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富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03 15:39
单位名称 富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人员日常业务培训;负责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工作;负责城管监察行政执法队伍的监督和考核工作。
住所 富县正街道街60号
法定代表人 段小强
开办资金 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5万元 65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以来,富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在局党组的关心支持下,以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素养建强队伍;坚持市容环境秩序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清单化,提升市容秩序管理水平;坚持服务、管理并重,破解沉疴顽疾,优化城市生活空间品质,切实提升城市品质,为富县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工作完成情况(一)聚焦思想政治引领,打造“学习型”执法队伍。以“党纪学习教育”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为契机,建立“一把手”带头、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带动、执法队员及时跟进的“两带一跟进”常态化学习机制,形成跟进学、持续学、深化学意识,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全年集中培训4次,集中学习20次,通过学习,全体队员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方向、新目标,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深化管理服务,提升城市品质。坚持市容环境秩序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清单化,结合“十个专项整治”,重点突出市容市貌环境常态化治理;一是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制定了《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集中开展综合整治10次,重点对各类违规经营、店外经营、流动商贩野广告、破损条幅、破损对联、灯笼等依法查处取缔,全年累计清理店外经营2100余处,流动摊贩900余处,清理门店广告700余处,野广告2300余处,破损对联1000余幅,破损灯笼200余个,横幅90余条;二是开展城市清洁行动。清洗沿街企事业单位、商铺建筑外立面、玻璃幕墙、卷闸门、LED屏共计3000余处,清洗率超90%;取缔路边独立落地路牌式广告36处,近墙式竖向条幅广告28处;街道门店店牌实行“一店一牌”制,不得多层设置,陈旧破损、画面字体残缺的门头牌匾要求全部更换。三是对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的非机动车、机动车乱停乱放进行整治,全年共张贴非机动车温馨提示10000余张,规范非机动车停放2700余辆,拖移人行道乱停乱放非机动车500余辆,上传违法停车1200余辆。四是大气污染治理。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制定了《餐饮行业油烟污染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对全县城区餐饮行业进行了重新摸排,共422家,1000平方米以上5家,均已安装油烟净化设备,5家大型餐饮企业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全部接入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扬尘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16条措施,全部安装扬尘在线监控;渣土运输严格落实运输渣土车辆备案登记制,要求运输车辆定时、定点、定线运输,做到“密闭不漏撒”,全年共备案登记55个,检查违规运输160车次,处罚2起,有效控制了渣土车运输造成道路扬尘污染。散煤治理:对城区9家售煤点进行了现场检查,详细检查了各售煤点煤出厂检验合格指标,场地硬化,防尘措施,运输管理等,要求各售煤点必须严格落实降尘措施,确保无扬尘污染及场地干净整洁;联合鄜城街道办利用晚间,深入辖区居民家中宣传使用清洁能源,禁止燃烧有烟煤、沥青塑料垃圾、秸秆落叶等非清洁型燃料;禁止将热炉渣灰直接倒入垃圾箱(桶)内,并逐一排查了居民家中的燃煤存储及使用情况,共入户排查了1000余处,发放宣传通知1000余份。五是环境噪声治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商业促销、建筑施工等噪声源进行重点监管,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全年共受理和处理市民投诉76余起。制定了《2024中高考服务保障工作方案》,中高考期间对全县城区在建工地、夜市、广场舞等采取了暂停施工、暂停营业、暂停活动措施,并提前一周对考场周边市容市貌进行了规范。六是批后监管。建设项目批后监管,2024年规划区在建续建项目共8个,建立项目监管台账8份,严格落实规划实施相关要求,采取不定期巡查,对未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或未按照审批建设的项目立即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全年共下发限期整改8份,并跟踪督促整改到位,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安装门头牌匾、宣传活动、开挖城市道路的批后监管,共办理手续510份,全部按审批条件进行监管。七是加强违法建设查处,对易发、高发区域,实行日常巡查管理,落实网格责任,持续深化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做到露头就打,见违即拆,全年共计拆除违法建设4处,立案查处30起。八是流浪犬整治,坚持每月开展1次流浪犬专项整治,集中对城区流浪犬、无主犬等进行捕捉收容,并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劝导,截至目前,捕捉流浪犬、无主犬26只。九是行政执法。对每一起行政执法案件进行审核把关,真正做到事实清楚、依据准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截至目前,办理简易程序案件40起,一般程序案件33起。九是防汛和雨雪天气保障工作,制定和完善了大队防汛工作预案,成立防汛突击队,以汛情为号令,随时做好城区内涝的防治工作,冬季及时清除城区主要路段的积雪暗冰。十是乡村振兴,对所包王家角的脱贫户、老党员、高龄群众春节前进行了慰问;认真开展回头看,对社区199户常住户(包括64帮扶户)的收入、健康、产业、教育、突发事件等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不出现致贫返贫户;各帮扶联系人每月进行一次入户走访(电话或实地),9月对受灾户进行了慰问。十一是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楼顶违建工作,利用“人查+机查”全面排查了24个居民小区151栋楼房,共发现6处,已拆除4处,2处正在进行。十二是市长热线和12345投诉处理,全年大队共受理和处置市长热线、12345热线106条,指挥中心派单865条,均处置完毕,处置率100%。二、工作亮点(一)建立“一把手”带头、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带动、执法队员及时跟进的“两带一跟进”常态化学习机制,坚持每日一学,每日在大队微信群里发一至二条业务知识或法律法规,坚持每周三集中学习,提升队员们的专业素养。(二)夯实包抓责任制,建立分管领导包中队,执法队员包街道管理模式。结合县城区实际情况,将县城区分为四个辖区,落实大队领导包抓辖区,辖区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实行正常班和非正常班两班倒,确保24小时城市管理无缝对接。坚持常态化检查与督查相结合对市容市貌管理,通过日巡查、周通报、月集中执法机制,提升市容管理水平。(三)完善制度管理体系。按照“规范化、精细化、清单化”城市管理要求,大队及时制定了《富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工作标准》《富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精细化管理措施》,明确了执法人员的职责、权限和行为规范;按照“权责清晰、任务明确、流程规范、监督有力”的原则,每月制定详细的任务清单。将城市管理任务分解到具体责任人、时间节点和工作标准。根据城市管理工作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对任务清单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清单化的管理模式,城市市容市貌整洁有序,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同时,我们的执法行为也更加规范、公正,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三、存在问题(一)执法难度不断加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面临的执法难度不断加大。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缺乏自觉遵守的意识;部分违法违规行为隐蔽性强、流动性大,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二)缺乏奖励激励制度,大队在人员管理、工作要求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形成了制度汇编,但在激发干部积极性上缺乏相应奖励机制政策。(三)市容环境管理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反复性强,如占道经营、流动摊贩、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这些现象随意性强、流动性大,尤其一些时令水果、蔬菜上市,今天整治好转了,明天又可能冒出来。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大业务培训,减少工学矛盾,重点培养一批在油烟、噪声污染治理方面的技术人员。继续坚持城市管理网格化,将执法工作分解细化,加大执法力度。根据工作需要和队伍建设情况,适时调整和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整体战斗力。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奖励政策,加大一线执法人员的奖励。(二)强力抓好市容环境专项治理,深入排查市容环境各类问题,督促责任中队及时整改。深入推进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大气污染治理的油烟、焚烧垃圾、散煤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市民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三)持续开展批后监管、扬尘污染防治,加大项目的批后监管力度,认真开展扬尘污染问题排查,针对县城区工地、道路扬尘污染涉及的共性问题、个性问题,制订详细整改方案,明确节点计划,确保整改到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