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蒲城县> 蒲城县文化馆

蒲城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5-02-28 16:56
单位名称 蒲城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担任文艺宣传、文化活动组织及相关培训,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等工作
住所 蒲城县城关镇朝阳街东段县体育场内
法定代表人 樊静
开办资金 6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9.8万元 79.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蒲城县文化馆秉持“拓展思路、创新举措、繁荣文艺”的理念,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追赶超越、扎实苦干落实,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圆满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重大节庆活动精彩纷呈文化馆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包括元旦“龙腾虎跃鼓韵蒲城”锣鼓大赛、春节“槐院里幸福年”民俗文化沉浸式体验活动、“光荣的征程——迎中秋·送新兵”情满月圆慰问演出活动、国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群众优秀节目展演、2025跨年嗨歌会等大型综合性演出共15场。特别是围绕“铜锣湾雅荷时代广场”开展的系列群众活动,不仅节目质量高,群众满意度也极高。这些演出涵盖了舞蹈、歌曲、戏曲、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参演人员达数千人次,吸引了周边群众数万人次观看,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让蒲城的节庆日成为全民共享文化盛宴的欢乐时刻。(二)非遗传承活动成效显著在非遗传承方面,文化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非遗文化暖民心”非遗体验活动、“走进锦上花城开启美好生活传承非遗文化赓续历史文脉”——天酬锦上花城开放日暨非遗文化展示展演活动、民俗展演进景区活动、黄河岸边过大年暨非遗文化进校园“冬天里的一把火”第六届非遗展演等活动共6次。这些活动不仅具有娱乐性,更富有教育意义,将文化传承与群众参与紧密结合,增强了群众对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非遗文化在蒲城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三)文化宣讲活动深入基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文化馆组织文艺小分队从8月1日起至10月底,走进党睦镇、兴镇、尧山镇、龙阳镇、龙池镇、紫荆街道办、椿林镇、孙镇、永丰镇、蒲城东火车站等共计演出13场,观看人数达万余人。通过文艺、宣传、展览、问答等多种方式,让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推动蒲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四)专项主题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文化馆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项主题文化惠民活动,如“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第114个国际妇女节”蒲城县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展演活动、幸福生活“艺”起来“大美蒲城舞动幸福”2024年广场舞大赛、“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文化惠民演出、“文化民生欢歌蒲城”全县优秀群众文艺团队文化惠民活动等专题惠民活动共13场,观看群众达万余人。这些活动涵盖不同主题,满足了群众在不同方面的文化需求,体现了文化惠民活动的广泛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让文化惠民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五)总分馆制建设稳步推进文化馆切实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年初新增了蒲城县中医医院分馆及第三幼儿园分馆,全年与21个分馆共同完成了36场文化活动,形成了总分馆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精准度。通过总分馆制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实现了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缩小了城乡文化差距,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二、文化培训工作扎实推进(一)美育课程培训多元融合文化馆紧密围绕文化传承与普及的核心使命,成功举办了多期各类美育课程培训班。在课程内容上,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既有国粹书画的传授,也有现代舞蹈、音乐的赏析与实践,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培训形式上,不断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了受众范围,使更多人能够便捷地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开展了品牌活动国艺大讲堂馆内书画培训12期,共500余人参加,暑期开展公益培训班及成人夜校,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下一步,蒲城文化馆将继续拓展服务效能,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提供优质的培训内容,不断提高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为培养更多文化艺术人才,提升群众文化艺术素养奠定坚实基础。(二)“四送六进”培训成果丰硕按照公共文化服务“四送六进”文化服务惠民工程要求,文化馆积极开展“幸福生活‘艺’起来”广场舞培训12期,共1000余人参加;手工衍纸培训10期,丝巾扎染培训5期,共600余人参加。这些培训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文化向心力,充分展示了全县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群众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文化艺术技能,还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推动蒲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群文业务能力提升斐然文化馆的文艺创作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创作干部焦三泉的作品《渭北・八月》在渭南的《西岳》杂志发表;此外,有5篇散文、3篇散文诗以及10篇古诗词在《西部文学》发表;6篇散文在《华山文学》发表;1篇乡村题材的散文在《蒲城文艺》发表。群文干部刘县丽同志的摄影作品《民俗闹新春》在陕西省文化馆主办的第三届“红红火火闹新春欢欢喜喜‘安康’年”主题摄影展中获优秀奖,展示了文化馆在民俗文化宣传和摄影艺术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创作成果。群文干部王佳同志在“大地欢歌舞动三秦”2024年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渭南会场暨渭南市第五届广场舞展演中被评为“优秀教师”,激发了文化馆在美育教学方面的提高,激发了群众对群文活动的热爱和追求。群文干部李鹏同志在2024年度基层文化惠民服务中获得“先进个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及基层文化水平。这些作品的发表、奖项的获得,不仅展示了蒲城文化馆文艺创作者的才华和实力,也提升了蒲城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蒲城文化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光彩,激励着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投身于文艺创作,推动蒲城文艺创作水平不断提高,为繁荣蒲城文艺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2024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评为在“我与文化馆”主题短视频创作征集中荣获“人气荣耀作品”及“最佳组织单位”奖,彰显了文化馆在公共文化宣传推广方面的突出表现和创新能力。2024年12月被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评为2024年度基层文化惠民工作“先进单位”,有力的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四、大力推广线上云服务(一)新媒体平台优化升级文化馆全面优化蒲城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做优抖音账号、视频号、文旅之声等新媒体平台,上传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资讯150余条,100余条活动资讯被学习强国平台、今日头条、文化艺术报、陕西时代网、县融媒等媒体转载,文旅之声点击量从23年底的350万增加到24年的560万,有效扩大了文化馆的宣传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优化升级,文化馆实现了文化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让更多的人能够及时了解蒲城文化馆的活动动态和文化成果,增强了文化馆与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了文化馆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为蒲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二)品牌活动直播成效显著围绕品牌活动,文化馆完成了两场直播,观看量达300万人次,并成功入选上传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文化馆活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展示了文化馆的活力和魅力。通过直播的方式,文化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无法亲临现场的群众能够实时观看精彩的文化活动,共享文化盛宴,扩大了文化活动的受众群体,提升了文化活动的社会效益,为蒲城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文化馆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五、展望2025年龙舞岁末,蛇迎梦想。2025年,蒲城县文化馆将持续坚持文化服务贴近人民、贴近基层的宗旨,整合优秀文化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构建多元服务模式,打造富有特色的全民艺术普及服务,彰显文化艺术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为全县经济社会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化力量,为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目标而努力工作,让蒲城文化在新的一年里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为蒲城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