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西咸新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5-02-28 18:12
单位名称 西咸新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辖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与科研支撑。辖区大气、水体、土壤、生态及农村等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污染源、固废、噪声、辐射、机动车尾气等污染监测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等相关的生态环境科研;环境监测技术咨询。
住所 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科源四路2296号中兴深蓝科技产业园6号楼9层
法定代表人 李养养
开办资金 1141.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2.3万元 326.0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西咸新区管委会的领导下,我单位科学编制《2024年西咸新区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并稳步推进各项监测工作落实,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水环境监测。一是开展1个国考断面、2个市考断面、18个新城(园办)出入境断面水质常规监测12次,监测化学需氧量、氨氮等24项因子,获得6048个数据,编制水质监测通报12期;二是对沣河、渭河开展水质加密监测134次,监测化学需氧量、氨氮等7项因子,获得1342个数据并分析溯源,编制监测报告59份,为沣河、渭河污染物监督治理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对1个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开展监测2次,监测pH、硫酸盐等37项因子,获得数据74个,编制报告2份;四是对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监测2次,监测pH、硫酸盐等37项因子,获得数据74个,编制报告2份;五是对1个城市黑臭水体开展监测12次,监测透明度、氨氮等4项因子,获得48个数据,编制报告12份;六是对1个农村黑臭水体开展6次监测,监测溶解氧、氨氮等3项因子,获得18个数据,编制报告1份。(二)大气污染防治。一是编制环境空气质量月报12期,为大气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支撑;二是完成5个国、省控及19个市控环境空气站运维保障工作,确保自动站正常稳定运行;三是严抓工地企业扬尘管控,推进新区建设工程环保规范化;四是完成交通污染监测站数据审核分析及年度报告工作;五是建立新区19个街镇站数据异常沟通机制,实时调度数据异常情况。(三)声环境质量监测。一是开展新区19个街镇声环境功能区的季度监测及昼夜达标率评价,监测63次,编制报告4份;二是分析研判噪声自动站的数据,保障自动站设备正常稳定运行,各项监测数据传输真实可靠。(四)重点源监督监测。一是制定《2024年西咸新区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质量专项检查及帮扶工作方案》、《2024年西咸新区第三方检测机构专项检查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完成54家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20家第三方检测机构专项检查并编制2份年度报告;二是开展新区41家重点排污单位执法监测,获得数据422个,编制报告43份;三是开展13个污水处理厂(站)水质监测60次,监测化学需氧量、氨氮等19项因子,获得数据540个,编制报告5份;四是开展2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水质监督性监测29次,监测化学需氧量、总氮等9项因子,获得数据557个,编制报告17份。(五)生态质量监测。一是完成新区3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及落实;二是开展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调查、农村中小微水体点位勘踏及水质监测、农村黑臭水体动态监管监测;三是高效完成29个生态样地图斑核查等生态质量监测工作。(六)技术研究。一是编制《西咸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2022~2023年)》,全面分析新区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二是申报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区域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化学成分谱建立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项目入选陕西省环境介质痕量污染物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项目;三是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一篇。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开展新区水质、大气、噪声等生态要素监测,为环境污染整治、政府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二)对新区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质量开展专项帮扶,出动帮扶228人次,发现问题252条,现场指导帮扶企业54家,切实提升辖区内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质量。(三)对新区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专项检查综合整治工作,出动检查92人次,发现问题85条,现场指导20家检测机构进行问题整改,监督辖区内检测机构依法依规开展监测活动,切实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四)1人获得2024年西安市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个人表彰荣誉。(五)对各新城(园办)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第三方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专项检查培训,进一步提升各新城(园办)开展检查时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监测站监测人员、仪器设备配置与新形势下的监测任务相比仍显不足,需要尽快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设备。(二)整改措施。积极争取市级及新区管委会的支持,扩充人员力量,并分阶段获取相应监测项目资质。参加省、市各类业务培训,以干代练,切实发挥监测数据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积极争取区域站建设。结合省、市对区域站的建设规划,争取资金支持,强化监测仪器设备及信息化管理等基础能力建设短板,尽快形成与新时代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相匹配的监测能力。(二)继续做好各项监测工作。2025年科学编制《西咸新区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并推进方案落实,持续按月编制新区环保快报及水质监测通报,扎实开展水质、大气、噪声及生态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及评价等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顶梁柱”作用。(三)加强监测对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能效。通过对辖区内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开展帮扶、定期配合对本辖区第三方生态环境检测机构开展监督检查等工作,切实加强监测对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四)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科研能力。切实发挥监测站所承担的新区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功能,对新区19个街镇空气自动站实地踏勘,编制“一站一策”等工作方案;组织编制《2024年西咸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全面分析新区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