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人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眉县滨河新区凤泉路北段 | |
法定代表人 | 冉学兵 | |
开办资金 | 96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587.74万元 | 41515.81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人民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7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院在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㈠破立并举、涤陈布新,眉县医改模式迈上新台阶1.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与省人民医院签约挂牌建立医联体协作关系,市中心医院先后下派两批8名专家团队开展对口帮扶,参与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52次,示教手术164台次,开展新业务3项,抢救急危重症患者54人。2.县镇一体化创新发展。持续推进县镇一体化改革进度,托管帮扶的常兴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迎接省市各类调研考察8场次。3.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引进省市级三级医院专家教授15人,返聘退休专家14人,定向招聘医疗技术人才18名、事业单位招聘1名,招聘本科生11名,外出进修深造10人,83人被考核为优秀等次。4.医保改革成效明显。成立医保财务稽查科,定期对DIP运行过程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提升,科室设立DIP执行专员,先后整改5类118条问题,调整服务项目价格601项,下发医保简报12期,顺利迎接国家卫健委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省医保飞行检查、市黄河流域专项审计和纪审联动检查,全院医疗性收入亏损从每月150万元降低至每月8万元。5.耗材管理降本增效。年内共完成21类151种医用耗材集采,降低采购费用476.15万元,降幅率达66%左右,通过29种耗材二次议价,节约采购资金31.21万元,调换处理临期和僵尸耗材12种,节约资金19.33万元,全年采购成本较上年度降低933.59万元,库存周转率提高8%,出入库比率达107%。6.信息化建设强力支撑。完成医疗电子票据信息管理系统,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陕西省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系统、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上线运行,完成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方评测和相关安全设备升级,目前等保水平达到三级。启动商用密码改造项目建设方案,规划设计二期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弱电、智慧楼宇、智能监控、医护工作站等初设及预算。㈡深耕细作、建章立制,现代医院管理开创新局面1.医院运营精细化。全年门急诊患者22.82万人,出院患者2.4万人,较2023年分别增长2.35%和1.8%,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较去年增长3.06%,药占比、卫生材料、检查检验较去年分别下降1.32%、0.99%和0.76%,资产负债率较去年下降24.99%。2.质量管理高效化。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实施以重点环节、重点科室、重点人群为基础的全程控制管理模式,完善医疗制度工作流程320项,出台医疗管理制度12项,建立业务登记表11类,项目表单54种。3.临床应用规范化。为130名临床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分级授权,根据手术能力动态调整权限范围,对麻醉医师及医技科室操作和报告授权管理,严格管理限制类技术开展,规范各项诊疗行为,确保临床科室手术质量安全。4.护理服务优质化。修订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及专科质量指标25项,制定相关制度和操作规范7项,建立专科护理敏感监测指标2项,确保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开展大练兵、大比武和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演练活动,不断增强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落实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全年上报不良事件31例,上报率100%,优质护理病房覆盖率达到100%。5.诊疗过程安全化。调整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和医疗废物监管委员会成员,成立医院感染应急处置专家组,完善制度,开展院感质量控制专项行动,建立手术操作器械目录,开展质量检查和普通病区检查,每周开展一次重点部位检查,年内治疗性抗生素使用前病原送检率74.8%,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88.1%,两种或两种以上重点药物联用前送检率达100%,导管感染率0.6‰,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0.3%,医院感染率0.7%。6.药品管理科学化。全年药品集中采购任务完成率达98%,累计争取集采药品结余留用资金118.11万元,全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3.71DDDS,比去年同期下降6.15%,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1.63%和45.83%,较去年分别下降2.35%和5.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我们以三级医院创建为动力,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狠抓专科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三级医院创建进展有序。五大中心突发猛进。专科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医疗技术发展成果丰硕。项目建设全力提速。设备运行更加高效。“三名”建设协同发力。一年来,我们克坚攻难、砥砺奋进,二期项目建设春色满园,五大中心建设花开新韵,服务全人群的高质量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融入医院发展大局的动能不强,惠及民生福祉的高质量服务措施还需细化;2.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3.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专家型、领军型人才紧缺;4.医共体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化解债务能力仍需加力,纪律作风还需常抓不懈。(二)改进措施:我院通过思想纪律作风整改、培训、专题教育、全院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全院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技术的提升,提高医德医风建设。通过每季度的行政考核,对所有科室从纪律、作风、科室管理、满意度、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量化打分,逐渐形成奖励机制,在下月绩效考核中体现,从而达到用制度管人的机制。四、2025年工作计划:㈠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医疗服务转型升级,充实重点专科发展、业务技术创新、人才培育、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举措,搭建外联协作平台,持续与省市三级医院开展学科共建、带教指导、进修培训、远程会诊、项目引进等协作交流,推进医院顺利转型升级和服务能力稳步升级。㈡辐射带动镇村业务发展。发挥医共体牵头医院作用,持续推动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选派骨干力量帮扶槐芽和金渠中心卫生院,实施县镇科室共建,重点提高肿瘤、心脑血管、感染性疾病等慢性病防治和康复能力;进一步巩固提升常兴卫生院托管成效,深化镇村医疗帮扶内涵,定期走访村卫生室,稳定村医队伍,提升镇村就诊服务能力和比例。㈢优化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健全县镇病种目录,完善转诊程序,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做好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建立双向转诊医保支持政策,打通能上能下、分类救治的转诊机制,逐步实现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基层首诊和转诊,构建布局合理、层级优化、功能完善、协同联动的县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㈣巩固提升医防融合成效。加快推进医院医养结合楼建设,全力打造医养结合试点医院,巩固提升医防融合健康教育、免费体检、疾病筛查、评估反馈、精准施策、中医康复、追踪随访“七步工作法”工作成效,实施慢病分级分类管理,推行“1+1+x”签约服务,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㈤深化DIP付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DIP支付方式改革在管理和绩效考核中的引导作用,建立与DIP体系相适应、相促进的绩效考核方案,推进DIP与临床路径深度融合,促进病种结构转型;充分发挥医保信息化系统平台作用,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和DIP成本核算,优化费用结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551067561032611A1001有效期自2023年12月04日至2037年12月2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