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咸阳市分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培训,建设现代农业。负责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和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农民学历教育培训和普及性科技培训;组织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及管理工作;开展基层农技干部素质提升培训。 | |
住所 | 咸阳市玉泉路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窦永红 | |
开办资金 | 80.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62万元 | 12.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咸阳市分校.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咸阳市农广校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情况:(一)高质量超额完成职业农民培育任务2024年,省厅下达我市职业农民培育任务1700人;其中新型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训300人(市农广校组织实施200人,咸阳职院组织实施100人),粮油等主要农作物技术技能培训1300人(市农广校100人,秦都区100人,兴平市100人,礼泉县200人,乾县200人,泾阳县100人,三原县200人,彬州市200人,长武县100人),重点帮扶县产业带头人和素质素养提升整村推进培训100人,由旬邑县组织实施。任务下达后,我们结合2024年咸阳市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精神,从学员遴选、基地确定、方案制定、师资配备、教材选用、班级管理、效果测评等多方面全过程抓好培育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职业农民1706名,其中市级认定中级职业农民406名,县级认定初级职业农民1300名,超额完成任务。1706名参训人员在“云上智农”全国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信息登记入库、在线学习、评价等工作,参评率和满意度均达到100%。(二)高标准扎实开展中级职业农民资格复审把中级职业农民资格复审,作为加强职业农民队伍管理、确保职业农民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举措来抓,结合《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相关规定,组织开展了2022年以前认定的中级职业农民资格复审工作。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组织开展调查摸底、严格标准条件筛选等工作基础上,通过线上考试、线下面试、资料审核、公示认定等程序,王亚惠等878名同志符合职业农民认定标准,准予通过,继续纳入我市职业农民信息管理系统,优先享受相关政策扶持和培训服务,并建立学籍档案信息,便于长期跟踪管理。(三)高要求组织实施“头雁”项目培训按照省市下达“头雁”项目培育任务,及时督促各县市区指导学员完成网上信息填报工作,经省厅审核确定入学57人。指导其在完成线上教育60学时的基础上,分批次组织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山东等进行实地考察体验学习,为每个学员配备一位专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技术指导,帮助其孵化成长,及时解决他们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推动形成“头雁带动雁阵争鸣”的良好局面,为推动产业的发展与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四)高规格建成用好农民田间学校坚持把田间学校作为贴近产业发展、贴近农民需求的农民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田间学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学用贯通作用,不断提升田间学校在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影响力。全市先后建成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4所,省级农民田间学校4所,推荐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1所,认定市级农民田间学校50所,全部竖牌管理。今年,农民田间学校承担实训任务超2万余人次。田间学校在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农民实践操作技能,促进了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取得的社会效益以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紧紧围绕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农业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培训、农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等项工作。全市共培育职业农民1706名,其中市级认定中级职业农民406名,县级认定初级职业农民1300名,超额完成任务。1706名参训人员在“云上智农”全国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信息登记入库、在线学习、评价等工作,参评率和满意度均达到100%。三、存在问题:1、职业农民培训存在不够平衡,针对性不强。主要是各县区政策存在“步调不一”,资金拨付不够及时到位。2、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培训中有个别县区工作相对滞后。主要是工作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练,工作进度慢。3、互联网+农民教育还不顺畅。主要是个别县区对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理解不够,对远程网络视频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大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力度。按照中省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要求,以农民为中心,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的原则,统筹实施“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机制,全方位提高农民科技素养、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开拓意识,努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2、大力开展普及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紧盯“粮、果、畜、菜”大支柱、大产业,农业农村大项目、大订单,采取远程“云培训”、整村推进、科普宣传、田间实践指导等形式,广泛开展粮食单产高产提升、果树栽培、良种养殖、设施蔬菜、农机应用、农产品加工制作等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参训农民掌握1-2门农业生产技术要领,解决1-2个农业生产技术难题。3、充分发挥农广校远程教育主阵地作用。利用“农广课堂”远程教育培训网络系统教学形式,聘请省内外知名农业专家,结合党在农村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现代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组织全市农业农村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农民学员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开创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培训新业态。4、做好职业农民培育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典型宣传报道工作力度,联合咸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下大力气挖掘一批培育工作中的大事、新事、实事以及典型人、典型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评为2024年度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