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土地储备利用、入园企业的备案、核准和审批;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统计分析及项目策划、论证、储备、审核、上报和推介。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天荡山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石瑜 | |
开办资金 | 8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365.76万元 | 30709.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4月2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焦相瑾变更为石瑜。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24年园区新建成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新增企业5户,新增有业绩的外贸企业数量2家,园区入园企业达67户,其中规上企业43户,预计2024年全年可完成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84亿元,主导产业产值277.7亿元,占总产值比重9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营业收入312.7亿元。(二)园区提档升级新面貌。一是基础建设有序推进。构建了以钢铁及现代材料产业集中区、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有色冶金工业集中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为主要架构的“一园五区”发展格局。黄岗三路、兴业路2条园区主干道路已修建完成,已建成标准化厂房30.12万平方米,在建标准化厂房面积11.5万平方米,完成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垃圾转运站、中水回用及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园区水、电、路、气、讯等基础配套已全部到位。二是创建工作有序开展。经过两年不懈努力,今年5月,勉县循环园区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复,成功创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产业聚集效益更加凸显、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正朝着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迈出了新步伐。(三)坚持项目为王,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园区实施重点项目24个,总投资41.86亿元,计划年度投资23.36亿元。目前,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汉中大成电子电感器生产线项目、智能电气设备生产线项目、中厚板深加工等6个产业类项目已成功投产;现代材料标准化二期厂房已建成投用;汽车零部件总成生产线、汽车零部件(底盘件)生产线、汽车零部件(万向节、轴承)生产线、年产15万吨太阳能光伏支架、超声波测试管生产销售、锻打冷镦加工、汽摩配加工、铝压铸加工等9个项目分别进入设备安装、试生产阶段;勉县双创产业园、周家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孵化器、周家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勉县数字经济产业园、金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35KV和110KV线路改建工程、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汉中市勉县周家山智能制造产业园等8个基础设施类重大项目正按既定工期稳步推进。(四)坚持招大引强,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勉县经开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追赶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截至10月共派遣专业招商小分队30余人次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成渝、西安等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工作,深入湖南哈默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精工集团绿筑公司、绍兴市佳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考察拜访;同时,于今年7月举办了中国钢结构线材协会行业分会来勉考察交流座谈会,10月举办了勉县2024年电子行业招商推介活动暨入园企业投产仪式,累计邀请来勉考察客商80余人次。截至目前,5万吨太阳能光伏支架建设项目、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智能电气设备生产线项目、智能电气配套生产线项目、中厚板加工配送中心项目、新建电感及光伏元器件项目等12个项目已成功签订入园合同,其中6个项目已成功投产,实现总投资3.41亿元。(五)坚持服务赋能,厚植营商环境新优势。今年以来,园区以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坚持在服务企业和群众上下功夫,在营商环境上求突破。一是制定了《亲商助企工作方案》,落实领导和股室责任,确保园区每个企业落实一名助企干部,做到“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二是建立勉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向企业提供联合办公、就餐等场所,派驻专人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水电费收缴、卫生环境治理等服务。目前,县法院、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入驻服务中心。三是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召开入园企业融资座谈会,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融资桥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截至目前已经帮助陕西四合恒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融资200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一)坚持项目为王,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围绕重点项目,园区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包抓、一个专班推进工作制度和“三边三倒”工作法,对项目各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包抓推进。园区实施重点项目24个,总投资41.86亿元,计划年度投资23.36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6个、基础设施类重大项目8个、生产类项目9个。(二)省级汉西经开区创建成功。经过两年不懈努力,今年5月,勉县循环园区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复,成功创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产业聚集效益更加凸显、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正朝着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迈出了新步伐。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在项目建设方面,用地报批程序复杂、周期长。完成县级组卷后,需逐级上报市、省审批,涉及部门较多,且审查过程中易受政策变化影响引起频繁补正资料,影响整体审批进度,导致项目落地困难。二是在招商引资方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财政奖补、税收返还、土地优惠等传统招商模式面临着调整,招商模式发生变化,新形势下,园区招商引资工作面临挑战,需要调整思路和创新模式,未来还需通过摸索市场化手段赢得竞争先机。(二)改进措施:一是遵循“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发展思路,我们将围绕钢铁精深加工、汽车零配件、金属制品、电子元器件等重点产业链条进行深入挖掘和超前谋划,为园区2025年及“十五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做好准备。园区将加强与发改、经贸等部门的对接和联系,畅通项目信息渠道,认真组织项目的筛选和论证,力争每月都能谋划出一批具有创新性、环保性和高附加值的项目,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增强园区的发展后劲。二是围绕招商地图、招商手册,以区域化布局、链条式拓展、领导带头、全员行动的方式,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西等重点区域开展精准招商,重点针对该区域的金属制品、机械制造及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对接,建立重点对接企业库,针对央企、全球与中国500强企业、国内外知名品牌等重点企业有侧重性地加大对接力度和频率,落实专人密切跟踪服务,力促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重点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将把深化“三个年”活动作为一以贯之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高质量项目硬支撑、营商环境硬基础、干部作风能力硬保障,全力以赴决胜园区建设、经济发展全年红。一是在做强首位产业上下功夫。创新实施融链固链行动,通过增强“链主型”企业的带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好陕钢汉中公司、汉钢公司、汉中锌业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围绕陕钢汉中公司建材用钢、优特钢、中厚板等优质产品,推进合金钢、不锈钢等高端钢制品发展,鼓励企业研发高品质的冷镦钢、合金结构钢、锌基复合材料等高性能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以汉钢公司的冷轧热镀技术为核心,重点发展钢结构、冷轧板、镀锌板/线/棒等金属制品,拓宽产品应用领域;依托汉中锌业“6+N”产业体系,锌精矿加压浸出、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等重点项目,推动锌全产业链延伸,积极发展有色金属综合利用、空气压缩储能等项目,努力促使锌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打造以钢铁精深加工、有色冶金、新型建材、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现代材料产业集群。二是在培育新兴产业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好勉县经开区位于川渝北上、关中南下重要交通节点的地理优势,持续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陕西建设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入研究中省产业规划和发展重心,主动承接东部地区的电子元器件、固废循环利用、金属制品及劳动密集型等转移产业,最大限度用好国家政策红利、抓好项目优选、推动园区快速融入国家战略发展潮流,构建先进的制造业集群。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主题主线,以数字经济产业园、海勉协作产业园项目为基础,持续加大招商力度,特别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的招商对接,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破除企业数字化转型瓶颈,大力抓好数字产业强链、延链和补链工作,支持数字产业项目增资扩产,全力推进数字兴业、数字赋能。三是在奋战项目攻坚上下功夫。遵循“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发展思路,我们将围绕钢铁精深加工、汽车零配件、金属制品、电子元器件等重点产业链条进行深入挖掘和超前谋划,为园区2025年及“十五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做好准备。接下来,园区将加强与发改、经贸等部门的对接和联系,畅通项目信息渠道,认真组织项目的筛选和论证,力争每月都能谋划出一批具有创新性、环保性和高附加值的项目,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增强园区的发展后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