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林业种籽苗木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林业种籽苗木培育和项目建设,促进林业发展。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林木种苗试验、示范、引种、选育、种籽检验及技术指导;县区市种苗生产指导;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林业种苗科技咨询和信息服务。 | |
住所 | 咸阳市沈兴南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维 | |
开办资金 | 11.5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84万元 | 17.0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林业种籽苗木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情况(一)林草种苗质量稳步提升。年初,及时印发了《咸阳市林业局关于开展2024年全市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对全年林木种苗抽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024年3月按照陕林场发〔2024〕78号文件要求对我市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重点区域绿化、“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建设项目造林用苗进行抽查,经抽查各县林业重点工程用苗采购档案健全,苗木来源、品种、株树、规格都有明确记录,供苗单位能够提供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质量检验合格证、检疫证等相关资料。另外,我们组织种苗站技术人员开展飞播用种检验,共完成飞播种子14568公斤检验任务。被检种子均达到GB/T7908二级以上标准。通过苗木质量抽查促进了各县健全管理制度和种苗工程建设用苗质量,有力地提高了全市林草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和种苗质量,促进了我市林草良种化进程。2024年全市持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苗圃可出圃苗木共计326.8万株,主要有油松、侧柏、白皮松、国槐、五角枫、元宝枫、山杏、杏树、樱花、石楠等。我市除部分园林绿化树种需要外调苗木,现有苗木基本能满足2024年造林工程用苗。随着国家“双非”政策的出台,我市宜林地面积锐减,能植树的地块减少,绿化苗木市场需求随之减少,造成绿化苗木市场疲软。由于市场协调机制,我市广大苗农不了解市场需求,盲目育苗,造成有些苗木供大于求,个别高品质绿化苗木市场供应紧缺。针对现状,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在咸阳市苗木花卉微信群、兴平市苗木花卉微信群、礼泉县苗木花卉微信群发送苗木信息的基础上,与西安市苗木花卉微信群、杨凌苗木花卉微信群、周至苗木花卉精英群、山东的苗班长公益讲堂等广泛联系,把咸阳的苗木花卉信息与周边省市种苗行业信息共享,定期发布种苗供求信息,引导苗木生产单位和苗农对原定植密度大、品质较差的苗木集体研究后打折销售。(二)种苗工程建设规范推进。今年,我市在建林木种苗良种培育项目4个,总投资200万元,涉及彬州市、乾县、淳化县和旬邑县,培育酸枣40万株、油松600万株。截止目前,已完成全部育苗任务。(三)种苗信息服务高效有力。我们利用咸阳市苗木花卉微信群、兴平市苗木花卉微信群、礼泉县苗木花卉微信群、西安市苗木花卉微信群、杨凌苗木花卉微信群、周至苗木花卉精英群等媒介,把咸阳的苗木花卉信息与周边省市种苗行业信息共享,定期发布种苗供求信息,促进了咸阳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持续推进。按照省林业局《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林草种质资源收集实施计划的通知》(陕林种字〔2024〕93号)要求,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我们邀请西安市植物园黎斌教授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袁杰教授团队担任普查与收集技术指导,利用市级普查资金在咸阳市种质资源相对丰富的旬邑县开展普查与收集工作,各县市区积极多渠道争取工作经费开展工作,期间利用林草种植资源普查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形成投入多元化、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2024年10月在长武县召开全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培训会议,明确调查的意义、任务和要求,统一调查标准和方法。全面掌握我市林草种质资源特别是天然种质资源现状,对珍稀、濒危树种草种,重点乔灌木树种、竹类和藤本植物,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的草本植物。包括资源面积和数量、分布情况及区域、林分状况、保存保护现状、研究利用现状等。二、林草“双打”工作成效显著,取得社会效益(一)4月份,我们联合市场监管、森林公安,分为两个组对全市2024年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重点区域绿化、森林乡村建设、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用苗质量进行了抽查。从抽查结果来看,抽查的38家苗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规范,档案建立齐全,生产经营许可证完备、苗木相关标准齐全、标签填写规范,生产经营记录完整。基本能够按照生产经营许可证许可范围进行生产经营,圃地管理整洁、有序,技术力量配备齐全,档案资料能够做到专柜保存,并由专人进行负责。抽检的20个苗木批次,无不合格苗批,工程造林档案齐全,种源清楚,质量要求符合标准。通过执法检查,规范林木种苗市场环境,切实维护了品种选育、种苗生产经营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了保护知识产权守法经营的的良好种苗市场氛围。4月,我们在礼泉县、武功县、永寿县、三原县等苗木生产大县,采取悬挂横幅、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打击假冒伪劣种子苗木及品种权宣传。共印制宣传资料16800余份,举办宣传13余场(次),制作横幅、展板100余条(块)。(二)飞播造林工作顺利完成。共完成全市飞播造林任务3万亩,涉及旬邑县、永寿县、淳化县3县共5个播区。飞播施工前,督促各飞播县按照作业设计要求全面完成了地面处理任务。完善了《咸阳市淳化林业机场飞播造林安全保障措施》和《咸阳市飞播造林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了沙子、扑火工具和12个干粉灭火器;组织飞行机组安全员对驻场所有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进行事故处置演练;加油现场,专人负责,设置安全区,杜绝一切火源。通过采取以上防范措施,确保了今年的飞播造林工作安全顺利实施。存在问题1.宣传不够深入:林草种苗是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效和森林质量,部分群众对林草种苗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仍显不足,导致措施在生产和管理上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以确保种苗质量监管的全面落实。2.资金制约:资金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草种苗发展的潜力。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推动林草种苗事业的快速发展。3.技术力量薄弱:基层林草种苗技术人员相对匮乏,有些县市区没用专职机构,监管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难以完全满足林业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监管服务能力,以满足林业发展的需求。三、整改措施1、强化种苗项目申报。组织石门林场申报省级保障性苗圃,重点建设高生产力种子园、采穗圃,不断提高良种品质;积极组织申报良种补贴项目并开展优良品种引种选优试验工作。引进推广2-3个新品种,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96%以上,进一步提升生态建设的种苗保障能力。高质量的种苗是生态建设的基础,我们将不断提高种苗质量,为生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通过加强种质资源采集、交换、购买等方式,丰富种质资源库,提高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效果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评估规划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规划方案。3、持续开展“双打”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持续开展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和制售假劣林草种苗(“双打”)工作。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执法监督和广泛宣传教育,使我市林草种苗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林农和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显著提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飞播造林工作。一是开展2025年全市飞播造林施工工作。二是督查飞播林管护和补植补造工作。三是对往年飞播造林工程开展成苗成效调查。(二)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低空经济)工作。按照省低空空域协调管理办公室通知精神,依托咸阳林业专用机场积极申报低空应用场景试点工作。与有飞行资质或相关科研能力的单位合作,主要在机场升A、低空应用场景等方面开展工作。(三)加强党建和廉政建设工作。在市局党组领导下,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单位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