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纪委监委信息中心

西安市纪委监委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4 16:46
单位名称 西安市纪委监委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信息化保障服务。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信息化项目建设统筹•纪检监察系统基础网络体系、业务系统、办公系统的建设、管理、维护。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99号
法定代表人 李鑫
开办资金 2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西安市监察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西安市纪委监委信息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纪委监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活动开展(一)以党建学习为引领,凝聚信息化工作合力。一是以学习实践促进党建发展新提升。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积极开展警示教育、组织专题活动等,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二是以理论学习校准信息化工作方向标。认真学习中省纪委数字纪检监察建设五年规划相关文件,牢牢把握纪检监察信息化工作政治性、规范性,从数字赋能定位、整体布局等方面深入理解,切准数字应用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明确西安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工作重点和方向,推动信息化工作在合规、稳健的轨道上加速发展。(二)以主责主业为抓手,释放纪检监察工作新效能。一是以平台应用助力信息查询便捷化。按照中、省纪委统一部署,全力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央地信息协查系统在委机关的推广应用,完成用户权限、网络查询专用章等配置工作,有效解决地方查询异地数据、全国数据困难等问题。二是以技术应用助力数据分析精准化。以电子数据调查实验室为平台深化电子数据技术服务,对实验室内软硬件设备升级12次,邀请专家指导培训8次。协助案件部门及区县开展电子数据调查29次,处理手机、电脑硬盘等各类检材78件,有效助力案件初核、谈话突破工作。(三)以平台建设为助力,提升机关协同管理水平。一是提升信息化办公应用水平。实现机要文件的登记、交办、签收等全流程线上办理,定制化开发水印标记功能,提高文件流转效率的同时做好信息安全把控。2024年,共利用内网办公系统完成公文流转、行政审批等流程5087次,促进机关综合管理效率和数字化应用大幅度提升。二是增强移动办公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监务通”移动办公平台,丰富“监务通”中工商大数据应用服务内容,全年共保障安全通话60万余次,办理审批事项450余次,查询工商数据70万余次,提供技术服务2170次。三是推动委机关会议无纸化转型。部署无纸化办会系统,配备55台国产平板终端,一键实现会议议程管理、文件审阅、智能存档等12项功能。二、取得成效一是筑牢网络防线。新建市级内网安可通用服务平台,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安可替代工作提供平台支撑和技术保障;指导各区县纪委监委稳妥有序推进建设安可替代建设任务。二是筑牢技术防线。参加全省纪检监察内网攻防演练,综合评分排名第一。开展全市内网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提高全系统联防联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筑牢运维防线。24年累计处置委机关、纪检组、留置场所和各办案点信息化故障6742次;保障全市视频会议78次;处理外网计算机疑似违规文档1434例;为区县、开发区提供技术支撑158次,圆满完成了信息化运维保障任务。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存在问题:信息化与纪检监察业务融合力度不够,赋能监督办案的手段有待丰富。下一步,西安市纪委监委信息中心将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关于信息化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整体推进我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科技应用。聚焦电子数据技术服务升级,引入更先进的信息采集工具,定期更新数据分析软件功能,提升电子数据的深度提取、恢复和分析能力。积极申请建立市级试点,探索大数据监督应用。二是助推工作质效。统筹全市24个视频会议室升级改造和资金投入,实现案件分析和工作部署的远程指挥。三是强化安全保障。重点在市委、市政府两园区升级网络安全,建立起完整网络架构,实现纪检监察内网独立自主的管理运维,全面提高我委纪检监察内网的安全防护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