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水产发展中心(汉中市南郑区西流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站)

汉中市南郑区水产发展中心(汉中市南郑区西流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04 15:21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水产发展中心(汉中市南郑区西流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渔业产业技术推广及培训,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水产养殖病害的监测、防治和防控,资源保护等相关业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党校院内
法定代表人 李万春
开办资金 85.3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5万元 3.82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水产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一年来,我单位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紧紧围绕农业系统中心工作,坚持“依法治渔、科技兴渔”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每个职工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水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水平,明确分工,落实了工作责任。2.加大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苗种产地检疫力度,强化了西流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创建了国家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成立了稻渔综合种养专家工作站。3.在汉山街道、协税镇、新集镇、濂水镇、阳春镇、法镇、梁山镇等镇(街道)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扎实有效地开展设施渔业和稻渔综合种养等技术指导工作,实现了稻渔综合种养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4.渔业产业技术培训是2024年的中心工作,我单位与省水产研究与工作总站举办全省渔业春季水产技术培训会,现场授课参加培训人员达4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360余份,通过技术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新型经营主体和养殖大户的技术水平。5.组织单位人员深入到各个养殖场户进行检查,严查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唑酮等国家明令禁用的药品在养殖生产中使用,共开展了对凤凰山水库渔场等15个经营主体10品种50批次的水产品定性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6.持续开展“三个年”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南郑凤凰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完成土地流转和设施用地备案手续,建设种苗生产养殖基地80亩、甲鱼生态养殖基地100亩,改建大鲵池500个,已投资3000万元。汉中巴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土地流转和设施用地备案已投资2000万元。7.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二、取得主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与省水产研究与工作总站举办全省渔业春季水产技术培训会,参加培训4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360余份,通过培训使养殖户获得更多养殖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对凤凰山水库等15个企业10个品种50批次的水产品开展定量检测,保障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水产品。2.经济效益:紧紧围绕“渔业提质增效、农民脱贫增收”这一目标,全年完成水产品产量14300吨,实现总产值74360万元,人工繁殖特种鱼苗300万尾,水产品产量、产值、效益同步增长,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全区渔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2)专业技术人员少,技术推广难度大;(3)职工业务素质有待加强和提高。2.改进措施:(1)加大渔业技术推广力度,通过项目促进渔业发展,改善老旧池塘及渔业设施;(2)加强对渔业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3)加强对职工的业务素质培训,提升办事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和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目标任务,严格人员分工,夯实责任。2.建立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农民水产技术员和产业扶贫技术培训,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促进新型渔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面对面对接融合。3.强化工作措施,加快进度,全面完成水生生物监测。4.加大西流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日常管理,5.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严禁违禁药品和非食用物质投入养殖环节,不定期对水产品进行定性分析和监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