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吴堡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1.贯彻执行有关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2.依法受理处理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它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和仲裁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工作;4.承担局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 |
住所 | 吴堡县宋家川街道新建街155号 | |
法定代表人 | 薛建国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吴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万元 | 3.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吴堡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吴堡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秉持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宗旨,积极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面对劳动纠纷日益复杂多样的形势,我院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在案件处理、机制创新、多元解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整改措施,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现就工作完成情况作出如下总结,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开展的主要工作2024年,我院全年共审结案件10起,其中调解结案6起,调解成功率达到60%;裁决结案4起,裁决正确率达到40%。通过高效处理案件,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公正、快速、高效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仲裁程序办理。案件受理后,我们及时组织调解工作,对于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案件,当场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对于案情复杂、双方争议较大的案件,我们组建专业仲裁庭,深入调查取证,组织双方进行庭审辩论,确保案件得到公正裁决。例如,在尚海龙和郭飞堂案件中,涉及多家企业的外包人员确认劳动关系问题,涉及人数众多、法律关系复杂。我院邀请了市仲裁院协助开庭,经过多次实地调查、与企业和劳动者代表沟通协调,最终依法作出裁决,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为企业规范用工提供了指导。县总工会、人民法院、人社局积极探索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的行业、区域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矛盾纠纷,成立吴堡县职工劳动争议仲裁中心,由工会安排专人在县职工劳动争议仲裁中心,开展劳动关系领域的法律咨询、调解疏导和法律援助工作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我院组建农民工工资速裁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仲裁模式,推行“流动仲裁庭”,推动调解仲裁工作关口前移,实现群众“家门口”维权,切实提高办案效率。例如我们仲裁院下到基层解决了任家沟挂面爷爷与员工之间的劳资纠纷。完成案件统计工作,按时填报月报表和季报表,并做好有关台账。2024年以来,我院共接待来人咨询四十余人次,来电咨询百余次,都予以妥善解决。对于这些前来咨询人员,我们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能够予以办理、处理的,我们办理,对于没有政策依据或法律依据的诉求,我们也按照要求给予明确答复。为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宣传。开展“送课下基层”活动:联合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大队,多次开展“送课下基层”普法宣传活动。将劳动法律法规讲解精品课送到村居社区和企业,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劳动者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培训和咨询服务。全年共开展活动十余次,发放宣传品万余份。创新普法形式除了传统的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外,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普法活动。制作通俗易懂的普法短视频、漫画等,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提高劳动法律法规的知晓度。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帮助群众更好地了解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我院进入企业进行普法宣传,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共服务了7家企业。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为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通过高效处理劳动纠纷案件,减少了企业因劳动争议产生的经济损失。包括可能的赔偿费用、诉讼成本以及因纠纷导致的生产停滞损失等。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为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例如,在处理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冀兴劳务有限公司吴堡分公司与员工刘喜仁的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时,我院通过调解,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企业避免了因诉讼可能产生的高额赔偿费用和商业机密泄露风险,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企业与劳动者关系和谐通过及时化解劳动纠纷,促进了企业与劳动者关系的和谐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间接推动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例如,挂面厂在解决了与员工的工资纠纷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十几,订单量也有所增加。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仲裁流程复杂现行仲裁流程环节较多,从案件受理、立案审查、证据交换、庭审调查到最终裁决,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和时间要求,导致整个案件处理周期较长。案件数量较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劳动纠纷案件数量逐年增加。我院现有工作人员数量有限,面对日益增长的案件量,工作压力较大,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案件的处理,导致部分案件处理周期延长。我们可以梳理仲裁流程,组织专门人员对现行仲裁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每个环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简化不必要的环节和程序。新型纠纷处理能力不足随着新业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纠纷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例如,涉及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纠纷不断涌现,这些纠纷在劳动关系认定、工资计算、社保缴纳等方面存在诸多法律空白和争议点。我院工作人员在处理这类新型纠纷时,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难以准确适用法律和做出公正裁决。业务培训不够系统虽然我院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但培训内容和方式还不够系统和灵活。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法律法规方面,对新型劳动纠纷和前沿法律问题的关注不够;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导致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较慢。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劳动法学专家、法官、资深仲裁员等进行授课,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传统劳动法律法规,还涵盖新型劳动纠纷、前沿法律问题等。例如,每季度组织一次新型劳动纠纷专题培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案例分析和法律解读。开展外部专家讲座积极邀请外部专家来院举办讲座,拓宽工作人员的视野和思路。同时,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各类业务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仲裁理念和方法。例如,每年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劳动仲裁业务研讨会,与其他地区的仲裁机构交流经验。沟通不畅在与法院、检察院、劳动监察等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理过程中,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平台,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导致工作衔接出现问题。例如,在处理王树生劳动纠纷时,由于仲裁院与法院之间沟通不畅,对案件的处理意见不一致,导致案件处理进度受阻。数据对接不及时,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对接还不够及时和顺畅。建立定期沟通会议制度与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建立定期沟通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劳动纠纷处理中的重大问题和疑难案件。通过会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统一工作思路和处理意见。四、下一步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以镇街调解为主,“村社—行业协会—企业”多方主体调解的多元调解格局。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能力和水平。定期组织基层调解员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加强仲裁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开展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活动,增强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杜绝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提升业务能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招聘具有法律、经济、管理等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充实仲裁员队伍。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开展针对性普法,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活动。例如,针对企业管理人员,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和用工风险防范培训;针对劳动者,开展劳动维权知识讲座和咨询服务。通过精准普法,提高企业依法用工和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