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邑县唐家民俗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文物保护。古建保护,研究,民俗文物征集研究。 | |
住所 | 旬邑县太村唐家村 | |
法定代表人 | 刘西宁 | |
开办资金 | 675.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邑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5.22万元 | 616.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旬邑县唐家民俗博物馆.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文物保护方面。1、文物安全不断加强。我们坚持将“文物安全”放在文物工作首位,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狠抓隐患整治,坚决防止文物安全事故发生。一是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消防演练和安全培训工作,全年共计开展消防演练4次、安全培训8次。二是邀请县消防大队、县应急管理局干部对我馆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并指导导开展消防演练,使全体职工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消防器材正确使用的实战技能,为防范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系统深入学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同时,积极参加市文物局组织的文物古建、建筑消防员等各类安全培训,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全年未发生一例文物古建安全事故。四是配合市文物局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我馆2名同志全程参与,提升了文物保护管理业务能力。2、文物保护宣传工作持续进行。加大对文物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断促进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好惠及群众,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社教活动宣传。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宣教活动10余次,向学生和群众普及文物古建保护知识,宣传旬邑文物景点,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3、馆际文物保护交流促提升。我馆先后与乾陵博物馆、茂陵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等开展了馆际交流活动,通过参观学习、现场讲解、座谈讨论等方式互通有无,不仅增进了同行间彼此的友谊,而且吸收了其他博物馆的优秀经验,对我馆在文物安全管理、人才培养、讲解服务、社教活动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今后我馆将继续深化学习与交流,加深同行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动文物保护和古建保护、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4、文物保护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学习文物保护知识,不断用理论指导各项工作开展。二是扎实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营造了平安、和谐、稳定的文物保护环境。2024年,先后被旬邑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文明单位”,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授予“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二)古建保护方面。1、实施了古建唐家民宅电器火宅预警项目,2024年争取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5万元,目前已完工投入使用,为古建筑电气消防安全奠定了基础。2、为了加大古建筑防雷安全保护,计划实施唐家民宅防雷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实施方案和项目资金预算评审等工作,资金到位后立即实施。3、完成项目策划包装4个。唐家民宅石质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展陈布展提升改造项目、消防工程项目已完成立项报告编制上报工作,下一步继续做好工程项目设计工作。(三)古建研究,民俗文物征集研究方面。2024年,未进行古建研究,民俗文物征集研究工作。二、取得社会及经济效益旬邑县唐家博物馆属于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以保护、研究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民俗文物,旬邑县唐家博物馆作为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常年免费接待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学习;常年免费接待现役军人;常年免费接待65岁(含)以上老年人和残疾人,得到了游客的好评,展示了旬邑的窗口形象,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24年共接待各类游客8.6万人,门票收入97.32万元,经济效益良好。三、存在问题(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具有综合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不足;(二)很多业务工作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做的不深入;(三)全年无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发表。四、整改措施(一)经常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省市文物部门及高校的专业培训学习;(二)组织干部职工多参加博物馆馆际交流,取长补短;(三)鼓励激励干部职工提升专业学历,购置专业书籍,赶超比学,提升自身学术研究水平。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我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开展。重点抓好文物保护和古建保护工作:(一)文物保护项目建设积极谋划。一是积极争取省市文物主管部门政策资金支持,唐家民宅防雷项目争取年内开工建设。二是唐家民宅油漆彩绘项目、唐家民宅石质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唐家民俗博物馆展陈提升改造项目、消防工程项目力争年内完成项目立项、方案评审等前期工作。(二)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一是继续邀请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应急局相关人员全年每季度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演练。二是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三是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三)古建研究,民俗文物征集研究方面,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举措,邀请专业人员组织文物保护,古建保护,古建研究,民俗文物研究培训单位工作人员,组织干部职工去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博场馆去学习锻炼。2025年,我馆将查漏补缺,总结经验,狠抓日常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同心协力,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使唐家民俗博物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旬邑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文明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