026年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工作方案》,按照“面积相对大、品质绝对好”的工作要求,贯彻“五新”发展理念,完善“三个一”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苹果首位产业,突出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印台果业“产、管、贮、加、销”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重点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紧示范果园建设。老果园改造提升,针对我区品种老化、树势衰弱、效益低下果园进行改造提升,通过“三新”模式挖老建新,推进果园标准化、现代化进程,提高果品质量,增强苹果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2025年计划改造提升低质低效果园2000亩左右。高质高效园建设,在果业主产镇(街道)选取集中连片果园,以轻简化栽培技术模式为牵引,采用现代化机械设施装备,建设高质高效示范园,推广带动新优品种种植面积,促进我区果业发展和果农增收整体提升。二是加强人才技术投入。技术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果业高层次人才,强化科技人才培育,组建一支高素质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区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现代技术推广,结合印台实际,积极推广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学习应用病虫防治、肥水调控等现代化技术,推动生产过程机械化,实现降本增效。人才体系打造,申请设立果业专家工作站,培养壮大“乡土”果业人才队伍,完善区镇村三级人才队伍体系,强化果农培训指导,年开展各类果业技术培训300场,培训果农3万余人次。三是加大网络营销力度。扩大营销网络,加快建立供应链与销售端互联互通、产地与销地对接网络渠道,加强服务合作,以“线上+线下”的形式逐步扩展印台苹果营销体系。丰富营销渠道,不断完善质量追溯体系,扩大与电商企业合作,引导各经营主体持续在淘宝、京东等知名平台进行展销,抢占市场销售主动权,逐步提升印台苹果营销规模。四是加深区域品牌影响。果业品牌建设,积极推广使用“印台苹果”地理标志,联合全区果业经营主体制定统一标准,通过抖音等线上媒体及高铁、地铁广告等线下宣传多渠道推广,扩大“印台苹果”知名度,持续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采后能力提升,规范冷藏设施建设,提高冷藏设施利用率,引导更多经营主体对接冷链物流企业,谋求长期合作,增强果品采后能力。果业文化赋能,积极开发各类文创作品,举办印台苹果文化节、水果旅游采摘节主题活动,策划包装争取冯生民纪念馆扩建项目,讲好印台苹果故事,提升印台苹果网络热度,促进区域品牌不断强化。五是加快社会服务保障。强化政策支持,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加快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重点支持经营主体苗木培育、老园改造、防灾减灾、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政银企融合,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信贷投入,优化投资环境,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各经营主体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果业经营体系。完善服务体系,以“劳动力组织化、全程作业机械化、配套产业社会化”为重点,积极培育集培训、指导、作务为一体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形成以农资、技术、贮藏、销售为链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区直机关工委授予“模范机关”被区财政局授予2024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