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档案馆(杨陵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存档案资料,为档案查借阅提供服务,促进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接收、征集、整理和统一管理档案资料、档案史料的编纂、公布、出版、与发行。征集,编纂和出版、发行《杨陵区志》和《杨陵年鉴》资料。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
法定代表人 |
王联昌 |
开办资金 |
13.22万元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杨陵区委员会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16.83万元 |
12.9万元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档案馆(杨陵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事项。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杨陵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树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文书归档和档案检查工作。2024年3月下发文件,安排全区文书档案归档工作。将全区所有单位、部门分给档案馆业务指导人员,实行责任到人,完成59个单位2023年度文书档案分类、划分保管期限、编制归档文件目录、装盒等的业务指导工作。8月底下发了检查通知,明确了检查的事项和要求;并及时分两组对全区各单位的档案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于9月在全区进行通报。(二)水利项目档案验收工作。会同区水务局、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成项目档案验收组,严格按照工程项目档案整理要求,对杨陵区2022年省级抗旱项目、省水利发展资金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及2023年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农村饮水项目档案进行了专项检查验收,确保项目档案资料符合要求,为项目顺利验收提供了保障。(三)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按照库房管理“八防”规定,及时更换库房内的灭火器、防虫药物,定期做好库房卫生的打扫、开窗通风、温湿度的监测等库房管理日常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管理。扎实做好档案查借阅工作,全年共接待查询档案人员136人次,调阅档案1493卷(件);提供企业退休人员档案查询33人次,查阅档案40盒,做到了为群众解难题、用档案惠民生。(四)档案宣传工作。2024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档案馆组织全体人员在后稷公园举办以“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为主题的档案宣传活动,活动采取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档案工作和档案法律法规,制作宣传展板10块、散发宣传资料100余份。通过档案宣传增强了公民的档案法治观念,营造了人人了解档案、重视档案、关注档案的良好氛围,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全区工作,服务人民群众。(五)档案接收工作。一是持续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移交接收。按照《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档案馆认真规范接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入库。今年以来,先后接收杨凌电信公司、烟草公司、新华书店、陕西化建等6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191套。二是及时开展机构改革撤并机构档案接收。5月份,对照《杨陵区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时序,及时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机构改革中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对全区机构改革撤并划转、以及职能调整等情形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具体指导,保证了机构改革过程中档案不损毁、不丢失,接转有序、安全稳妥。及时对接联系乡村振兴局等涉改部门,沟通协调档案保存移交最优方案并规范接收乡村振兴局等单位2007年-2018年2个全宗共计2552件入库保存。三是分批推进文书档案接收。结合档案库容相对不足的实际,档案馆派专人对区委区政府办、组织部、编办、人社局等重点档案单位实地开展档案移交前归档指导,确保进馆档案完整规范。年内接收区委区政府办2013-2017年档案共计11627件。(六)地方志工作。一是推进《杨陵年鉴》出版印刷。按照省市县三级年鉴全覆盖以及一年一鉴公开出版要求,年初以区委区政府办名义印发《杨陵年鉴》2024卷资料收集编纂文件,明确各单位年鉴资料重点任务范围,并将全区所有单位分包给档案馆每位工作人员落实资料收集、文稿编辑,压实任务,责任到人,确保资料收集及时且要素齐全,不断提高编辑质量。截至目前,全区86个单位的2024卷年鉴资料已全部收集齐全,并已与出版社签订合同并落实书号,已完成所收集资料分类编辑、总纂等工作,正在协调推进出版印刷事宜。二是及时上报年鉴资料。完成《陕西年鉴》《杨凌示范区年鉴》所需杨陵区部分资料上报工作,上报资料符合省、示范区的规范要求。三是扩大方志工作横向交流。与河北省曲周一中、平遥方志馆互赠地方志及年鉴图书,加强各地档案馆的交流合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完成了全区59个单位文书档案分类、划分保管期限、填写归档章、编目、装盒等的业务指导工作。全年共接待查阅文书档案人员136人次,查阅档案1493卷(件),为企业退休人员档案查借阅33人次,查借阅档案40盒。先后接收杨凌电信公司、烟草公司、新华书店、陕西化建等6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191套。沟通协调档案保存移交最优方案并规范接收乡村振兴局等单位2007年-2018年2个全宗共计2552件入库保存。分批推进文书档案接收。结合档案库容相对不足的实际,档案馆派专人对区委区政府办、组织部、编办、人社局等重点档案单位实地开展档案移交前归档指导,确保进馆档案完整规范。年内接收区委区政府办2013-2017年档案共计11627件。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支持档案和关心档案,提高全民档案法治意识。公开出版了《杨陵年鉴》2024卷为全区各级单位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年鉴服务。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24年我们虽然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但是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工作完成中被动应付的多,深入研究思考主动作为较少;二是还存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不高的问题,工作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工作亮点不突出,尤其是创新工作力度还不够大。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整改。一是深入研究档案和地方志工作存在问题积极主动工作发挥档案服务保障作用。二是组织档案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大胆借鉴学习省内外优秀年鉴编撰经验,组织编撰出高质量的《杨陵年鉴》,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一)积极做好文书档案归档指导工作,完成全区2024年度文书归档任务,确保全区档案安全。(二)全力推进《杨陵年鉴》2025卷的资料征集、编辑、总纂、彩页编辑以及出版印刷等工作。(三)协调落实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资料接收入库;对接有关重点单位整理移交文书档案。持续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接收工作。(四)全力维护档案库房安全,做好馆藏档案的日常管理,积极开展档案利用。(五)对接示范区协调推进三轮修志、村镇志修编、新馆建设移交等相关工作(六)做好党建、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平安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七)完成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