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铜川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3 11:27
单位名称 铜川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铜川市行政区域内住房公积金管理和运作提供保障。编制、执行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计划·负责记载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等情况·负责住房公积金的核算·审批住房公积金的提存、使用·负责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和归还·编制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承办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住所 铜川市新区华原东道天使小区住房公积金大楼
法定代表人 付高峰
开办资金 33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64.18万元 3123.72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一)归集扩面超额完成。共归集公积金10.7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1%;提取64787人、8亿元。(二)个人贷款完成情况。共发放公积金贷款1110户、3.9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5.2%。(三)增值收益再创新高。实现增值收益5918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40%。(四)个贷风险可防可控。贷款逾期率为0.42‰,控制在1‰以内。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答好“担当作为卷”1.紧扣发展大局,保障住房消费。充分发挥公积金对“保交楼、稳民生”的积极作用,认真落实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要求,支持缴存人购买和租赁保障性住房,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款比例,帮助广大缴存职工实现安居梦。持续推进“商转公”顺位抵押和“组合贷”业务,深化落实住宅加装电梯使用公积金政策,2024年受理组合贷38笔2084万元,商转公顺位贷128笔4003万元,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51笔236.73万。2.扩大缴存范围,助力安居稳业。扎实开展归集扩面攻坚行动,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归集扩面工作的意见》,坚持宣传发动、信息互动、考核带动、执法推动,全力推进缴存扩面工作。建立应建未建台账,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扩面工作细化到人,积极开展“五进”“公积金政策宣传月”“走进公积金”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缴存主动性和制度吸引力。全年组织外出宣传396次,上门服务122次,新增缴存职工4033人,缴存职工共84837人,其中灵活就业人员741人。健全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坚持柔性措施与刚性执行相结合,每季度集中开展1次行政执法,督促企业切实履行缴存义务,依法建缴公积金,累计发放执法文书23份。3.深化金银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修订细化《关于在市域内各金融机构存储公积金基本原则的意见》,与委托银行签订《金银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完善银行存储评价办法,调动受委托银行参与归集扩面的积极性。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拓宽“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民生服务”三位一体的“公积金+金融服务”新模式,提供便民惠民利民金融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贡献公积金力量。(二)数字赋能、精准高效,答好“优质服务卷”1.加强数据管理,提升数据质量。围绕“提升数据质量、推进数据共享、深化数据应用、加强数据管理”,有计划地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充分运用电子稽查、数据质检及全国监管服务平台等电子工具,建立“一本台账三个清单”的闭环管理机制。以数据质量提升试点工作为契机,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扎实推进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累计整改各类问题数据827935笔,管理白名单数据40724条,电子稽查工具合格率为99%,数据质量合格率为99.99%;全国监管服务平台数据上传及时率100%,基础5项检核指标风险数全年保持清零状态,中心各项数据指标均呈现向好趋势,数据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2.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持续拓展业务场景,将“亮码可办”直嵌业务核心系统,实现相关业务数据全流程数字化提取、保存,真正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将征信查询接口嵌入业务系统,实现征信信息“无缝”查询,提升缴存职工线上办事服务体验。深化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通过政务平台实现了企业开户、个人账户设立、死亡提取、离退休提取等4项服务事项一次办,大幅缩短群众办事时限。深化电子档案系统升级改造,优化了线上业务凭证固化、智能密集架系统对接等功能,实现电子档案的多渠道收集,规范化管理,数据化应用,提高业务办理无纸化水平,加强档案资料的合法性保障,有效促进提升档案数据质量和智能化服务能力。3.扩大品牌效应,提升服务水平。坚持边提升边培育边总结,不断挖掘公积金服务内涵,拓展公积金服务外延,打造具有铜川特色的“同心服务聚金为民”品牌,形成1+5品牌矩阵(1个总品牌、5个子品牌),评选品牌代言人5名。不断深化“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服务提升三年行动,完成印台管理部服务大厅升级改造、建成新区管理部“智慧公积金”服务大厅,建成集政策宣传、投资置业、金融理财的便民超市,切实提升办事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常态化开展“互查互学互评”活动,累计开展10轮50次,每季度开展“星级文明岗”评选活动,累计评选出19名“五星级”星级文明岗。积极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组合模式,通过视频导办服务为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提供便利,进一步提高办事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面落实“好差评”制度,增强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监督,全年收到锦旗1面,感谢信5封,评价19850条,满意度达99.9%。(三)科学规划、高效运行,答好“资金安全卷”严格落实“四清一责任”制度,综合研判防范流动性风险,持续跟进清理逾期贷款,确保住房公积金贷款环节闭合、全程可控、安全保障、责任明确,有效化解各类业务风险,累计发现100笔骗提骗贷业务,已按照相关规定纳入黑名单。建成模块化机房小型数据中心,配备动态监测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搭建虚拟化平台、数据接口管控平台及核心业务数据异地存储平台,开展信息系统三级等保测评和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演练,夯实信息安全工作基础。健全完善数字化建设管理制度,制定《网络安全责任制检查考核制度》,夯实数据安全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国密改造建设,对中心业务系统、网上业务大厅等进行国产化应用改造,更新机房安全防护设备,使用国产加密设备对核心数据进行加密,有效保障数据安全流转。加大日常业务检查、电子稽查力度,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日常业务稽核,全面梳理核查风险疑点,建立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对资金支付进行动态化、穿透式管理,不断提升住房公积金业务风险防范能力,筑牢公积金资金“安全网”,守好群众“钱袋子”。全年共印发稽核通报6期,稽核业务21039笔,发现问题业务13笔,已全部整改到位。三、存在问题2024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清醒认识到,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归集扩面难度加大。受退休潮及非公企业覆盖率低等因素,净增缴存人数仍为负增长。二是个贷发放较去年有所降低。受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下降影响,贷款发放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2%。三是数字化专业人才力量不足,数字化赋能公积金业务的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四、整改措施继续深化宣传发动、信息互动、考核带动、执法推动的归集扩面工作模式,秉持“低门槛、广覆盖、先易后难、逐步到位”的政策原则,以非公企业、园区企业为重点,多部门合力推动,增强催建催缴工作针对性与有效性,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社会影响力,让住房公积金政策惠及更多群众,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五、2025年工作打算1.持续推进归集扩面。主动适应房地产市场发展新模式,持续助力我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将扩面重心向非公小微企业、灵活就业、新市民等群体转移,扩大中低收入家庭公积金制度受益面。积极主动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都市圈,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公积金力量。2.巩固服务品牌成效。严格执行公积金服务规范,强化日常业务监督,提升服务质效和水平。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任务,打造更多全程网办场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与多部门共享政务数据,减免业务申办资料,提升便民服务水平。3.加速数字化项目建设步伐。依托全国监管服务平台、电子稽查和数据质检等工具,完善业务风险排查整改工作机制。健全数据安全内控机制,执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密码测评制度,逐步实现系统软硬件等设备国产化。开展数字化知识专题培训,提升干部职工数字化思维和视野。4.着力防范化解风险。健全贷款全流程管控体系,落实“四清一责任”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加强资金精细化管理,坚持防风险与增收益统筹并重。优化完善系统风控稽核模块,丰富完善稽核审计系统自动稽核事项,搭建完善风险监控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