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礼泉县林业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推广先进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业务范围:林业站建设,林业工作人员培训,林业推广项目实施监督管理,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预测、检疫,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管护等工作。 | |
住所 | 礼泉县市政街3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晁刚 | |
开办资金 | 58.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礼泉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5.77万元 | 126.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礼泉县林业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履职尽责,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部门工作安排,各项工作圆满完成。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岗位本职工作。(一)严防森林火险,强化封山禁牧,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强化森林火灾宣传巡查,整个森林防火期间,我站在防火责任区域醒目位置悬挂防火横幅30幅,在防火核心地段更新与新增防火警示牌42处,张贴防火戒严令130份,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组装宣传车1辆,出动100余次,开展宣传和巡查;为防患于未“燃”,在核心防火区域开辟防火隔离带5公里。成立防火应急分队,并适时组织防火演练,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与林区养殖户分别签订封山禁牧协议书,使林区群众认识到林区放牧的危害,增强圈养和设施养殖的自觉性。扎实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1、在县城广场及乡镇所在地开展森林病虫害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19次,通过横幅、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让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物保护做到家喻户晓。2、美国白蛾查防工作在全县普查的基础上开展重点监测调查,在全县设立10个监测点,全年共普查树木21万余株,在重点防护区域悬挂美国白蛾诱捕器150台,每周进行监测检查,截止目前未发现美国白蛾。3、松材线虫病查防工作全年普查小班60个,普查面积9129.3亩,普查未发现异常松树,监测普查率达100%,同时对松树枯萎病因做详细的调查。同时对全县各个施工地,重点木材加工企业、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地等涉木单位详细普查。截止目前,我县未发现松材线虫病传入。4、天牛的防护工作天牛是林木主要的蛀杆害虫,针对我县天牛高发区域叱干东王庄杨树林、唐昭陵松林等林区悬挂天牛诱捕器50台,定期监测。同时开展生物防控,投放天牛天敌花绒寄甲20000头,防控效果良好。5、鼠(兔)害监测防治2024年我县鼠兔害发生总面积0.67万亩,危害程度轻度。针对此开展鼠兔害防治培训1次,宣传活动3次,发放宣传手册千余份。6、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强化检疫,是源头上切断植物检疫对象流入我县的途径。全年复检苗木82.56万株,种子0.005吨,开具检疫要求书130份,全年共查处检疫案件1起。7、礼泉县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普查发现虫害29种,病害6种,鼠害2种,毒害草40种,分布较散,暂未形成危害。采集制作标本70套,全面完成礼泉县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8、有害生物除治工作在唐昭陵陵区侧柏林,开展无人机飞防工作,飞防面积1500余亩,防治效果显著。在唐昭陵西侧皇城沿线进行疫木处置500余亩,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清除外来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20余株,阻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9、野生动物保护工作①联合多部门开展“清风行动”专项活动。坚决杜绝野生动物非法贸易。②救助病危、受伤、迷途的野生动物17起。并对救助野生动物的群众发放荣誉证书,营造全社会爱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③对我县重点野生动物养殖场进行日常巡查、疫源疫病及汛期排查,对袁家村动物园进行监督检查。④在北部林区设置红外相机监测点17处,及时准确统计各类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情况。⑤购置野猪声控驱赶器120台,鼠兔害诱捕器10套,向受野生动物危害比较严重的林区群众免费发放,减少因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围绕全县林业增质、增量全新高效发展,努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做好科技服务引领工作。为增强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能力,先后选派60多名专业技术骨干扑杨凌、相邻县区单位交流学习。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唐光辉、张朝红、李培琴等教授为我们传业授道,提高业务技能。2024年,在烟霞镇、昭陵镇举办花椒、石榴、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技术等培训班7场次,培训林农及业务骨干830人次,培养林业技术能手2人,发放各类资料1500余份。服务林农和生态建设。(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高标准建设“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评价林业科技成果1个(‘昭陵御石榴’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新增陕西省林业乡土专家1名(赵云)。建立科技示范点3个(索山困难立地生态修复示范点、菜园石榴优质高效示范点和西青山石质山地植被恢复示范点),完成示范推广面积5080亩(其中困难立地生态修复2875亩;石榴优质高效示范园推广1155亩;抗旱造林示范点1050亩)。在科技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大力推广林业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以点带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扩大辐射范围,提高建设成效,有效促进我县林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五)服务林农,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加强与林业产业合作社,林下养殖户等服务对象的联系与合作。2024年9月份组织我县林产品“昭陵御石榴”“韩窑花椒”,林下养殖产品“五灵脂”参加咸阳农民丰收节,宣传我县林下经济的发展和未来前景,切实做到服务群众。(六)开展良种苗木繁育工作:良种苗木对增产增收有巨大作用。我站培育的优质石榴苗木的已被安康、绥德、淳化等地引种栽植。定植油松、侧柏苗木,为我县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项目提供优质苗木保障。(七)2024年项目建设:1、在昭陵镇菜园村建设石榴优质高效示范园800亩。2、在西青山开展困难立地造林1100亩,栽植侧柏、油松、山桃、石榴、竹子等苗木9万余株。(八)退耕还林:1、对老一轮(1999—2006年)退耕还林进行检查,每亩补贴森林抚育资金20元。2、对2016年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检查、每亩追加补助资金100元。(九)古树保护工作:古树名木是“绿色活化石”,2024年对全县131棵古树巡护和部分古树影像资料更新,对5个乡镇20株古树制作围栏加强保护,开展古树后续资源普查。加强对朱马咀杏树群的保护,联合电视台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宣传古树80棵。(十)完成2024年度林产品(花椒)食品安全生产果实采摘与土壤采样工作。共采集各类样本30份,及时送交省质检部门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二、2024年,我站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1、由于科技示范园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科技示范户增加,掌握科学作务的林农增多,从而栽植石榴、花椒等经济林的林农经济收入增加,从而社会效益也增加。2、由于森防工作、生态修复、荒山造林、森林防火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森林对于水土保持、吸收二氧化碳及许多灰尘、防风固沙、消除噪音、应对温室效应、节能减排、丰富物种等方面有很大作用,使我县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近年来,林区旅游人数逐年增多,从而社会效益彰显。就像有关专家研究表明的那样,许多物质产品的自身效益要比起森林所提供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这也就是十八大以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因。三、2024年,我站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1、业务人员年轻化,森林病虫害理论知识欠缺,技术力量薄弱,不能全面透彻的掌握普查技术,使在病虫害监测及虫情、病情判断不准,病虫种类也不能及时识别等仍然困扰着我县森防工作。2、近年来,林地面积增加,同时给森防工作带来严重的考验。缺少防火经费,扑火工具数量少且陈旧、老化,森林防火监测体系有待进一步提高,制约着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四、2025年工作计划:1、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新思想。严格执行学习制度,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习惯,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新,学以促做。3、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造林任务,同时巩固重点工程造林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4、进一步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栽植,作务技术,用技术保成活,用科学促质量,增加科技含量,大力开展林业技术培训。5、森防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同时,重点监测调查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森林防火常抓不懈,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昭陵御石榴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获得陕西省林业科技成果一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