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凌示范区> 杨凌示范区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

杨凌示范区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3-03 15:47
单位名称 杨凌示范区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示范区档案局职能,指导、协调杨陵区、管委会各部门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业务咨询服务,集中统一管理示范区各类档案资料,负责管委会各部门档案资料的接收。征集、整理及档案的开放、展览、陈列、编纂出版工作。
住所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新桥路6号政务大厦216室
法定代表人 唐敏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16.19万元 1138.76万元
网上名称 杨凌示范区档案馆.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杨凌示范区档案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杨凌示范区档案馆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是不断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继续对档案库房存储空间进行优化,积极主动做好档案接收工作。2024年共接收各部门单位文书档案631盒14708件,代住建局审验接收城建档案1273盒2363册、光盘104张,接收企业破产清算档案44盒600册、账簿498本,接收会计档案659本、账簿179本、报表39本。指导协调示范区党工委外办、展览局、文旅体育局等单位,认真做好上合农业基地运行、杨凌农高会、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等档案资料的归档和管理工作,不断丰富档案馆藏。二是深入开展档案业务指导服务工作。主动为各单位提供档案业务指导,帮助各单位解决档案收集、整理和保管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各单位档案管理水平;档案接收工作中,对关键内容进行业务指导。优化档案利用程序和环节,全年共接待档案查借阅415人次,查阅各类档案1997件,复印文件资料9626页,为机关单位办公、房产办理、司法诉讼等提供档案支撑和依据,实现了档案的社会价值。三是严格实施档案年度检查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档案工作年度检查和业务指导工作,共检查指导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双管单位40多家,事前印发检查通知,事后印发检查结果通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协调有关单位补足档案工作短板,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档案齐全完整和保管安全。四是全面完成杨凌示范区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对口援藏档案调研摸底等重点工作任务。协调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扎实开展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工作,共普查各级各类国有单位112家,完成名录库维护、数据填报、审核汇总、工作总结等各阶段任务;指导示范区统战、发改、科技、教育等部门和驻区高校,全面摸清对口援藏工作档案底数,督促开展文书、照片、音视频、电子、实物等各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应归尽归;开展印章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共整理归档终止使用的印章169枚,已按规定编目拍照并妥善保存。五是大力实施地方志鉴书目编纂工作。联合杨凌示范区展览局,挖掘馆藏档案资源,编纂完成《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志(1994—2023)》,全面系统地记录了杨凌农高会自创办到第30届的发展壮大的历程,该书于10月份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编纂并印刷《杨凌示范区2023年大事记》,发放各单位作为工作参考;编纂出版《杨凌示范区年鉴》2023卷,积极开展《杨凌示范区年鉴》2024卷的编纂,为巩固综合年鉴“一年一鉴”目标作出贡献。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档案存史资政功能愈发凸显。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宣传推广活动,以及加强档案资源体系与利用体系建设,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各单位档案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档案业务在规范化、法治化建设的道路上稳步迈进。同时,社会公众对档案工作的知晓率显著提升,前来档案馆咨询办事的人数明显增多。档案编研资料以及档案查阅利用工作,为单位日常办公、房产手续办理、司法诉讼等事项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可靠的依据,充分实现了档案的社会利用价值,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地方志工作影响力得到提升。各类志鉴书籍的编纂出版和读志用志活动的持续开展,杨凌示范区地方志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年内编纂和印刷出版的志鉴和《杨凌示范区大事记》等书籍资料及时发放各单位参阅,为相关单位开展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2024年,我单位主持编纂的《杨凌示范区年鉴》被省地方志办公室列入全省综合年鉴精品工程实施名单,是对我们编纂工作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干部队伍建设滞后,在编在岗档案人员严重短缺,要承担档案行政管理、档案接收利用、地方志鉴编纂、城建档案接收管理等多项职能,工作任务重,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二是现有的档案库房处于半地下一层,面积狭小且有排水不畅的隐患,库容已饱和,库房相关设施配备不完善,不利于档案保存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档案基础业务水平不高,库面积狭小,部分到期档案不能按时接收进馆,档案的接收、保管和查阅利用效率不高,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档案数字化利用水平低,档案管理水平与兄弟市区存在一定差距。针对上述问题,我馆将在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和省档案局馆的领导支持下,积极争取支持和政策倾斜,努力提高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保障;主动争取协调职能部门加快档案新馆建设,集中力量尽快解决馆舍面积不足、功能老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同时,利用好线上线下资源和继续教育培训等途径,做好档案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全方位做好档案业务工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示范区档案馆将围绕省档案局(馆)安排部署和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以档案基础业务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档案管理服务水平。一是继续争取省档案局(馆)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对示范区档案馆的工作支持,重视和加强档案工作,在工作机制、经费投入、人员保障等方面持续加强保障,筑牢依法履职的各项工作基础。二是加快档案馆新馆建设步伐,努力协调督促有关方面加快项目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建成档案馆新馆,集中力量尽快解决馆舍面积不足、功能老化等突出问题。三是以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工作为重点,加大档案收集力度,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做好档案接收工作,加强对各类有参考价值的档案、有地方特色档案的征集和利用,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的能力。四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档案馆新馆建设为契机,认真补齐馆藏档案数字化率低、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欠缺等短板,积极推动示范区档案事业转型发展。五是积极推进档案队伍建设,积极利用多种资源,加大档案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补齐人才短板,切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为服务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