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供销合作社

杨陵区供销合作社

发布时间: 2025-03-03 14:40
单位名称 杨陵区供销合作社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促进合作经济发展。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农村供销合作组织发展的方针、政策,指导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农村供销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和运营社有资产,监督本行业范围内的社会组织,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杨陵区小康路2号
法定代表人 王军
开办资金 103.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13万元 53.65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供销合作社.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杨陵区供销合作社在示范区供销合作社的精心指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农村电商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一是组织开展2024杨凌供销年货节。1月29日,联合示范区供销合作社和杨凌兴良友商贸连锁有限公司,举办2024年陕西供销(杨凌)年货节活动,以“欢度佳节、供销相伴”为主题,区内百余家合作供应商产地直供,共销售各类商品总额482.2万元。其中,粮油类125.2万元、生鲜农产品类357万元。二是组织开展电商人才培养。联合示范区展览局举办“新媒体传播赋能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培训4期,杨陵本地自媒体创作者、种植农户、社区工作者等积极参与,共培训500余人次。其中,6月份采用“集中授课+实地直播带货”的方式,结合小麦文化节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学员们对直播的基本技能掌握有了较大地提升。三是继续加强与杨凌兴良友商贸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联系,建立集电商、农资、便利店于一体的“三站合一”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截至目前,我社已积极与杨凌兴良友沟通对接,依托杨陵区供销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分别在太子藏、陵东、秦丰村建立站点3个。(二)村社共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供销社密切与农民联系的纽带,是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为规范村级供销社组织,建立健全村级供销社运行制度,积极推广“村社共建”,区供销社通过走访调研、集体决策形式,在五泉镇绛中村、毕公村,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成立2家村级基层社。(三)农资保供护航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是全力做好2024年春耕农资供应工作要求。区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服务综合优势,安排农资配送中心做好春耕时节农资储备、配送等工作,在促进保供稳价的同时,积极拓展“供销农资、放心农资、绿色农资”的良好供销形象。今年以来,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依托全区12个村级分销点,按需储备了1200余吨化肥等农资并开展配送服务。二是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大力开展了对水溶肥、复合肥等肥料、农药等的农资宣传,发放宣传彩页100余份,参与活动咨询农户20余户,农户们对这些农资产品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为今后更好地服务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联合科技局举办杨陵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各镇、街道60余人参加培训。主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安全监管体系等内容以及猕猴桃种植期间配方施肥等技术开展讲解,进一步加强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不断提升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创新人才素质能力,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科技进步。四是组织农资配送中心正航果树修剪中心开展果树修剪服务,以低于市场价为杨陵、武功、新疆务果群众有偿提供果树修剪业务,截止10月底,已组织劳务输出65人次。(四)产销对接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加强与开放办社合作企业杨凌兴良友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和陕西供销电商集团的沟通交流合作。上半年,结合杨陵实际,区供销社帮助陕西供销电商集团在杨陵区供销合作社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综合服务社上架供销“小背篓”白酒50余箱,进一步提升了供销合作社的影响力和服务水平,也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农户打下夯实基础。同时,依托区内18家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社区服务中心--兴良友超市门店,积极搭建农超对接平台,推动超市与合作社建立生鲜果蔬超市直供渠道。今年以来,超市直供渠道采购杨陵地产蔬菜和水果150余吨,78余万元。(五)抓实抓牢安全生产和重大活动信访维稳工作。一是突出重要时间节点,扎实开展排查整治。以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等时段为重点,在全区废品站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督促各站点负责人立即开展整改,并组织做好复查验收,推动问题隐患闭环管理。截止上半年,区供销社开展安全生产检查6次,联合消防、市场监管、环保开展检查2次,隐患整改24处,确保了重要节点、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形式稳定。