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紧盯供水设施短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共实施农村供水工程35个,总投资2039.7万元。所有项目均全部完工,资金支付率100%,4.46万群众用水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二)征求多方意见,推动农村供水区域统管。2024年7月,我单位按照市水利局关于县域统管工作要求,及时制定了《汉中市南郑区全面推动农村供水区域统管工作实施方案》《汉中市南郑区农村供水区域统管工作实施细则》初稿,并征求了相关部门、镇(街道)意见,同时,区水利局组织局相关领导及局股室、单位负责人对细则各条款和收集的意见进行研判,再次修订完善了《南郑区农村供水区域统管实施细则》。(三)建设“并中”试点,推进了规模化供水工程改造。选定濂水镇作为“建大、并中、减小”试点,通过并网改造,将团堆、雅和、熊庙、流西河4个村纳入濂水集镇供水,建成了规模化供水工程,实现全镇供水一体化。该项目概算投资348.6万元,目前,正在完成项目的收尾工作。(四)强化水质监测,保障农村水质安全达标。2024年5月,通过招标采购2801个消毒药壶和347箱消毒药片发放相关镇(街道)、村(社区),用于分散供水工程的消毒净化。2024年11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消毒设备故障现场诊断,对能够维修的10套设备进行维修维护,对需要更换或新增的169套消毒设备进行安装,使全区集中供水工程消毒设备“应配尽配”率达到95%以上。编制了《全区农村供水2024年度水质检测方案》。通过招标确定第三方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公司,对全区527处集中供水工程水质进行了检测,对700处分散供水工程水质进行了抽检,共检测水样1122份。积极配合区疾控中心完成了枯水期和丰水期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选取农村供水工程检测点24处,检测水样96份,进一步健全了全区农村群众饮用水水质监管监测机制。(五)加强培训和督导,规范了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督导镇村强化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完善管理收费台账,规范消毒、巡查维修、清洗记录,整治水源、水厂环境卫生。提高水费收缴率,落实管水员工资,提高管水员积极性。做到定期公示水费收支,方便群众监督。(六)紧盯饮水风险隐患,开展了常态化饮水排查整改。对于发现的问题,通过分类汇总,实地复核,综合研判,制定问题整改方案,细化问题整改责任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七)坚持问题导向,确保了各类涉水问题动态清零。接到信访问题后,我单位立即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核实,对核实的问题分类制定处理措施,并落实责任人,限时整改。(八)注重宣传引导,提高了群众饮水满意度。主要通过短信、微信群、公众号和张贴公告等方式,公布镇、村监督电话和管水维修热线电话,保障了信息畅通。为提高全区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我单位根据中省市关于农村饮水安全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总结,及时向全区农村供水管理单位及用水户印发《关于农村饮水安全的一封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及资金管理程序,圆满完成了35处农村供水改造提升项目建设任务和资金支付,强化建设监管,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无质量安全事故。(二)编制了《农村供水区域统管实施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完善实施细则,为推动农村供水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三)编制了黄官镇、濂水镇、青树镇、红庙镇和狮子崖城乡供水一体化可行性报告,为争取项目资金打好了基础。(四)建成了濂水集镇供水“并中”试点项目建设。(五)全区所有镇村均建立了供水管护长效机制,落实了管理人员责任,所有管水员均持证上岗,各供水工程运行正常。(六)持续做好农村供水动态监测工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在农村安全运行管护方面,部分村存在供水管护资料不完善、供水设施巡查维护不及时、消毒设备未启用、水费收缴率低、管水员工作落不实、水源、水厂环境卫生差等问题。2.在工程建设方面,个别供水工程受季节性影响,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水量不足;水源为溪沟水的供水工程存在雨季水质浑浊;部分PVC材质输配水管道和群众自建的供水管网老化漏水,维修成本高。(二)改进措施:1.采用理论和现场操作相结合方式,对全区486名农村基层管水员进行培训,提高管水员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履职能力。2.指导各镇(街道)和运行管理单位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巡查保护,完善农村供水应急预案,用好消毒、净化等设备,规范消毒加药。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守牢不发生规模性饮水安全问题底线。加强工程维修养护,巩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效益成果。积极与区农业农村、财政、发改等部门沟通协调,做好项目申报和资金落实,全力推进农村供水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持续开展饮水问题排查整改,健全农村供水动态监管机制,确保问题动态清零。(二)加强农村饮水水质监测检测。定期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协同卫健部门做好全区农村群众生活饮用水水质抽检,对日常监测、抽检和群众反映水质异常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三)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持续加强镇村业务指导,强化水费收缴力度,落实管护经费。严格考核聘用,定期开展管水员技能培训,完善镇、村供水长效机制。做好农村安全饮水政策宣传解释,争取群众理解支持,提高用水满意度。加快农村供水区域统管实施步伐,切实构建区域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的农村供水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