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

咸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

发布时间: 2025-03-03 14:55
单位名称 咸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培训、种植业技术服务。
住所 咸阳市玉泉东路11号
法定代表人 钱丰
开办资金 26.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万元 3.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农技站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围绕“稳粮、扩豆、增油”主线,聚集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推广应用小麦宽幅沟播“3335”、玉米增密度“5335”等技术,确保了粮食安全,圆满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实施粮油项目,提升综合生产水平。在兴平、武功、泾阳、三原、乾县、礼泉、永寿、彬州、长武、旬邑、淳化十一个县市共实施部省级项目6项。玉米项目共建设百亩田420个、千亩方160个、万亩片8个,辐射带动115.63万亩;项目区平均种植密度5097株/亩。小麦项目共建设百亩田340个、千亩方136个、万亩片8个,辐射带动103.9万亩;项目区宽幅沟播技术到位率96%。(二)强化试验示范,完善技术应用实效。组织开展了玉米密植“5335”提产增效试验示范、渭北旱原秸杆覆盖模式对比试验;小麦宽幅沟播播期播量、三层施肥、水肥匹配;大豆复合种植技术等9项27点次试验示范,涌现出多个高产田。“吨半田”示范点:兴平市汤坊镇“吨粮镇”示范区,小麦635.5公斤/亩,玉米725.5公斤/亩,两季作物合计亩产1361公斤;彬州市大豆复合种植大豆平均亩产78.4公斤,玉米平均亩产555.1公斤。(三)强化农情调查,狠抓技术指导。及时科学规范开展农情调查,全市开展11次苗情调查,全面准确掌握苗情、墒情、灾情。根据农情信息提出科学、具体、可行的技术管理意见,制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12份。抽调业务技术骨干100余人次,重点指导、跟踪服务种粮大户、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举办现场培训会3场次、150人次、散发资料2000份,参与咸阳广播电视台制作《农事科技》5期,参加咸阳人民广播电台《直播咸阳》栏目视频直播1期,编发短视频10余期,推广落实粮油生产关键技术。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2024年,坚持以玉米增密度、小麦高质量播种、机械轻简化高效作业为主线,指导开展“促春管夺丰收百日行动”“小麦控旺促壮强冬管行动”“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强化政策引领,聚焦提质增效,落实“两稳、两扩、两提”新举措,全力夯实了我市粮食安全根基。其中,玉米百亩田平均亩产768.2公斤,较普通大田增产124.4公斤,增幅19.3%;千亩方平均亩产734.7公斤,较普通大田增产93.6公斤,增幅14.6%;万亩片平均亩产591.8公斤,较普通大田增产74.2公斤,增幅14.3%;辐射带动区平均亩产607.9公斤,较普通大田增产29.6公斤,增幅5%。高产典型:乾县恒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梁村镇迁道村建立玉米增密度示范田110亩,实收亩产805公斤。永寿县骏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渠子镇卢庄村建立“5335”模式示范田200亩,亩产985公斤。三、存在问题一是天气因素影响。近几年极端天气较多,因季节性降水分布不均、温度骤变等气象因素导致减产,种粮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二是技术普及缓慢。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对新技术、新机具接受慢,项目实施难度加大。三是专用机械不足。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和玉米“5335”降本增效集成技术的推广主要受阻于新旧播种机更替跟不上,生产上缺乏专用的新式播种机,其配套拖拉机动力大,购买成本高,建议加强相关农机具补贴力度。四、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培训高素质农机手,加大产前、产后关键农机技术培训,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生产意识,为粮食生产奠定基础。三是立足项目取得的初步成效,做好政策性引导、争取项目资金的补给,强化农机农艺整合,加快粮食适度规模化发展,促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稳定粮食产能和保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这一目标,全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的生产,做好粮油生产指导、重大关键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重点抓好部省项目实施以及小麦播种质量提升和玉米增密度行动等工作,努力夯实粮油生产基础,明确路径推技术,优化种植制度、集成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依托单产提升工程、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等项目,打造“百千万”试验示范方,推动技术示范带动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指导意见,下沉一线落实包抓机制,推动关键技术落到实处。为促进我市粮油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强而有力技术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