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陈仓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专项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监测人员培训,环境监测技术交流。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大道陈仓环保分局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宁娟 | |
开办资金 | 167.1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环境保护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5.75万元 | 152.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环境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站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一年来,顺利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我站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建站活动,主要完成了:(一)环境质量监测1.水质监测(1)地表水水质手工监测。开展5个区控断面(虢镇桥、西坡村桥、凤凰桥、法士特桥、千河桥)地表水水质常规性监测,每月采样一次。严格按照HJ/T91.2-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及规定的分析方法标准进行监测,加强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监测因子为pH、水温、溶解氧、电导率、浊度、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共获得监测数据600个,水质基本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三类标准限值要求。(2)县级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陈仓区内县级地下水点位1个为陈仓区自来水公司南堡水厂,分析项目为39项;乡镇地下水点位8个为东关街道办事处、香泉镇、坪头镇、新街镇、贾村镇、慕仪镇、周原镇、阳平镇,分析项目为39项;乡镇地表水点位2个为拓石镇、赤沙镇,分析项目为29项,均委托第三方监测公司组织开展监测。经分析,县级地表水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Ⅱ类、表2要求;县级地下水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表1中Ⅲ类标准。(3)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陈仓区县功镇“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每半年开展监测1次,39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表1中Ⅲ类标准限值的要求,水质分析结果已按要求上报市站。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完成了11个乡镇1个街办,共62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任务,全年开展监测2次,经现场排查,坪头镇坪头镇庵里村、东关街道双碌碡村和慕仪镇齐东村共3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排水,监测因子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庵里村、双碌碡村排水流入河流符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DB61/1227-2018)中表1的一级标准,齐东村排水流入农田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表1旱作标准。对无排水的59家设施进行了全景、标识牌、出水口拍照留证,形成现场情况说明,附相关证明材料,报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并在生态农村监测业务系统内填报数据。(5)入河排污口监测。全年对入河排污口进行了56个/次采样,进行了常规四项水质分析,个别水质不达标,已将现场情况和监测数据反馈给局污管股,由污管股督促镇街进行整改。(6)阳平镇联合村地下水水质监测。按照市生态环境局监测要求,陈仓区环境监测站对联合村周边8口饮用水水质(每月监测一次)和7口农灌井水质(两周监测一次)持续开展石油类污染指标监测,及时将监测结果分析汇总上报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应急监测科。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依据陈仓区环保局家属楼和陈仓区虢镇初中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显示,截止12月31日,优良天数250天,优良率68.3%,同比增加8天,综合指数4.33,PM10浓度68μg/m3,PM2.5浓度41μg/m3,SO2浓度12μg/m3,NO2浓度28μg/m3,CO浓度1.2mg/m3,O3-8h浓度159μg/m3。3.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按照《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要求,开展陈仓区监控村庄监测。陈仓区监控村庄点位设在凤阁岭镇凤阁岭村。环境空气质量数据采用共享陈仓区凤阁岭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数据上报每日均值;地表水水质有三个监测点,为河流入境断面仙龙村断面、河流出境断面法士特桥断面、湖库冯家山水库。水质每季度监测一次,其中河流入境断面仙龙村断面和湖库冯家山水库共享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河流出境断面法士特桥断面委托第三方监测公司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所测项目均达到排放标准限值要求。4.降尘监测。每月监测一次,每次采样周期28-31天,规范收放降尘缸,并及时送交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统一进行实验室分析。5.声环境质量监测。完成了2024年年度功能区噪声、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任务,监测结果已上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6.尾气监测。配合区治霾办完成道路移动机械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车辆尾气监测工作,全年抽测道路移动源柴油车119辆,达标率100%。非道柴油车46辆,达标率97.8%。(二)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考核2024年陈仓区环境监测站针对上岗证考核工作进行了精心准备,前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上岗证自认定考核。4月上旬完成了监测站9名监测技术人员上岗证考核报名工作。报考项目涉及73项/次,其中水56项/次、气7项/次、噪声10项/次。均通过考核取得相应上岗证。(三)在线监控设施比对监测及监督性监测。今年对重点排污单位开展水质在线监控设施比对监测5户/次,废气在线监控设施比对监测1户/次,监督性监测42户/次。(四)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专项检查。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和行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今年我局组织污管股、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和区环境监测站对辖区重点排污单位及已核发排污许可证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并打分。陈仓分局共核发排污许可证98家,抽查12家自行监测排污企业,抽查率达到12%。经检查自行监测开展情况良好,并指导企业按自行监测相关要求继续做好自行监测工作。(五)自然生态详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开展自然生态变化详查12个斑块,对发现有生态变化斑块,组织技术人员对变化斑块开展了现场核查,查明变化斑块的属性信息及变化原因,将现场核查信息上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六)农村黑臭水体水质监测。对涉及我区已完成治理任务的3处黑臭水体点位进行现场核查,其中阳平镇野寺村黑臭水体及农村生活污水经市政管网纳入陈仓区阳平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西枸村、晁阳村黑臭水体周围已用防护网围挡,无法采样,不具备监测条件。(七)《大水川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周边环境环境质量监测。按照宝陈文旅发(2024)37号文件通知要求,按期完成了度假区内空气质量、噪声、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及度假区周边污水监测工作任务。(八)市控空气自动站巡查工作。组织开展巡查检查,对辖区市控监测站点每月至少检查1次,检查所有监测仪器、气象仪器、质控设备、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辅助设备,规范各监测站点的运行保障,积极预防人为干扰破坏行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度我站配合区环境监察大队及局各股室对于污染投诉涉及到监测方面的,我站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取证、采样、分析,为污染投诉的判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政府交办的公益性监测,我站及时采样、分析,报送结果,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监测整体分析水平还不够高,开展的监测项目基本能满足日常监测工作需求,但对于重金属、地下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及监测能力等方面应急能力、设备配备不足。2.监测人员是环境工作的核心力量,目前一线工作人员任务多、担子重,人员也比较紧缺。且监测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加点,进行较为艰苦的野外环境工作,学习时间、参加的培训也较少。(二)、整改措施1.努力提升人员素质和装备能力。装备能力是监测工作的基础,没有硬件条件的保障,监测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人员素质是监测工作的保证,没有一支素质高、业务强、能吃苦的监测队伍,监测任务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2.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创建学习型监测队伍。多参加省、市举办的业务培训,发挥传帮带使每个监测人员都能熟练全面的掌握监测业务。积极参加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及国家、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等工作。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继续做好2025年各项常规监测工作。严格按照《2025年宝鸡市陈仓区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及监测技术规范,开展好常规监测工作。(二)完善质量体系运行,有效保障环境监测工作。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体系文件及程序,认真开展日常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验证,确保监测工作质量。提高监测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为环境管理提供快速高质量的数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计量认证证书(证书编号:232712051006)计量认证证书自2023年04月12日至2029年04月11日有效。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