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畜牧科学养殖技术,促进畜牧业发展。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改良、示范及推广,畜牧技术培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种畜禽生产经营监督管理,畜牧行业协会的指导。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西环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康琳洁 | |
开办资金 | 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6.61万元 | 78.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畜牧兽医技术广站.公益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畜牧业生产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年底,全区畜禽总存栏27.2124万头(只、羽),其中生猪存栏94227头,奶(肉)牛存栏9565头,羊存栏3332只,家禽存栏16.5万羽,肉类总产达8026吨,奶类总产达8562吨,禽蛋产量1275吨。二、业务工作及主要做法(一)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降低臭味技术推广工作,改善养殖环境年初,我站与区内各养殖场负责人签订了畜禽粪污污染整治承诺书及畜禽养殖场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40余份。检查杨凌源泰牧业有限公司粪污处理及臭气处理工作,要求养殖场做好厂区、圈舍喷洒生物除臭剂台账、粪污处理设施要(干湿分离机、沼气池、有机肥加工等)正常运转,做好厂区绿化、环境卫生清理等减少养殖臭气的相关工作。引导养殖场养成养殖必除臭的习惯。不定期对养殖场从养殖档案填写、投入品违法添加、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检查,一年来共检查66场次,发放整改通知12份,发放除臭菌剂1300公斤,生物腐熟剂360公斤。(二)认真做好畜牧业统计工作,为政府决策保驾护航在直联直报系统:审核并上报了我区10家规模生猪殖场1-12月的月报表;对我区四个季度畜禽的存出栏情况、肉蛋奶产量进行统计并形成季报表进行填报上报;完成了18份畜牧业生产年报表的填报及数据审核工作;完成了25家规模养殖场年度粪污综合利用情况表及全县主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情况表的填报工作。全年填报各类临时报表20余份。(三)坚持做好畜产品及饲料价格监测工作,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坚持每周三对销售市场的肉、蛋、奶、玉米、麸皮等饲料原料的价格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省站,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畜产品及饲料原料价格监测工作任务,共完成了140个表格调查工作任务,调查数据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全部合格。(四)认真贯彻落实《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条例》,做好饲料行业监管工作每月3日前督促全区39家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上报产品生产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原料采购情况、大宗原料消费情况等统计,完成了全年12个月的月报审核上报工作。与全区获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负责人签订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承诺书39份。指导检查饲料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执行情况,重点指导检查年前及今年新设立的企业,对检查出的问题督促其完成了整改。完成了39家企业生产现场检查,以及标签检查,对企业生产记录不规范,生产现场管控不规范的企业进行了指导,并要求企业限期整改,企业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完成了省级分配的饲料质量检测抽样任务,共抽取20家企业的37个批次,样品已及时送到省农检中心。(五)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及推广工作,促进我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一年来,我站举办了两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训会和一期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暨安全生产培训会。从畜禽养殖现状与粪污危害、有关畜禽粪污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畜禽粪污贮存要求、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技术与实例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培训人员90余人次。积极推广奶牛DHI生产性能测定技术,TMR饲喂技术。全区两家奶牛养殖场均采用TMR饲喂技术,科元公司源泰牧业有限公司每月为省DHI测定中心送样,实施奶牛DHI性能测定,有效的提高牛群整体生产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六)做好禁渔宣传和增殖放流工作,保护水生生物。禁渔宣传工作:4月1日至7月30日,我区进入渭河流域杨陵段“禁渔期”。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加大对漆、渭两河及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我站制定了杨陵区2024年禁渔公告,在渭河、漆水河制作了2024年禁渔宣传牌2个、悬挂了横幅4条、张贴了禁渔公告15张。发放渔业用药宣传画100张。增殖放流工作:按照《陕西省2024年农业生态资源保护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我站制定了《杨陵区2024年农业生态资源保护项目实施方案》,6月6日上午,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陕西”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放鱼日”陕西省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区渭河生态公园东流台举办。省渔业渔政局领导现场指导放流工作,杨陵区公证处进行了全程现场公正,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办理了鱼种质量检验检疫报告和渭河杨陵段渔业水质质量评价,当天共向渭河流域杨陵段投放20万尾当地鲫鱼、鳙鱼、鲢鱼。开展水生生物放流平台建设任务。设立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渭河水生生物放流平台标志、放流平台公示信息牌、放流规定牌、指引牌、警示牌等硬件建设。三、开展养殖场及饲料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年初与养殖场、饲料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59份。我站对39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查看了原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和化验室的安全生产情况、粉尘防爆设施设备运转、安全应急设备配置、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车间管理人员日常操作维护、安全制度措施落实等情况。同时查阅了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日常检查记录台账等资料。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整改台账,对企业实行销号式管理,要求企业及时整改到位。年初,我站对辖区25家规模养殖场(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重点对养殖场用电、用气、沉淀池、沼气池、草料库等有限空间等进行了检查。一年来共检查42场次。针对养殖场用电线路老化、消防设备过期、有限空间无安全警示标识,等问题,我们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下发了整改通知书,督促负责人限期整改,确保我区养殖生产安全。分别组织养殖场和饲料企业负责人观看了安全警示教育片,观看人数达80余人次。组织全区饲料企业60余人参观华秦安全生产文化墙,提升全区饲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四、养殖场项目开展工作完成了2023年第三批剩余省级农业专项资金千亿级畜牧业建设项目任务。2024年剩余第二批、第三批省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畜牧全产业链建设项目、2024年中省奶牛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社项目处于单位征集中,2024年粮改饲项目正在实施中。五、积极完成局交办的其他工作积极完成了我站2023年千亿级畜牧业项目、粮改饲项目等四个项目的自评报告和绩效自评表。完成了区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函3份。在9个养殖场开展养殖环节瘦肉精检测任务,25份样品检测全部合格呈阴性。积极处理养殖场臭气污染投诉问题。组织杨凌饲料行业参加省饲料站组织的华秦杯“迎国庆、庆丰收”欢乐跑活动,取得优秀组织奖。六、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通过种养循环模式推广,将促进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带动绿色、有机农产品等“三品一标”认证,推动农产品向优质、高端方向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有利于促进全区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和产业竞争力增强。(二)社会效益。有利于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七、存在问题近2年畜牧养殖市场行情不好,养殖效益较差,养殖场基础设施落后,养殖投入严重不足,养殖污染处理不到位。养殖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养殖技术落后,导致养殖效益较差。八、解决办法加强畜牧养殖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水平。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养殖场改造养殖设施及臭气处理设施,改善养殖环境。加强检查指导频次,指导养殖场(户)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高养殖效益。九、2025年工作计划(一)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大高新技术应用推广,引导养殖企业配套建设自动化饲喂环境控制,防疫和环保等设施设备,提升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二)做好畜牧业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重要抓好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的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对饲料企业加强粉尘涉爆和有限空间培训,分季度分批邀请安全生产专家对饲料企业全面检查,消除隐患,确保饲料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三)积极探索饲料“饲料禁抗”“豆粕减量替代”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饲料行业健康发展。鼓励饲料企业开展“中草药配合饲料,豆粕减量替代”等研究,调整生产结构,推动饲料行业绿色发展。(四)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围绕“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等环节完善资源化利用路径,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推行“一场一策”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在中小规模场开展堆肥无害化处理试验,减少畜禽粪污污染,推进粪污全量无害化利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