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青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咸阳市秦都区青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03 10:51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青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育发展。组织青少年儿童体育训练竞赛,体育项目注册及管理。
住所 咸阳市秦都区市民服务中心7楼
法定代表人 郭峰
开办资金 4.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83万元 11.65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青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为了推动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积极备战2025年咸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提升我区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今年初我们与区教育局多次商讨,最终达成一致联合举办秦都区2024年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暨田径运动会、羽毛球选拔、乒乓球选拔赛以及足球、篮球、排球校园联赛等六项赛事。(二)积极参与赛事活动2024年1月1日组队参加2024年咸阳市青少年乒乓球公开赛;3月8日协助区体育科举办“庆三八”秦都区区直机关趣味运动会;3月18日组队参加2024年咸阳市青少年乒乓球俱乐部联赛和羽毛球俱乐部联赛;4月20日参加咸阳市青少年乒乓球选拔赛和羽毛球选拔赛;5月2日组队参加2024咸阳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5月19日组队参加咸阳市青少年乒乓球冠军赛和羽毛球冠军赛;6月8日组织秦都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6月9日组织秦都区青少年校园排球联赛、乒乓球选拔赛和羽毛球选拔赛;6月10日组织秦都区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6月16日组队参加2024年第二届高校暨青少年红拳“相子剑”短兵对抗赛,组队参加2024咸阳市首届秦英雄搏击对抗赛;7月15日组队参加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8月2日组队参加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获女甲团体第二男甲团体第三,以及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三人篮球锦标赛男甲团体第三;8月25日组队参加2024年首届“青苗杯”青少年乒乓球公开赛;10月5日组队参加2024-2025年度咸阳市青少年乒乓球俱乐部联赛(第一站)。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和成绩(一)秦都区青少年羽毛球队代表咸阳市参加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在四天激烈角逐中分别获得团体男子甲组亚军:女子甲组亚军:U9男子亚军:U9女子亚军:U13男子亚军:U13女子亚军:U15女子第三:U15男子第四:U11男子第三:U11女子第四的优异成绩。(二)张洣睿2023-2024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于7月23号到31号在江苏省淮安市体育中心体育馆顺利举办。本次比赛吸引了全国各省市186支队伍,4000余名运动员参赛。秦都区啦啦操队的27名小运动员团结拼搏在公开儿童混合组街舞校园啦啦操比赛中取得462分获得该项目第二名。在公开儿童混合组花球校园啦啦操比赛中取得469分获得优胜奖。另外我区肖叶辰同学被国家啦啦操协会评为啦啦操四好运动员。(三)咸阳市体操队获得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体操锦标赛团体冠军(其中大部分队员为我区选送运动员)(四)乒乓球队参加陕西省青少年锦标赛2023年获得1金1银2铜,2024年2银2铜,团体总分第五名。(五)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男子乙组第四名,男子甲组第三名,女子篮球第三名。(六)2024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比赛(重庆站)参赛人员18人,9-10岁组8人,11-12岁组7人,13-14岁组2人,17-18岁组1人3人进入全国总决赛(分别是11-12岁组刘依娜50仰第一、100仰第二、200仰第二,赵若妍200蝶第三;13-14岁组杨茜羽800自第三)。另外,共获得第一名1人,第二名2人,第三名2人,共达国家一级运动员1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15人。(七)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咸阳市比赛成绩统计:团体总分第三名,569分。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第一名5个,第二名11个,第三名6个,第四名12个,第五名10个,第六名10个,第七名4个,第八名10个。我校运动员在参加今年的省、市级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58枚、银牌46枚、铜牌35枚,成绩较去年有了显著提升,在全市青少年体育学校中成绩名列前茅,其中28人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52人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并向专业运动队和专业院校输送运动员17人。三、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体校目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场地场馆方面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目前珠泉路体育田径场地及场馆尚未建好,这直接导致了无法开展集中训练。集中训练对于运动员培养的系统性、连贯性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没有合适的场地场馆,运动员的训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训练计划也时常被打乱,这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巨大的阻碍。其次,教练员配备严重不足,且缺乏专项教练员。教练员在体育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技能、挖掘潜力。然而,现有的教练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使得学生们无法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关注。没有专项教练员,对于一些特定项目的深入训练和专业提升更是无从谈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在专业领域的发展高度。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秦都青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不利于体育事业的长远推进,也难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少年体育人才。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尽快采取行动,改善现状,为青少年体育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四、整改措施:(一)加快场地场馆建设: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珠泉路体育田径场地及场馆建设的资金投入与资源调配,制定详细且紧凑的施工计划,倒排工期,确保场地场馆能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体育项目的训练需求,配备齐全相应的设施设备,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集中训练环境,保障训练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二)充实教练员队伍:一方面,拓宽教练员招聘渠道,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体育人才加入秦都青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的教练员队伍,以满足学生日常训练对教练数量的需求;另一方面,针对专项教练员短缺问题,与专业体育院校、退役运动员群体等建立合作关系,定向引进或聘请专项教练,或选派校内有潜力的教练参加专项培训,提升其专业指导能力,确保学生在各体育专项上都能获得精准深入的训练指导。(三)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由教育、体育等相关主管部门联合成立监督小组,定期对场地场馆建设进度以及教练员配备、教学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搭建学校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反馈平台,及时收集各方对于训练条件、教练指导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对整改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持续优化青少年体育教育环境,推动体育事业长远发展。五、2025年工作思路和下一步计划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认真总结2024年工作的基础上,明年体校的工作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练员素质提升(一)积极与国内知名体育院校、专业体育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安排不少于一次的教练员外出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教学理念。(二) 每学期邀请至少两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拓宽教练员的视野和知识面。讲学内容包括体育科学前沿知识、运动心理学、训练方法创新等方面。(三)设立教练员创新教学方法奖励基金,鼓励教练员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在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教练员进行奖励和推广。(四) 定期组织教练员参加体育行业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促进教练员的专业成长。二、体育项目进校园(一)加大与学校的合作力度,与区内各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体育项目进校园工作。(二)在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新兴体育项目。成立武术、射击、跆拳道、轮滑等项目兴趣小组,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三) 促使辖区各学校举办校园体育节和运动会,设置多样化的比赛项目,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邀请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扩大活动影响力。(四) 建立体育潜能学生选拔机制,通过体育进校园平时体育课表现、体育测试、比赛等方式,发现具有体育潜能的学生,集中到珠泉路体育公园场地,并为其提供专业的训练指导。三、赛事备战(一) 提前筹划2025年咸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及各类赛事,成立赛事筹备小组,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和参赛方案。(二) 科学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训练。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三) 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为运动员进行心理辅导,提高运动员的比赛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四) 组织模拟比赛和实战演练,让运动员熟悉比赛流程和环境,积累比赛经验。(五)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奖励,激励他们在今后的比赛中再创佳绩。四、社会资源合作(一)与辖区各学校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定期举办体育赛事和交流活动。共享体育设施和教学资源,促进学校之间的体育教育共同发展。(二) 与社会体育机构合作开展体育培训和夏令营活动。利用社会体育机构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体育培训课程。(三) 利用社会资源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和训练条件。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大对体育学校的投入力度。(四) 建立社会资源合作评价机制,对合作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不断优化合作模式,共同推动秦都区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