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澄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参与全县农业机械发展规划拟定并组织实施,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负责“智慧农机”建设,农机化项目申报和实施,开展农机生产、购置补贴、报废更新和作业补贴等。 | |
住所 | 澄城县古徵街八路口西北角 | |
法定代表人 | 梁璐 | |
开办资金 | 52.0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澄城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8.09万元 | 217.6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澄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农机化生产再赋新动能。在春耕、“三夏”和“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中,制作“三夏”“三秋”农机调度指挥图,实行领导包片,同志包联到镇、村,细化分工,夯实责任,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机大户和各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及时分析研判农机化生产形势。成立“三夏”、“三秋”机收机播应急作业、应急保障、应急服务三支队伍的基础上,建立指挥调度中心,坚持全天候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全面开展规范化作业技术指导、农机安全宣传和机具调度。智能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设备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农田作业的精准度和效率,而且通过自动化操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实现了资源配置优化。(二)粮食烘干能力再上新台阶。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的辐射带动下,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粮食烘干能力建设,为确保粮食安全注入新动力。今年,全县新建粮食烘干主体2家,各类粮食烘干机拥有量已达到17台,覆盖全县8个镇点,日烘干能力达到1500余吨,为应对粮食收获季节突发阴雨天气,帮助群众解决收获粮食晾晒难的基础保障更加牢固。(三)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再提升。为了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提升持证机手入社率,确立了“中心指导、联社牵头、区域入社、责任到户、联创共建”的发展理念,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通过组织举办跨区作业证发放仪式,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广大农机手,以常态化宣传引导、政策引领、技术培训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了持证机手入社和组织机手开展跨区作业,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更加壮大。(四)农机安全宣传培训与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再创新亮点。结合农机化生产实际和项目实施,组织技术骨干,围绕农机安全、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整县推进和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编写了农机安全操作手册、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规范化作业技术指南,结合“三贴近”活动与千名干部促春管等活动的开展,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各农机社会服务主体、农机大户,先后开展了以农机安全操作技能、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会33期,培训人次达1807人,广播车宣传36场次,张贴安全标识500余份,发放宣传彩页5700余张,悬挂宣传横幅42条,接受技术咨询1100人次,培训宣传氛围更加浓厚。(五)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办理再创佳绩。2024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共下达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20万元,补贴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一次性完成办理补贴。按照核验程序,深入全县十个镇办对已办理补贴机具分别按照5%、10%、30%的抽查比例严格进行抽查核验,坚持做到见人、见机、见票,逐人逐机具核对指标数据,办理与核验程序规范,年内无一例违规办理事件发生。在县政府网站和省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将补贴实施情况和具体办理各项流程做到及时公布,确保了补贴工作更加透明。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农机化生产方面,全县共完成机耕作业面积63.775万亩,机播66.28万亩,机收65.517万亩,2024年农机化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14%。2.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方面,开展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2场次,农机化生产机具演示观摩会3场次,全程机械化整县推进实操演练1场次,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推广新机具132台(套),有力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在全县获得广泛应用,智慧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且效果显著。3.农机技术培训方面,举办了以农机安全操作技能、玉米增密度播种机械化技术、机收减损、机手实操演练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化培训,完成年初预定1000人次培训目标,大大提高了机手的安全意识。4.新型经营主体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持续开展了持证机手入社率提升工作,通过宣传培训,机手入社率达到91%,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151份,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5.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方面,发放补贴资金1720万元,补贴机具3216台,受益农户2663户,合作社7家,核验机具440余台。补贴资金除7家合作社通过中心公户兑付外,其余补贴资金全部通过财政一卡通兑付到位,兑付率到达100%,减轻了农户的经济负担。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现有干部队伍新知识、新技术匮乏;2.补贴资金缺口大。(二)改进措施:1.加强现有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不断进行知识更新;2.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补贴资金。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探索“中心+院校”联合培养农机人的新路子。开展更高层次知识培训,开阔知识视野。二是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监管工作,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补贴政策执行力度,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0万以上,确保应补尽补。三是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迫切需要及农机合作社多元化创建、多样化扶持、规范化运行、市场化经营、品牌化服务的目标要求,打造农机合作社升级版。四是服务驱动,智慧赋能。对标群众生产需求,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