二是开展高温天气消防和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扎实开展高温天气消防和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检查各废品站消防器材是否过期、消防水缸是否蓄水、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易燃物品堆放是否规范等消防安全隐患。上半年,共排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8条,消除存货量大、消防通道不畅安全隐患12处,督促各废品站将收购废品分类存放,留出消防安全通道。对存在乱拉电线、电缆线裸露问题的废品站,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进行整改。三是在重大活动前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供销社信访和安保维稳工作,积极做好马拉松、自行车赛、农高会期间服务保障工作。定期分析研判历史遗留问题,约谈揉谷供销社负责人,做好揉谷供销社职工的政策解释和情绪稳定工作。(六)规范租赁管理激发社有资产新活力。一是推进揉谷供销社改制。区供销社研究提出《解决揉谷供销社改制遗留问题的意见》,报请主要领导审核同意后,按计划出租揉谷供销社闲置资产,用收取租金分期分批逐年解决安置职工费用及拖欠职工养老统筹金等遗留问题。目前,揉谷供销社资产已委托第三方公司启动公开拍卖程序。二是区供销社着力加强社有资产管理,按时收取国贸中心、饮食市场及常乐路老院子年租金,资产租赁收益57余万元,全部上缴国库。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农村电商发展逐渐成熟。组织开展电商人才培养。联合示范区展览局举办“新媒体传播赋能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培训4期,杨陵本地自媒体创作者、种植农户、社区工作者等积极参与,共培训500余人次。此外继续加强与杨凌兴良友商贸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联系,建立集电商、农资、便利店于一体的“三站合一”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二是为农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专业苗木嫁接队伍对外提供苗木嫁接服务,拓展了杨陵农业技术服务范围,增加了劳务输出和农民收入。农资配送服务中心也不断为农业生产大户提供测土配肥和化肥供应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供销社为农质量,初步形成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网络。三是产销对接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上半年,结合杨陵实际,区供销社帮助陕西供销电商集团在杨陵区供销合作社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综合服务社上架供销“小背篓”白酒50余箱,进一步提升了供销合作社的影响力和服务水平,也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农户打下夯实基础。同时,依托区内18家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社区服务中心--兴良友超市门店,积极搭建农超对接平台,推动超市与合作社建立生鲜果蔬超市直供渠道。今年以来,超市直供渠道采购杨陵地产蔬菜和水果150余吨,78余万元。四规范租赁管理激发社有资产新活力。一是推进揉谷供销社改制。按计划出租揉谷供销社闲置资产,用收取租金分期分批逐年解决安置职工费用及拖欠职工养老统筹金等遗留问题。目前,揉谷供销社资产已委托第三方公司启动公开拍卖程序。二是区供销社着力加强社有资产管理,按时收取国贸中心、饮食市场及常乐路老院子年租金,资产租赁收益57余万元。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农村电商发展工作中专业性人才匮乏、工作创新能力有限,对电商发展确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只能做一些服务工作,支持力度受限。二是供销社工作整体服务能力不强、人员队伍滞后,无法有力推动供销社工作。三是综合改革不能形成合力,发展动力不足,改革进展缓慢。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全面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以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不断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多层次电商人才培训,围绕“短视频+直播”助力乡村振兴,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借助电子商务创业就业,不断强化其发展理念、网络营销和实际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作用,在杨陵特色果蔬集中采摘季,积极运用直播、短视频等方式,畅通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比例和附加值。组织区内电商企业踊跃参加省内外农产品展销会,促进杨陵特色产品销售。(二)全面加强供销基层网络建设。逐步恢复供销社网点,提高县级社统筹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基层组织提质扩面。大力推进村级供销社建设,规范村级供销社组织,建立健全村级供销社运行制度,积极推广“村社共建”,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级基层社与区供销合作社利益联结,建设村级供销社,不断完善基层服务网络。通过引领指导,加大开放办社力度,强化企业与供销社建立业务指导关系,推进供销社培育壮大。(三)全面强化产销对接职能。扎实开展农超对接,建立生鲜果蔬直供渠道,采购销售杨陵本地蔬菜水果。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大力建设集电商、农资、便利店于一体的“三站合一”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大力推行短视频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型电商运营模式,促进订单农业产业与电商产销联动,协同城乡商品双向流通。(四)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持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活动,满足区内农业生产化肥农药需求。从广大农户的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继续培育提升专业化服务主体,加强农业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组织果树修剪和苗木嫁接等技术培训,在提升农技专业水平的同时,对外开展农技输出,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经济收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