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教研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教学研究为中心,以培育研究型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组织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 |
住所 | 宜君县宜阳北街3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云刚 | |
开办资金 | 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万元 | 1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教研室.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我室持续巩固与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知行合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送教下乡活动,将理论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助力教师发展以及服务教育决策的有效思路、方法举措与实际行动,为教研工作注入强大思想动力。精准施策抓复课,中考成绩稳提升。我室将中考复课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多管齐下,精准施策。精心制定《宜君县2024年中考复课指导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复课思路、具体措施到阶段安排,均进行了细致且全面的部署,为学校中考复课工作理清思路。通过校长汇报备考工作的主要做法、包级领导阐述在备考中的作用以及进行调研反馈等方式,我室坚持对全县各初中学校开展三次跟进视导。调研实践相结合,课程改革谱新篇。制定《宜君县新时代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南。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师生座谈以及召开反馈会等形式,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视导调研。开展4次“宜智课堂”送教下乡活动,通过示范课展示、同课异构以及专题讲座等方式,充分发挥县域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能手与骨干教师的交流合作,助力宜君县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强思政,一体化建设显成效。制定并印发《宜君县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宜君县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党政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制度,实施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校以及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听评讲”思政课制度。聘任6名省市级教学标兵、教学能手担任思政课兼职教研员。对全县各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工作进行视导检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同时,开展中小学思政课名师送教暨“同上一节思政课”、全县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展示暨研讨交流等系列活动。深耕课题研究田,成果显著结硕果。教研室始终将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强化制度引领、问题导向、阶段跟进和结果运用,引导教师立足教学实际,开展小切口、深研究的课题研究,形成“校校有课题、人人有研究”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厚植学生科学素养。我室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以及省教育厅部署要求,对全县6所中学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情况展开摸底调查,坚持“用”字为先,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科学探究和科技创新等关键能力,服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大局。多元赛教搭平台,教学相长张风采。精心组织教学能手赛教活动,对参赛选手进行赛前集中培训和指导。举办了中小学幼儿园新入职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教师素质、“三选一”技能(幼儿园)五个方面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核。组织安排了第三届中小学课堂创新大赛,推荐4人参加省市级比赛。开展小学数学“运算能力”主题课例评选活动,说课、答辩和上课三种形式结合。组织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促进了我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推动了我县体育课程改革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我县省级规划课题立项13项,创历年新高;市级立项13项。除此之外,2022年立项课题结题12项,2023年21项市县级课题通过中期检查;2024年县级立项24项,2022年结题16项。在全县“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合格率达100%。在2024年铜川市实验精品课大赛中,我县共上报4件作品,1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本年度共评选出县级教学能30名,推荐13人参加市级赛教,9人获市级能手;在中小学幼儿园新入职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中,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在第三届中小学课堂创新大赛,推荐4人参加省市级比赛,其中1人获省级一等奖、2人获省级三等奖、1人获市级一等奖,我室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在小学数学“运算能力”主题课例评选活动中,评选出县级一等奖4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4人,推荐4人参加市级评比,1人获市级二等奖、3人获市级三等奖。三、存在问题在教研工作中,新思想的深度转化应用仍有提升空间,部分教师对新理念的实践不够充分,导致教研成果在一线教学的推广速度受限。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虽然积极推进,但在跨学科融合的探索上,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模式。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着不同学段衔接不够顺畅,教学内容递进性和连贯性有待优化的问题。四是课题研究存在力量分散的情况,部分课题缺乏长期稳定的团队协作,影响研究深度与成果转化。四、改进措施加强队伍建设,落实教研员工作责任。我室将通过实施四项工作举措来实施“教研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教研员工作的考核,落实好教研员兼课、送课和定期开展教学视导制度,使教研员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状态,切实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引领者、指导者。开展多种活动,提高教学质量。首先针对现实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形成专题,开展教研活动。其次加强对复习课有效性的研究与指导,不断提高学校考试复习的效率。再次,教研室结合学科教研实际确定下校教研的内容和形式,加强教研员服务学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诊断作用,科学评价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检查,监控学校的教学质量,组织过程性教学质量的分析、研究和反馈。推进学校和教师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对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范。五、2025年工作打算2025年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促进教研成果落地。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各校教学的实际状况,针对问题制定措施,集中力量抓好薄弱学校的转化工作。积极开展优秀教师送教下乡活动,解决城乡之间教育教学发展不平衡问题。继续开展城乡学校连线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片的作用;优化复课辅导策略,做到因材施教;整合资源,推动课程改革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取得更大突破;继续重视教学视导工作,通过进校听课、评课、查阅资料及调查问卷,发现、总结和分析学校教学和管理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加以指导。引导学校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使教师能扎扎实实的教,学生能踏踏实实的学。全体教研员将秉持初心,砥砺奋进,为办全省一流基础教育全力以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