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印台区> 铜川市印台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铜川市印台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5 09:54
单位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防汛抗旱管理、防汛抗旱技术规范规程研究拟定、防洪调度、防洪抢险组织、抗旱组织、防汛指挥系统建设、防汛抗旱资金管理、防汛抗旱人才培养。
住所 铜川市印台区三里洞重兴北路122号
法定代表人 贺耀民
开办资金 1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印台区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32万元 39.51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区水防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一、水旱灾害防御情况(一)夯实各级防御责任,修编防御预案。召开水利工作会,对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压紧压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落实水库、重点河段、淤地坝“三个责任人”和山洪灾害“四个责任人”215人。修编区级预案4个,报批水库、山洪灾害等预案63个,细化“防、抢、撤”措施,明确防汛避险预警信号、撤离路线、方向、地点,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完整性、合理性。设置山洪灾害危险区公示牌、撤离路线和安置点指示牌87个,明白卡500份。(二)做好防御知识宣传,开展培训和演练。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开展防汛知识集中宣传,同时对各镇(街道)水利员进行山洪灾害防御业务培训,达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目的。7月4日,开展了全区防汛应急综合演练。演练采取推演和现场实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约110余人参加了演练。通过演练,切实提升了全区各级各单位汛期强降雨等突发事件指挥决策、组织调度、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急抢险救援协同实战能力。8月30日,举办了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培训班,对全区9个镇(街道)的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水利员、村(社区)书记、水库、河道、淤地坝、山洪灾害责任人约100余人进行了培训。(三)切实加强预警平台维护,全面开展隐患风险排查。一是通过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形成对全区29处自动雨量站实时监控,自动发送预警信息给相关山洪灾害责任人。汛期共发送信息1889条。二是维护视频专线、雨量站等预警设备69处。三是成立防汛隐患排查工作领导专班,对全区9个镇办实行包抓责任制,主要领导任组长,科级干部包抓镇办,全局所有干部下沉一线,分为9个组逐村,逐工程,逐地段,逐部位,开展防汛隐患排查,确保排查精准,问题整治到位。发现存在隐患32处,建立工作台账,逐项整改销号,立行立改隐患32处。四是成立印台水务应急队伍,落实应急队员26名,确保应急抢险拉得出、用得上。(四)联合监测会商,加强应急值守。联合气象部门及时测报重大汛雨情,加强汛情分析研判,适时组织会商,及早发布预报预警。与气象部门共同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2期。适时启动全区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落实局主要负责同志总负责,科级领导带班、干部值班的应急值守工作机制,坚持24小时值班不间断,严密监视汛情变化,及时准确传递信息。(五)储备防汛物资,加强山洪灾害防御。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要求,足量储备物资,储备常用物资48类。并对防汛物资进行补充、更新,并给各镇(街道)、水库配发防汛抢险物资。完成山洪灾害动态核查,确定山洪灾害危险区29处,涉及9个镇(街道)24个村(社区)368户967人1247间房屋。(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策划包装项目。2024年山洪灾害项项目38万元,主要完成了视频专线、联户叫醒、视频会商等监测设备维护工作。2024年中省资金95万元,主要实施印台区抗旱应急提运水购置项目20万元、印台区陈炉镇枣村、北沟应急水源工程30万元、印台区金锁关镇崔家沟、何家坊村应急水源管网修复提升工程25万元、印台区红土镇甘草塬村抗旱设施修复工程20万元。二、取得效益2024年全区没有发生提防决口、水库跨坝、城镇受淹、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且年内无旱情发生。全区河流、水库、淤地坝均安全运行。三、存在问题一是思想重视程度还不够。部分干部还存在麻痹侥幸心理和松懈厌战情绪,对极端降水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由于资金短缺,急需补充防汛抢险物资。四、改进措施(一)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职尽责。各级防汛责任人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把暴雨防范应对责任具体到镇(街道)、村(社区)以及个人当中,落实到每一个堤坝、每一处危险区、每一个隐患点,守牢不发生群死群伤的底线。健全山洪灾害防御区、镇、村、组、户5级责任体系,大力开展宣传演练。(二)加大巡查频次,消除安全隐患。各镇(街道)、局属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水库、淤地坝、重点河段“三个责任人”,紧盯“三个重点环节”,进一步加大日常巡查工作力度,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立即整改。各镇(街道)要对辖区管理的水库、淤地坝及河道周边设立安全警示标志,落实抢险预案,备足抢险物料,一旦出现险情,迅速组织抢护。积极争取资金对防汛物资进行更新补充,提升物资储备量。(三)联合监测会商,精细预报预警。继续强化与防汛、气象等部门工作协同,完善预警发布和应急响应启动机制,提高预报精准度。严格执行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不间断,严密监视汛情变化,及时准确传递信息,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四)大力包抓项目,抓好工程建设。抓紧包装项目,积极筹措资金,按照轻重缓急原则优先安排安全度汛相关项目修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