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沪谊希望小学

富县沪谊希望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15:41
单位名称 富县沪谊希望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富县交道镇东茹子村
法定代表人 张文亮
开办资金 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95万元 12.47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沪谊希望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常规管理为切入点,以“聚焦课堂、减负提效、立足学情、全面提升”为主重点,强化教学工作。1、规范教学秩序、强化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教师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教导处做到认真检查、认真考核评价,强化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实效。除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外,平时校委会成员还对教师授课进行不定期的抽查。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严格执行“双减”精神,积极开展课改,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树立“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意识”,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平台和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读、思、议、展、讲、练”六字教学法,要求任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提升自己的专长,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要求各位教师平时要重视基础训练如:作业分层次,抓好错题过关,作业布置有针对性、讲究实效,做到精而少,辅导及时、针对性强。特别要重视个别辅导,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宗旨。积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每天两节文化课、一节社团课程。教师上课能认真组织活动,社团活动有方案、安排及总结。既减轻了学生校外培训压力,也拓展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得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学期进行校本培训共18次,教师师德培训7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1次,课堂教学专题培训2次,班主任培训4次,“双减”工作培训4次,月考检测分析2次、期中、期末检查分析各1次,教学交流6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师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水平。为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张慧、王淑萍、2位县级骨干教师,每人“一帮一”带一名青年教师,初步培养校级骨干教师和后备骨干教师体系。本学期先后组织骨干教师上高效课堂引领课4节,青年教师汇报课2节。开学初积极开教师与青年教师教师结对帮扶工作,签订教师合同,撰写帮扶计划、积极听课、评课,指导备课、上课,教师们在互相帮扶学习的过程中教学水平都有很大的进步。(二)坚持以德育为首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精心准备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校会、班、队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安全预防等教育。(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如“观电影、写感悟”、“爱读书、爱劳动”“中秋节、国庆节爱国教育”、“感恩节、重阳节感恩教育”“红心向党、诗朗诵”等活动,让师生得到了展示的平台,从中既得到了快乐又学到了知识。(3)坚持文明班级评比,继续开展了“流动红旗”评比活动。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2、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由于时代不同,部分家长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有些落后,往往只有良好的愿望,但效果未必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本学期我们组织开展家长会2次,并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要求各位教师加强与学生父母或监护人进行交流与沟通;采取家访、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家长的需求,及时掌握好学生的学习动态。让家长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提高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我们将对“家校”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努力做到最好。(三)坚持服务意识,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学校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学校本着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安全保障,尽心尽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通过以上的努力,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个与各位教师的工作配合和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也获得了各位家长的一致好评。2、创建县级平安校园已通过验收。三、存在的问题1、教师线上培训有限,教师学习不够扎实。2、减负提效还在路上,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寻找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共同讨论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达到减负提效。四、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借助校本培训,联片教研,局室组织的各类外出培训,积极参加“省培”、“国培”项目,通过自学和集体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业务水平。2.通过鼓励激励导向,结合超工作量考核办法,鼓励教师深入课题研究,定期邀请教研室业务老师给予课题研究方面的培训指导。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