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中共勉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勉县地方志办公室)

中共勉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勉县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3-03 14:20
单位名称 中共勉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勉县地方志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党史征编、研究、教育、宣传及征集,整理勉县地方志资料;征集勉县组织史资料,开展利用党史、组织史、县志资料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住所 勉县县委院内
法定代表人 黄国鸿
开办资金 11.1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勉县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7万元 2.7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地方志办公室)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县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全面履行“存史、资政、育人”核心任务,聚焦党史地方志工作高质量犮展,统筹资源力量,转作风提效能,抓班子带队伍,强党建活力,扎实推进征、编、研、宣等各项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史志编研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勉县年鉴》2024卷资料征集、“三审三校”工作有序推进,年底出版发行。二是高质量完成《汉中年鉴》2024卷勉县部分资料上报等工作。三是按照市上启动党史三卷工作要求,积极筹备勉县党史三卷编篆前期工作,敲定撰写篇目大纲。四是有序推进全省三轮修志试点工作。制定《工作安排意见》,明确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实际计划第三轮编修的《勉县志》上限为2008年,下限为2026年底,共18年时间,拟采取分类指导、通续结合的方式进行。聘请省地情专家刘自强为总篡,四川省巴中市史志专家蹇黎明和县内2名熟悉县情的老师为特邀编辑,目前已对篇目大纲多轮征求意见。联合汉台区方志办开展史志编修试点工作专题研讨,相互交流经验,为三轮志编修打好基础。2.史志宣传教育不断深化。围绕史志“七进”,利用重大节日和特殊节日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注重系统谋划,加强行业联动,不断拓展阵地,延伸触角。截至目前,深入机关、学校、农村、企业开展党史“七进”宣传教育7场次。围绕“读史用志”,先后向各部门单位发放《中国共产党勉县历史》(第二卷)、《勉县年鉴2023卷》800余册,助推勉县红色文化、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联合宣传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图书馆在沔水湾自助阅览室开展“读史用志·传承文化之光”主题活动,讲红色故事,传红色基因,捐赠史志读本80余册,设立史志读书角。充分发挥地方志的功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信息资源,全年接待农业、工会、交通等行业部门查阅资料20余人次。围绕助推红色文化和地方文化传播与传承,编印《勉县地方故事》宣教读本500册,涵盖勉县革命战争故事、革命英烈故事、名人故事、地名故事和传奇故事等,通过讲好勉县故事,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3.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力度持续加强。一是持续加强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指挥部旧址日常维护管理,坚持常年免费开放,对部分设施和展陈进行维修完善。通过研学游、主题党日、红色驿站等形式累计接待党员干部、研学5000余人次。二是加强对定军山镇、武侯镇和勉阳街道办三个红色文化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三是严格审查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留旗营社区村史馆(殷锐馆)展陈内容及解说词。四是积极参与做好勉县东站红色文化广场建设、全县美丽乡村示范点红色文化布展等工作。4.发挥优势扩大工作影响力。一是聚焦旧志整理,围绕挖掘传承勉县传统历史文化,挖掘打造地方文化特色,指导协助《忠武祠墓续志》等编修工作,积极落实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任务,加强横向衔接和项目争取,争取到陕西省旧志整理项目补助资金1万元;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协助县总工会搜集工会发展相关文件、图片等历史资料,指导勉县劳模工匠及工运史馆布展工作;三是积极协助县委宣传部对《汉中编年史》进行详细审读修改,重点对涉及勉县内容进行了修正校准及补充完善。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围绕“读史用志”,先后向各部门单位发放《中国共产党勉县历史》(第二卷)、《勉县年鉴2023卷》800余册,助推勉县红色文化、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2.联合宣传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图书馆在沔水湾自助阅览室开展“读史用志·传承文化之光”主题活动,讲红色故事,传红色基因,捐赠史志读本80余册,设立史志读书角。充分发挥地方志的功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信息资源,全年接待农业、工会、交通等行业部门查阅资料20余人次。3.持续加强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指挥部旧址日常维护管理,通过研学游、主题党日、红色驿站等形式累计接待党员干部、研学5000余人次,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4.深化七进活动,开展党史“七进”宣传教育7场次,讲述本土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助推红色文化和地方文化传播与传承,编印《勉县地方故事》宣教读本500册,涵盖勉县革命战争故事、革命英烈故事、名人故事、地名故事和传奇故事等,通过讲好勉县故事,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史志专业人才短缺,队伍力量薄弱,人员综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二是部分部门、单位对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资料征集难度较大。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学习交流,充分挖掘精通、热爱勉县史志工作的人才,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史志人才队伍,提升史志人才综合素质;二是积极汇报交流,争取市县相关部门支持配合。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做好史志编撰业务。积极完成2025《汉中年鉴》勉县部分供稿任务,按照“一年一鉴”工作要求,抓早2025《勉县年鉴》资料征集,确保按期完成出版发行。提早谋划部署、全面启动勉县党史三卷编撰工作精心做好全省三轮修志试点工作。对续修勉县三轮志试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第三轮修志试点《工作方案》,培训业务骨干,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2.聚焦以文化人,深化拓展史志七进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推动史志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挖掘县域历史和文化资源,开展“读史用志”活动,促进史志资源转化利用。用好红色阵地,讲好勉县故事,接续传承弘扬勉县红色文化和厚重历史文化。3.聚焦中心工作,建好史志队伍。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一体化抓好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乡村振兴、队伍建设等工作。在重学习、强基础、补短板、促提升、创业绩、争先进上下功夫,提升抓落实能力,助推党史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5年1月3日被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评为2024年度全市地方志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