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中华路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小学教学。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中华东路中华小区 | |
法定代表人 | 张婕 | |
开办资金 | 699.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2.5万元 | 23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中华路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6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秦都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怀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主要工作1、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学校利用每次全干会,组织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以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并制定《中华路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中华路小学教师十不准》,坚持做好每期的师德考核工作,坚持由学校考核及学生、教师、家长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把教职工师德考核的结果纳入教师教学岗位考核和教师的职称年度考核内容,与教师岗位聘任、晋职晋级、评优评先等切身利益挂钩。2、德育活动重实践,文明育人重效果积极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我校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共表彰新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456名,鼓励了先进,树立了模范:组织家长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学雷锋三次;结合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电子屏等进行文明宣传教育65余次。开展了“向新时代好少年学习”、“新生入学礼”、“向国旗敬礼”、“秋季趣味运动会”等主题活动,开展系列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我们的节日、五育实践教育及主题班队会33次,使全体师生的文明意识得到充分提升。3、德育教育收硕果,育人环境更优越。我校领导高度关注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同党员们积极参与少先队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唱响强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34次,引导学生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组织党员教师开展“红心向党”观影活动、“党员志愿者学雷锋进社区”活动、“教师志愿者上下学护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注重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围绕学校提出的“聚焦课堂,关注质量;张扬个性,凸显特色;规范管理,促进发展”教学工作重点,努力做到八个字:敬业、好学、爱生、奉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学质量名列前茅。本学年,根据咸阳市“三项常规”管理要求,对语文、数学电子教案的格式进行了大的调整;在作业布置方面,按照“双减”要求,落实作业公示制度,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对于各科作业的批阅,不断落实我校作业批改要求,做到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等。5、丰富教学活动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学年,组织了以“诗词里的山川河流”为主题的语文学科活动。各个年级围绕该主题,分别以“书声满校园童声诵经典”“诗词大会”“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组织学生或齐声诵读,或以诗词大赛的形式竞答,或以节目展演的形式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组织学生参加“礼赞新中国奋进现时代”读书活动,由我校刘仙娥老师辅导的6.2班郭千羽进入省级决赛并获省级二等奖。在五年级学生中间开展了以“安全上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张婉丽结合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要学会趋利避害。学校以社团为载体,共开设70个社团,32种课程。在原有跳绳、剪纸、篮球、少儿体适能、手绘漫画等课程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老师自己又开发了13门课程,如:热缩片、英语趣配音、英语流利说、编程、STEM科技屋、春之声唱歌、鼓点激扬(非洲鼓)、创意手工、杯子舞、纸袋变身、巧手串珠、创新思维训练、创意折纸。我们在科大讯飞开发的核心素养课里,由7种课程被选用,如;少年财商、跟着诗词去旅行、文物里的古代科技、人类的朋友——植物、历史名城的东游记、访名城,寻古迹。6、抓教师素质,促教师成长我校一贯重视教师的业务进修,尽管学校办学经费十分紧张,但我们还是给予参加进修学历合格的教师鼓励。学校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通过学习培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使大家认识到只有尽快的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教科研水平,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通过组织中青年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及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等有效手段,加速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使全校绝大部分教师能上市级公开课。7、抓名师引领,促精彩课堂一年来,我们重视骨干示范,发挥名师带动引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以上课、评课的形式呈现,示范课活动安排周密、组织有序、报道及时。同时为了推进“青蓝工程”的开展,教导处和科研处共同携手,开展了“人人公开课”活动。此活动由各教研组组织,以上课、说课、评课形式呈现,各科目共79位教师参加,展现了一节节精彩的优秀课,最后,我们遴选了12节优质课,送教马庄古愚学校,受到兄弟学校的赞誉。多次形式的听课、议课活动,提高了老师们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8、加强教育科研,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本学年申报省级课题4项,区级课题8项,送交参赛作品28份;组织指导老师参加精品微课的录制,其微课作品被推荐参加部级优秀微课评选。在秦都区作业管理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经验分享,同时,向区教育局报送了落实双减经验论文28篇,单元作业设计15份,教育叙事22篇,共计87人次获奖。9、以红领巾奖章为载体,强化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以“奉献章”为载体,开展红领巾跳蚤市场,情暖童心公益活动。以“节约章”为载体开展“粮食周”活动,通过二十一天光盘行动打卡,培养队员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以“特色章、创新章”为载体开展科技节活动,培养队员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等环节开展红领巾争章活动,队员们在活动中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10、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的预防督查管理,规范各项制度,落实岗位职责,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先后开展“突发校园暴力应急演练”、“防震疏散自救演练”、“119防火疏散演练”、“学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4次,召开防火、防电、防食物中毒、防近视、防秋冬季传染病、防震、防网络安全、疫情防控等主题教育班会8次,签订各类安全责任书6种,组织学生进行各类安全手抄报、儿童画创作,收集优秀作品共计200余份,利用学校公众号推送各类安全教育知识15次。通过一些列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使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为我校安全零事故打下了坚实基础。11、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校园建设,做好布局调整,本学年投资4600余万元的学校1期扩建工程以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为我区缓解下学年学区内的学生入学做出贡献。二、取得的主要成绩本学年,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分别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篮球),咸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咸阳市创客教育应用优秀示范校,陕西省花样跳绳小学丙组团体总分第六名、“秦韵少年说唱响新时代”秦都区中小学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奖,“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陕西省第四届体育嘉年华优秀组织奖,2023-2024学年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咸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园,秦都区中小学篮球联赛女子组第二名,秦都区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组织奖,2023-2024学年书香校园,秦都区少年儿童“小制作、小发明”暨科学幻想绘画展评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秦都区2024年中小学体育联赛暨校园难求联赛男子乙组优秀组织奖等。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功能部室数量和人均面积皆不足,暂不能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标准。2、学校宣传版面更新不及时,有待创新。3、部分即将退休的教师有些职业倦怠。四、整改措施根据以上存在问题,我校进行针对性的整改:1、学校将积极和上级部门沟通,力争合理解决。2、学校将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其献言献策,借助AI智能,使微信、抖音、美篇宣传页面更加有创意。3、鼓励教师“活到老,学到老”,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要以积极的心态开展工作,加强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并用主人公的态度对待各种问题,压力就会变成动力,职业倦怠情绪自然就不会侵入。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队伍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不断发展和提升专业水平。探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2、扎实推进“三常规一规范”,形成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体制,构建特色鲜明而又贴近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师队伍。3、契合AI智能,创新“诗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感受中华民族辉煌的文化魅力。培养学生博学、多思的学习品质,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4、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抓好班主任“传帮带”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树立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以严要求、高标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是学校更具特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