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商务发展促进中心(咸阳市会展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升商务服务能力,促进全市商务发展。承担全市商务发展促进和会展业服务工作;提供有关商务领域的咨询服务,参与对外合作交流;开展商务领域有关业务知识培训;监测全市会展业运行情况;组织参加各类展会宣传推广活动,开展会展业交流合作。 | |
住所 | 咸阳市渭城区乐育北路5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芳 | |
开办资金 | 8.1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商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08万元 | 12.2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服务为本,促高质量发展。一是印发《商务政策信息汇编》第一期、第二期,目前,第三期收集整理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二是收集整理归档商务领域受理举报投诉54件并进行分析。其中:汽车以旧换新案件19件,家电以旧换新案件4件,汽车领域纠纷案件17件,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领域案件3件,其他领域案件11件。三是开展了“商务政策信息一月一主题进企业、进社区”宣传活动,宣传内容涉及单用途预付卡、消费促进、以旧换新、家电下乡、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等方面。宣传受众300余人次,发放资料300余份。年底前集中在人员密集场所如医院、商超、小区等地方宣传“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宣传受众700余人次,发放资料1000余份。(二)统筹兼顾,推动会展服务。一是联系市大数据局,利用大数据的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手段,合作构建覆盖全网的商务领域舆情监测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抓取、分类和存储。针对商务领域的热点问题,如单用途预付卡、市场准入、诚信经营等进行持续跟踪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全年编制商务领域舆情报告5份,其中包括人人乐超市闭店、报废汽车黑产链和罐车运输食用油等方面。及时总结分析舆情动态和趋势,为主管部门提供参考和预警。二是开展会展业行业调研工作。调研西安、宝鸡、渭南等周边地市行业发展模式,摸清我市会展行业规模,企业数量、会展类型及覆盖范围、年产值、人才储备等情况。建立我市企业数据库,现掌握会展企业5家,参展企业342家。三是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和市场需求,拟定科学合理的会展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草拟制定了《咸阳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四是提升会展服务水平。在完善会展服务体系和服务标准的同时,提高会展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积极配合消费科、电商科等科室,做好消费展销、电商培训等活动,为我市商务系统各类培训工作提供了服务保障工作。(三)创文工作,成效明显。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创文办安排部署,结合商务实际,制定印发《咸阳市商务系统2024年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分工》《全市商务系统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点位包抓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开展商务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检查督导的通知》,要求全市商务系统切实加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督导检查,确保商务领域包抓的商场、超市创文工作各项标准持续达标。组织安排中心全体人员定期对我市商务系统包抓的35家商场、超市创文巩固提升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严格对照《咸阳市建设文明城市实地测评点位考核标准》和2024年度新增创文巩固提升工作标准,逐条对照,一经发现不规范、不达标等问题,要求企业立即整改。截止目前,组织中心人员对主城区创文巩固提升包抓的商场、超市对照现有的十六项标准进行了日常检查,共出动人员210人次,填写检查表210份。检查出问题36个,并累计向商场超市下发创文巩固提升手册70余份。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24年,在中心全体人员的努力下,通过商务政策宣传、商务领域培训和创文活动等,在商务领域为全市人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保障了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引导行业规范经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了我市营商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三、存在问题2024年以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职能职责的增加,后续会展业发展各项业务的开展也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撑,中心现有经费明显不足,制约了会展业规划等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四、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强中心全体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通过理论知识学习、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解及赴外地市进行调研学习等方式,大力提升中心全体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2.加大“商务惠民政策进企业、进社区”宣传活动力度,不断提升广大企业、群众对商务惠民惠企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从而在商务领域为全市人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收集、整理商务领域热点新闻、最新政策、各地市商务工作经验等信息,及时制定印制《商务领域政策信息汇编》(2025年版),计划全年印制四期,每期印制80本,报送局各领导、各科室、纪检组,下发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为全市商务发展促进工作提供服务创造有利条件。2.利用中心定期学习会议机会,每季度不少于1次开展集中学习商务领域法规、政策、新闻等热点信息,不断提升全员业务素质,为更好开展商务领域咨询服务,受理商务领域举报投诉案件,参与涉外经贸维权工作打好坚实基础。3.协调联系局各科室和外贸外资企业,全年赴外资外贸企业调研不少于2次,了解外资外贸企业信息和经营情况,并向企业普及如遇涉外维权工作,中心可为其提供相关服务。配合局有关科室做好对外合作交流会议、座谈和培训等各项工作。收集相关惠企政策,汇编后送至相关企业,为企业提供政策参考。同时对接省内外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参加外地举办的对外合作交流活动。4.联系局各科室,掌握商务领域全年会议、培训信息,尽早谋划2025年商务领域有关业务知识培训,持续强化全市商务领域业务素质提升,为全市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5.依托中心微信公众号、印制的宣传资料和商务惠民政策进企业、进社区宣传活动等,为民办实事上门服务。设立投诉举报和咨询服务台,制作咨询服务手册,做到有咨询、有回复、有记录。广泛推广宣传中心咨询服务和举报投诉电话,畅通受理信息渠道,扎实咨询服务和举报投诉各项工作落地落实。6.对标会展经济较为发达的如西安、郑州、杭州等城市展开深入调研,调研围绕产业基础、行业规模、品牌建设、特色会展、运行模式、人才储备等内容,摸清本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寻找我市与先进地区的优势和差距,形成调研报告。根据调查成果,全面分析我市行业发展现状,找准我市优势特色,以此为抓手展开工作。7.全面掌握我市会展业发展基础,和有资质的企业合作,为我市量身编制《咸阳市会展业2025-2027年度发展规划》,按照规划详细制定我市2025年度工作计划,跟进市级会展中心重点项目建设相关进度,经费充足情况下组织我市企业参加境内外各项会展,打好我市行业发展基础,确保各项计划有序推进。积极配合服务科、消费科、管理科等科室,做好大型展会、消费展销、业务培训等活动的组织保障工作,为全局会展培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8.建立会展业运行监测系统,收集和分析会展数据,及时掌握会展业运行情况。筹划成立本市会展业发展协会,与协会合作,每季度开展1次针对会展业发展环境的评估和优化工作,建立与会展企业的沟通机制,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反馈的问题。9.组织或配合局机关相关科室参加各类展会宣传推广活动不少于5次,展示本市会展业特色和优势。开展会展业交流合作活动至少1次,与国内知名会展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培育本土品牌展会如“咸阳面食大会”“特色农产品推介会”等,投入相关资源,助力本土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10.制定全年商务宣传方案,明确宣传重点和渠道。每月发布至少2篇商务领域相关文章,包括政策解读、会展动态等,通过中心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积极与咸阳日报、抖音、头条等媒体建立合作,根据全年商务宣传方向,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主题宣传活动,拍摄主题为咸阳“老字号”和“特色农产品”为主题的宣传短片共2期。11.采取搭建舆情监测平台或与第三方合作的模式,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对商务领域的舆情进行数据收集、监测分析,出现负面舆情时,即时发布與情监测预警报告,为上级单位在與情响应和事件处理上提供参考。与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局深化合作交流,形成與情数据共享机制,进一步拓宽监测渠道。加强对自媒体的與情监测,在国内头部自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关键词监测,全面捕捉與情信息。同时建立沟通与应对机制,与各平台建立沟通渠道,针对不同與情事件,做好舆论回应和引导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