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川县政府采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实施集中采购和委托范围内代理采购;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的工程、货物、服务类项目依法组织招投标活动;依法对供应商的准入资质进行审查;按照委托权限签订或组织签订采购合同,并督促合同履行;参与对单位采购项目的验收工作。 | |
住所 | 延川县河东财政办公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江涛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川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07万元 | 12.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川县政府采购中心.政务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4月9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刘建平变更为刘江涛。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单位章程执行情况:本年度严格按照延川县政府采购中心章程执行,单位名称、住所地址、单位性质均无发生变动,法定代表人由刘建平变更为刘江涛,本单位上级业务主管单位仍为延川县财政局。业务范围仍为:组织实施集中采购和委托范围内代理采购;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的工程、货物、服务类项目依法组织招投标活动;依法对供应商的准入资质进行审查;按照委托权限签订或组织签订采购合同,并督促合同履行;参与对单位采购项目的验收工作。资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细则执行,资产损益情况正常上报,开办资金未在变更范围之内。没有受奖惩及投诉情况,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未接受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二、以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1、全年共接收项目110个(县级预算项目104个,市级预算项目6个);县级预算金额16650.05万元,截至目前共完成采购项目94个,预算金额15305.65万元,中标金额13474.08万元,节约资金1831.57万元,节约率11.97%。市级预算金额1452.33万元,中标金额1390.23万元,节约资金62.1万元,节约率4.28%。2、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上下班签到、请销假制度,公开采购流程及办事指南等,方便服务对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实现阳光采购。3、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标准化要求,认真做好政府采购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分类、归档、保存、查阅等工作。4、在采购业务工作中,管理科学、合理编制招标采购文件,加强招投标评标等日常管理,规范供应商投标履约行为,做到了采购工作运行规范有序。5、建立健全学习和工作例会制度,注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今年以来由两组项目组负责人带领业务人员详细学习了《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等政府采购类法律法规等文件,进一步提高了业务人员理论水平,为采购工作运行规范夯实了基础。6、开展了政府采购项目受理办理情况登记统计、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执行情况和政府采购季度办理情况上报工作,及时向县财政局时反映全县政府采购工作开展情况,准确掌握采购任务完成进度,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详细数据。7、坚持不懈搞好单位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积极参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党支部组织的在职党员进社区、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建活动,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学习,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观看警示教育片等,使每名工作人员做到警钟长鸣,从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严格按照专家抽取政策要求抽取专家。每个采购项目在陕西省政府采购专家库中实行专家随机抽取匹配。同时实行政府采购专家评审报酬预算管理,由我中心预算经费列支政府采购专家评审报酬,不向采购人和中标人(或成交人)收取任何费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2、全年共接收项目110个,截至目前共完成采购项目94个,预算金额15305.65万元,中标金额13474.08万元,节约资金1831.57万元,节约率11.97%。市级预算金额1452.33万元,中标金额1390.23万元,节约资金62.1万元,节约率4.28%。全年共节约财政资金1893.67万元。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主要存在以下实际问题: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采购的规范化、专业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规避政府集中采购、公开招标等现象依然存在。下一步我中心将加强宣传,增强依法采购意识,提升政府采购的社会公信力。政府采购作为一项基本财经制度已运行多年,但很多单位对其理解有歧义,执行中有抵触,因此,有必要加强舆论宣传教育,进一步明确采购人主体责任,增强采购人依法采购意识。二是采购预算编报、执行仍是薄弱环节。许多采购单位年初预算编制不够详实,许多采购项目为临时审批采购,难以对全县同类型采购需求进行有效整合,有效节约财政资金的效果不够明显。下一步我中心将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政府集中采购工作。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离不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支持。各相关采购单位需继续加强联系沟通,深入了解采购需求,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提升政府采购的社会公信力。三是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升。随着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相应更新,目前社会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关注越来越多,要求也更高,政府采购平台的不断升级更新,急需要业务人员抓紧学习新平台的操作流程,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下一步我中心将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参加培训。力争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业务人员外出学习采购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掌握最新、最全、最准的政策,确保政府采购工作规范运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完善供应商资料目录。建立并完善供应商信息数据库,包括供应商资质、信誉、供货能力等详细信息,确保供应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优化采购流程管理,简化采购审批程序,提高采购效率,确保采购活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制定并推行标准化采购合同范本,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规避法律风险。3、加强采购人员培训。组织采购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确保采购团队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定期开展政策法规学习和案例分析,提高采购人员的风险防控能力。4、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政府采购信息系统,实现采购计划、招标、评标、合同签订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透明度和工作效率。5、 建立电子化招标平台,实现在线招标、投标和评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6、深化部门间协调与合作。加强与财务、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和资金使用的安全性。积极听取使用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提升采购物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