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宜君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4 11:05
单位名称 宜君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法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畜禽屠宰、动物防疫检疫、生产环境、畜禽粪便处理技术;良种引进、试验、示范,依法做好种畜禽监管;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住所 宜君县宜阳北街28号
法定代表人 刘祎
开办资金 8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25万元 44.69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畜牧业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动物防疫等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华蜂养殖技术、渔业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粪污资源化利用、人畜共患病防控及畜牧渔业安全生产等培训,制定《恶劣极端降温天气防范技术措施》,指导养殖场户做好防范工作。通过微信群等信息化途径做到及时提醒养殖场(户)做好防汛防灾准备、时刻注意消除隐患、疫病防控等安全问题,积极开展畜牧养殖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按照省市动物防疫工作要求,要求各技术人员准确把握时间节点,规范使用疫苗,确保免疫效果,强化物资储备,累计采购消毒液、手套、防护服等防疫物资2.4万元,及时分发防疫疫苗及物资至各乡镇,累计分发防疫物资1.8万元。圆满完成春秋两季防疫工作。扎实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过科学分析研判,形成重大动物疫情预测预警分析报告3份,按时进行国家疫情网络测报,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全力把好动物产地检疫关和落地监管,强化官方兽医监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常态化做好各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情况进行技术指导,要求规模养殖场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建立工作。结合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对陕西省猪种质资源创新和优质高繁育猪品种项目进行现场指导,做好周报,要求其他养殖场做好畜禽粪污治理工作,及时联系第三方机构做好清理,严格控制大气污染。县域无屠宰企业,对具有屠宰技能的人员进行摸排禁止私屠滥宰行为。对渔业养殖场进行用药使用指导工作及水产技术方面的推广、科技服务,开展增值放流,如实做好渔业生产统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抓生产,稳产保供。全县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3个,截止年底肉牛存栏0.5万头、出栏0.21万头,肉羊存栏2.5万只,出栏1.5万只,生猪7.3万头,出栏10万头。肉兔存栏7.3万只,出栏25.5万只。水产品402吨。肉类总产7000吨,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二是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肉兔科技开发合作协议,提供40万元科研专项经费,以陕西吉兔科技有限公司为重点,围绕繁育、养殖、屠宰、仓储、加工、销售等环节,建立肉兔全产业链。同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卡点问题,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三是抓防疫,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全县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防疫密度均达到100%,抗体合格率均超过70%。县域内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四是抓示范,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共创建畜牧业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部级标化场1个,市级标化场3个。省级羊布鲁氏菌病(非免疫)净化场1个。五是通过召开培训会、进村入户宣传畜牧业政策,获益人数到达1500人次。六是做好畜牧业政策性惠农工作。截至目前承保仔猪14.77万头,理赔135.87万元,育肥猪承保6.09万头,理赔101.028万元,能繁母猪承保1.4万头,理赔16.8万元。六是2022年7月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肉兔科技开发合作协议,提供40万元科研专项经费,以陕西吉兔科技有限公司为重点,围绕繁育、养殖、屠宰、仓储、加工、销售等环节,建立肉兔全产业链。同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卡点问题,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三、存在的问题一是项目建设方面实施进度慢。陕西省猪种质创新中心建设与优质高繁猪新品种培育项目受施工环境和天气等因素,项目建设周期延长。二是招商引资方面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投资信息不足,热情不高,年内招商引资工作滞后。三是产业链建设方面畜牧产业链不长不强,全县畜牧业基本上处于产业链前端,中后端延伸不足。四是养殖户积极性不高。近年以来,由于受饲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建设用地紧缺、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和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致使禽蛋、生鲜牛羊乳价格及生猪收购价格不断出现波动,忽高忽低,严重影响了养殖者的积极性。五是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力量薄弱。动物疫情防控力量薄弱。镇村综合改革后,乡镇畜牧兽医站并入乡镇政府,畜牧兽医人员承担起其他事务性工作,业务职能弱化,人员不足,服务力量薄弱。六是动物检疫装备老化(包括车辆和设备),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四、改进措施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制定各项工作方案,时刻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并要求所有工作要及时研究,不能拖、不能等,一切从实践出发,强化领导,压实责任,从细实出发,要积极践行说到做到,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聚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把全年的目标任务再梳理、再细化、再靠实,坚持以“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分解指标、落实任务、推进工作,真正让安排部署从“纸上”落到“地上”。三是紧紧围绕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主线,强化政策引领,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创新适应行业发展新形势的管理措施,全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四是坚持“外引内联、扶优扶强”的原则,发展壮大链条长、实力强、机制新、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重点建设种源基地、技术服务、加工营销等体系,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对招商引进或现有的龙头企业,落实中省龙头企业相关优惠政策。总结、规范、推广新希望“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合作经营方式,建立以最低保护价制度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生产基地与市场的有效衔接。五是不断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整合现有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坚持问题导向,着重解决县乡机构多、职能重叠、人员和服务能力分散不集中、基层人员严重缺乏的突出问题,着力完善畜禽良种繁育、饲草料生产加工、动物疫病防控、全方位技术服务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五大服务体系建设。六是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加大对动物检疫设备的投入,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配备高效、精准的检疫设备,提高检疫工作效率。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一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稳定畜牧业生产,生猪存栏6.5万头,肉牛存栏0.5万头,肉羊存栏2.5万只,肉兔存栏7万只,积极争取支持现代化畜牧业发展项目,降低养殖风险。二是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积极谋划2025年项目,策划一批高质量的产业发展项目,想方设法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政策宣传及营商环境保障。三是积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流调监测工作,重点做好布病、口蹄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我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常态化开展畜牧业安全生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强化技术服务,做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创建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