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宜君县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3 09:56
单位名称 宜君县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生育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方面政策规定及其它社会相关服务。
住所 宜君县宜阳北街
法定代表人 牛军川
开办资金 16.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88万元 15.93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医疗保障经办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为提升我县医保工作再上一个台阶,我中心紧盯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难点问题,强化责任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工作任务,全力做好医保经办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政策培训范围,提高医疗保险覆盖面。参保覆盖与扩面:采取“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线上通过政府网站、宜君发布、爱宜君APP、微信、抖音、休闲广场大屏幕等发布、转发各类医保政策、参保缴费小视频等宣传内容,让群众了解医保,积极参保。线下在三级医保经办场所、辖区173个定点医药机构、通信运营商网点、银行网点等场所柜面、窗口放置医保政策宣传彩页、海报等宣传材料,并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政策宣传视频。依托社区、村镇卫生组织,分组、分批开展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进学校、进医药机构、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六进”政策宣传活动。各乡镇动员村组干部和“四支队伍”,进村入户广泛开展参保宣传动员,利用村上广播喇叭、村民微信群、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到户、通知到人,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服务。我局联合税务部门派出两组业务培训组,对镇村两级经办人员进行参保缴费、待遇保障等方面再培训,不断提升经办人员业务水平。以三级经办体系建设为抓手,在镇村设立流动参保缴费服务点,解答医保政策,现场帮助群众操作缴费。通过身边典型事例和群众心连心、手拉手从参保重要意义、不参保造成后果、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耐心宣传,并帮助算清缴费账、待遇享受账,让群众心悦诚服自愿参保,有效提升群众医保获得感、满意度。截止12月12日参保率已达到94.20%。二是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效能。规范服务用语、端正服务态度、严明服务纪律,推行医保事项告知承诺制,解决群众“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难点、焦点问题,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效能。三是强化医保审核稽核功能,确保基金安全。组织医保审核专家组,采取调阅原始病历、原始费用记录、询问患者本人等方式,重点核查治疗、用药、收费的合理性、规范性和真实性,有效控制医保基金不合理增长,严控欺诈骗保现象出现。四是业务办理优化:医保费用报销流程进一步简化,县域内实现了一站式结算,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20个工作日,较规定时限提速33%。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扩大,定点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100%,有效解决了参保患者异地就医“多跑腿”和“垫资”问题。五是基金监管强化: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医保基金监管机制,通过智能监控系统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全年共追回违规资金12.06万余元,解除协议一家,有效维护了医保基金安全。六是服务窗口提升:服务窗口实行“综合柜员制”,实现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结。服务环境得到优化,增设自助查询设备20台,群众排队等候时间明显缩短。全年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参续保待遇保障工作圆满完成。全县参保总人数76637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8171人(在职5193人,退休2978人),城乡居民参保68466人(成年人55734人,未成年人12732人)。2024年城镇职工医保就医总人次137922人次,就医总费用4489.49万元,报销总金额3764.30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报销2541.15万元,大病保险69.44万元,医疗救助1.14万元,个人账户1152.58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就医总人次77164人次,就医总费用1.42亿元,报销总金额8822.36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报销7808.73万元,大病保险555.89万元,医疗救助410.54万元,家庭共济47.21万元。生育手工零星报销90人次,报销金额37.52万元,其中居民生育手工报销58人次,报销金额25.30万元,职工生育手工报销32人次,报销金额12.22万元。生育津贴享受人次17人次,报销金额32.38万元。县团级医疗补助48人次,报销金额34.66万元。离休干部补助29人次,报销金额19.84万元。2024年医药机构月度结算共计168家,其中城乡居民结算44172人次,涉及金额1678.62万元;城镇职工结算73152人次,涉及金额934.2万元。二是加强医药服务管理,强化协议管理。按照市中心文件要求,总共签订辖区内定点医药机构173家,其中医院4家、诊所2家、药店16家、卫生院10家、卫生室141家。实行全覆盖、专项检查,日常检查,自查自纠及网上比对核查多种形式进行监管。2024年签定协议的医药机构均能履行医保协议工作,并参与2023年定点医药机构年终考核。今年全覆盖检查1次,采用线上和实地结合的办法进行,形成检查记录60余份,自查整改130余份;专项检查3次,涉及定点医药机构6家。今年共计约谈10家,整改40家,违规追回资金12.06万余元,解除协议一家,已最大限度规范定点医药机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扎实开展医保扶贫和联村包扶工作。配合西村村制定2024年联村帮扶工作计划,做好协助工作,落实脱贫户后续帮扶跟踪工作,巩固脱贫成果,强化返贫监测。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微笑服务意识不足,热情服务不到位,还没有能够使用群众易接受、易理解的方式、方法和群众沟通,与群众之间的谈话不够柔和。不能够广泛使用普通话,应习惯长期使用普通话。二是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导致群众医保政策知晓度过低。三是信息化建设短板:医保信息系统部分功能模块运行不够稳定,数据更新有时滞后,影响业务办理效率。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不够顺畅,存在数据传输错误与不一致问题。四是基层经办能力不足:部分乡镇医保经办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新政策、新业务掌握不够熟练,且人员流动性较大,影响基层医保服务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整改措施:一是加强行风建设管理,做好服务标准化。二是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力度,整理新医保政策,印制宣传品,灵活宣传方式,实现医保政策宣传城乡全覆盖,提高参保群众医保待遇保障政策知晓率;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升级医保信息系统硬件设备,优化软件功能模块,建立数据实时备份与更新机制。加强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对接与测试,确保数据传输准确、及时。四是提升基层经办队伍素质:定期组织乡镇医保经办人员业务培训,建立业务考核与激励机制,提高其业务能力与工作积极性。探索建立县域内医保经办人员统一调配与管理机制,保障基层经办服务力量稳定。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医保政策培训宣传工作,圆满完成医疗保障待遇保障工作。二是加大医保、卫健部门协作,推进卫生院、卫生室医保网络信息化建设,畅通医保线上通道。加强医保数据共享机制,扩大数据覆盖面,发挥数据信息的强大优势,为协议监管工作提供助力,全面提高协议监管实效。三是配合人社局及税务部门全面完成2025年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参保缴费工作,坚持做好职工医保最低缴费年限认定工作。四是全面提升医保经办暖心服务工作,对经办窗口及部分三级经办服务站(室)进行设备升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