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汉中市南郑区委党史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党史研究及地方志编纂等相关业务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西大街24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何祥佳 | |
开办资金 | 38.2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汉中市南郑区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6万元 | 2.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共汉中市南郑区委党史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全面启动南郑党史三卷编纂工作。按照省委、市委党史部门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印发《<中国共产党陕西南郑历史第三卷(1978—2012)>编纂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编撰<中国共产党陕西南郑历史第三卷(1978-2012)>的通知》,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编委会主任、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编纂委员会,设立编辑部,全面启动南郑党史三卷编写工作。该书预计45万字,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2027年送审出版。组织召开3次党史三卷编纂工作座谈会,通报进展进度,座谈交流编撰经验方法,有序推进党史基本著作编纂。同时,组织本单位干部采访全区各领域各行业先进典型、改革开放亲历者,撰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口述史专题资料3篇。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充分吸收2017年和2018年市委党研室、区委党研室(区志办)及何挺颖烈士亲属联合调查组两次外出寻访调查的史料,采用2023年到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外出调研征集的资料,查阅参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井冈山革命斗争史》《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中共党史人物传・何挺颖》(第一卷)和《中华著名烈士・何挺颖》(第五卷),以及萧克、何长工、张宗逊等人《回忆录》等一批党史著作,根据何挺颖烈士学习、生活和战斗的踪迹,对征得资料全面梳理,对其生平事迹逐一考证研究。目前,编写形成的《天汉英烈、井冈元戎何挺颖》书稿近1.8万字、配插图40余幅,已经市委党研室把关审定,正在准备将该书以内部资料印发全区各级党组织学习使用。保护挖掘研究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会同区文化旅游局在碑坝镇组织召开碑坝红色文化资源调研暨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座谈会,就该镇建设红色小镇和革命旧址保护开发、川陕红色交通线(宏济宫)驿站遗址抢救性维修恢复、红色课堂开放等工作开展座谈交流。按时完成《南郑年鉴》编修任务。2024卷大胆改革创新,优化框架结构,取消了企事业单位彩版宣传页面,向各入编单位征集领导视察、行业亮点、重大活动、城市新貌、自然美景图片,同时向摄影爱好者征集各类图片1000余幅,精选66副分7类用于28页彩版,正文选用插图192副,分类展示全区各领域工作新面貌,增强美观感和可读性;截至2024年11月底,西安出版社完成三审并赋予书号,实现当年征编、当年出版。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对1982年区地方志办成立后形成的南郑历史文献和古籍旧志整理校注成果进行整理和研究,先后整理清乾隆《南郑县志》《续修南郑县志校注(1921)》《南郑县志(1990)》《南郑县志(2010)》《南郑名胜吟(1995)》《南郑县供销社志》《南郑交通志》《南郑县工会志》《南郑县审计志》《陕西省南郑县地名志》《梁山社区志》《中营村志》等文献资料;征集到南郑诗歌集《南郑名胜吟(1995)》《南郑碑石校释》等文献8册,在区文旅局配合下收集到南郑石刻研究专著《南郑碑石校释》,收集整理南郑石刻图片54通、楹联3幅、优秀家规家训4条和家风故事40余篇。加强两汉三国文化研究方面,积极配合市地方志办做好《汉中通史》《汉中汉文化丛书》等编撰配合工作。向市志办提供南郑入编有关的图文资料,同时按期完成市志办征集的南郑各类地情资料上报工作。《南郑县交通运输志》在全省部门志、行业志、乡镇志等以志命名出版物质量评定中,被评为优秀志书。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区委党史研究室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省、市业务部门指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存史、资政、育人”为己任,勇于担当、创新发展、奋力追赶超越,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单位于2024年3月被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评为2023年度全市地方志工作先进单位。《南郑县志(1988-2010)》被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评为第二轮志书优秀成果奖。《南郑年鉴》(2021)及《南郑年鉴》(2022)卷,被汉中市第三届地方综合年鉴评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审为一等年鉴,并推荐《南郑年鉴》(2022)参加第四届全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指导编审的《南郑县交通运输志》被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评为优秀志书;坚持以党史“七进”为抓手,精选一批经典本土党史故事、地方志故事等开展宣讲,以优质史志宣教服务干群,全力提升史志文化魅力。联合碑坝镇茶园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共同走访慰问脱困户及生活困难家庭共30余户,给茶园村爱心超市捐赠物资价值2000余元,向村图书室捐赠史志读物6本。帮扶干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入户购买脱贫农户自产的蜂蜜、干笋(豇豆)、红薯粉等农副产品3000余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党史专题征编工作进展不平衡,史志理论研究还需加强,史志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平均年龄偏大。2.改进措施: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同时强化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建设,加强史志理论研究,逐步改善年龄结构,实现干部年轻化。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单位将扛牢“存史、资政、育人”职责,奋力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经济强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郑篇章中贡献史志力量,重点开展好以下工作:1.持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史志文化“七进”活动,深入挖掘南郑红色文化,持续开展史志宣讲服务,广泛宣传南郑史志工作新动态、新成果。2.全面启动《中国共产党陕西南郑历史第三卷(1978—2012)》编纂工作,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及任务分工有序推进。同时,围绕三卷正本编写做好专题资料、口述史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持续推进全区重要党史人物挖掘研究,撰写理论文章。3.按时完成《南郑年鉴》(2025卷)编修任务。4.配合做好中心工作,服务全区发展大局。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力做好巩固衔接、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