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移民(脱贫)搬迁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落实中省市有关移民搬迁的政策法规及决策部署,指导全县开展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制定移民搬迁实施意见和年度目标任务等工作 | |
住所 | 宜君县二马路原消防队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杨勇 | |
开办资金 | 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52万元 | 0.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一年来开展工作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我办今年共完成三项指标工作,一是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搬迁任务。二是完成了2024年同步避灾搬迁工作。三是与县发改局及就业促进中心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就业工作,确保每户群众有一人稳定就业。旧宅基地腾退复垦方面。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中有旧宅基地1079户,已全部完成腾空收回,收回率100%,可拆除890户已全部拆除,拆除率100%,剩余189户无法拆除户已全部收归村集体封存,并依据《关于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不可拆除旧房进行处置的通知》,镇、村做好了处置工作。项目管理方面。项目审批情况:全县已完工的14个集中安置点(除联建的6个安置点外)项目前期手续齐全、规范。统规联建的6个安置点项目审批手续有立项批复文件、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洪涝灾害评估报告、用地手续等前期手续。工程建设情况:查看勘察、设计、施工时间,各安置点建设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查看施工日志和招投标文件,均能做到先招投标后施工;查看安置房竣工验收和交钥匙时间,均能做到先竣工验收然后再交钥匙,工程建设程序合规;五方责任主体履行到位。竣工验收情况:全县已完工的14个集中安置点(除统自建的6个安置点外)各建设单位严格按照《陕西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逐栋逐户进行竣工验收,形成竣工验收备案表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备案表、竣工验收报告、工程质量保修书等已在相关部门备案。同步搬迁工作进展情况。全县同步搬迁295户,集中安置272户,分散安置23户。涉及安置点10个,已建成9个,完成270户安置房建设任务,已实际入住262户。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搬迁任务全面完成,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全县2024年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移民搬迁任务,包括同步避灾搬迁和易地扶贫搬迁。全县易地扶贫搬迁1281户3456人,安置方式涵盖进城、进镇、中心村集中安置及分散安置等,所有搬迁群众实现100%入住。同步搬迁工作进展顺利,完成295户搬迁(集中安置272户,分散安置23户),安置点建成率达97%,实际入住262户,有效改善了贫困人口的居住环境和安全条件。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创造经济收益:全县107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旧宅基地已全部腾空收回,拆除率达100%。剩余189户无法拆除的旧房收归村集体封存,并通过复垦土地增加耕地资源,为村集体和搬迁群众带来长期经济收益。就业帮扶与产业发展促进增收:与县发改局及就业促进中心合作,确保每户搬迁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2024年通过社区工厂吸纳就业579人(含脱贫劳动力141人),公益岗位安置691人,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4208人次,有效提升搬迁群众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生态效益与安全保障提升:避灾搬迁有效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搬迁腾退旧宅基地,改善原址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宜君县移民搬迁办公室通过系统化的搬迁安置、就业扶持、产业融合和公共服务优化,不仅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还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益,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计划通过技能培训长效化、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融合深化,进一步提升搬迁群众的生活质量。三、存在问题生态避灾工作推进困难:因涉及面广、针对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工作进度受到一定影响,未能如期完成。后续扶持工作有待加强:尽管异地搬迁工作已经完成,但搬迁群众的后续就业、户籍、养老、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部分搬迁群众在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生活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保障受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四、改进措施加强生态避灾工作进度:严格按照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精心组织,规范实施,确保生态避灾工作圆满完成。强化后续扶持工作:我办将积极解决搬迁群众在就业、户籍、养老、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问题,一是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并完善相关服务职能,与物业公司一起服务好本社区的搬迁群众。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各相关部门做好协调,为搬迁群众后续各项工作提供帮助,使搬迁群众能够过上搬迁后的好日子。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重点扶持培育长效产业。将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惠民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倾斜,进一步提升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比例和就业稳定率。二是建立技能提升培训制度。进一步抓好搬迁群众技能提升培训教育,着力通过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劳动技能培训,引导帮助搬迁群众树立科学就业观、致富观,努力提升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三要坚持与农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产业融合,巩固脱贫成果。同时,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乡村建设,让安置社区有干净整洁的新气象,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实现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过上搬迁后的好日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