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宜川县>
宜川县社会福利中心
宜川县社会福利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4 15:41
单位名称
宜川县社会福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收养服务、弘扬救助精神。孤、寡、残疾老人收养;老红军、老复员军人的修养和社会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收养人考察、资格审查;建立医疗、护理档案。
住所
宜川县范湾村
法定代表人
强国兴
开办资金
38.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7万元
3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社会福利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县民政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思想能力建设,提高文化理论水平。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坚持才能沉淀。单位组织集体学习文件精神,学习各项党章党规,鼓励坚持自学,学习业务理论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学习不仅要长久的坚持,更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中心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责任意识,落实责任目标,激励所有工作人员学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合格党员。(二)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积极完成消防改造。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中心,需时刻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中心在护理、食品、消防、门卫等方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落实,执行安全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决杜绝不安全事故。2024年中心通过不懈努力,通过多方协调聘请了有资质的第三方消防公司,对中心现有消防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对消防存在的问题出具了消防改造报告书,中心积极筹措改造资金,对存在消防问题的设施设备进行了彻底改造,努力为消防验收做了充分准备。(三)传承中华孝老文化,弘扬敬老传统美德。孝亲敬老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集中供养孤寡残弱老人的养老机构,每当遇到中华传统节日,都会积极的与社会各界爱心集体或单位联系沟通,精心为老人准备传统民俗食品和娱乐活动节目与老人共庆佳节;每月为老人举行一次集体生日宴活动;2024年通过多次与县医院协商和沟通,针对每位老人身体情况的不同,根据每位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区分了体检项目,针对性的对所有的老人在县医院进行了全面体检;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老人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真正把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四)社会救助管理业务的开展。我站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民政部《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按照“自愿救助、无偿救助”地原则,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抓好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求助接待、宣传教育、管理服务、护送返乡、主动劝导救助等工作。为了更好的做好救助管理服务工作。我站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规范救助服务流程,从接待、入站、站内管理、查询、宣教、离站等救助服务工作的各个细节入手,强化救助服务标准化建设。按照既定路线做好全县街面救助巡查工作,确保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和困难群众生命安全。2024年全年共计救助145人次,站外救助12人次,护送返乡8人次,积极开展“开放日”、“夏季送清凉”和“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作为公办养老机构,集中供养农村和城市特困人员,不仅解决了老人的生活温饱问题,而且减少了老人孤独寂寞,大大提高了晚年生活质量。为全县困难群众脱贫攻坚兜底工作做出了有力保障,彻底解决了基层政府分散供养的后顾之忧。在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的同时,兼顾社会化养老人员,不但减轻了子女负担,更有利于其子女更安心生产一线、本职岗位工作,创造更多的经济财富,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存在的问题:(一)中心配套资源有限,社会化养老休闲娱乐设施欠缺。(二)孤寡老人缺少亲情关爱,需要心理疏导。加强与家属的沟通,让孤寡老人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加强对老人的心理疏导。(三)养老观念陈旧,社会化养老入住率低。进一步加强社会化养老宣传,重点开展社区宣传,提高现有入住率。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认真学习积极创新,开拓视野,把服务水平从物质水平往精神照料上提升,更加注重老人的精神娱乐方面。(二)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化养老力度。社会化养老作为新兴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化养老将是未来的一种养老趋势,要充分利用社交平台和宣传广告提高社会入住率。(三)申请相关部门能够给予养老配套设施的支持,增强社会各界对养老事业的关注,努力提高社会福利事业。(四)继续做好2025年社会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加强站内救助管理和站外救助力度,积极开展宣传,做到在社会各界群众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以老人满意、社会认可为目标,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以更加热情的服务、周到的护理,一如既往地做好为老服务工作。不断探索工作新方法,创新工作举措,以优异的成绩做好新时期养老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