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未央区> 西安市未央区融媒体中心

西安市未央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8 16:31
单位名称 西安市未央区融媒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整合媒体资源,为推进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融媒体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负责做好融媒体中心平台的建设、管理及维护工作;做好全区重点对外宣传内容的“策、采、编、审、发”工作。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政法巷10号未央大厦A座19层
法定代表人 黄建涛
开办资金 79.3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西安市未央区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4.5万元 53.7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1.围绕中心,深入主题主线宣传。深入推进学习党纪学习教育,我们针对党纪学习教育制作了《学条例守纪律》系列音频节目,共录制音频节目21期,使党纪学习教育形式更加多元。我们还充分利用“长乐未央”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党纪学习教育”学习专栏,在线上举办了学习《条例》知识问答,增添了党纪学习教育的趣味性,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长乐未央”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专栏,对全区重点单位和部门拍摄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视频十余期,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常规宣传,我们紧紧抓住“三个年”“八个新突破”“五个新提升”这个纲要,勾勒全区宣传清晰脉络,做到纲举目张,我们先后采取内宣外宣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刊发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宣传稿件。全面展示了未央区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民生服务、文旅融合等方面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2.主动对接积极争取活动。今年下半年我们积极与上级对接,协同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举办了《“山河诗长安”外国友人看西安活动走进未央》活动,带领国际友人在未央观赏体验了六村堡道情、武术、皮影等非遗项目,并和非遗传承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媒体的合作,同时将未央区的文化魅力推向世界,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和喜爱未央文化。我们还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区文化馆、长安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在长安大学成功举办非遗校园行活动,活动吸引了200余名师生参与,为对外宣传我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添砖加瓦。3.丰富产品内容拓宽媒体矩阵。创新传统文化宣传,我们精心策划并制作了《探秘博物馆》《讲中药故事传中医文化》等一系列短视频和专题片,旨在展现未央区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继续在喜马拉雅平台录制上传了原创系列音频节目《未央处处有故事-带您走进汉长安城遗址》,进一步展现未央历史风貌,提升区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根据时间节点,动态跟进相关重点工作进展做好宣传。在相关节气推出了相关专题报道。今年我们还积极尝试了视频号直播及转播活动,成功直播和转播了未央区大型招聘活动及西安马拉松赛。向构建多元化媒体矩阵又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进一步稳固了我中心“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二.取得效益在《学习强国》上制作了超过百余条(篇)融媒体产品。同时,在市台《区县时间》栏目的报道条数中,未央区融媒体中心也持续排名第一。新闻报道和自制音频节目分别获得2023年西安市广播电视新闻奖2等奖和播音主持类3等奖。同时,《未央区出台18条优化营商环境硬措施》《未央区把秦创原办在“家门口”》等稿件,先后在新华社、人民网、央广网、中国网、国际在线等“央媒”刊发,对外展示了我区的良好形象。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目前本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及硬件设备相对匮乏,影响了相关业务工作开展。改进措施是加强培训,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多方面联系沟通邀请相关专业老师前来为我们进行相关技术业务方面培训,不断提升技术业务技能,力争充实人才队伍,并进一步完善硬件设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工作计划是继续宣传好中省市及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并持续做好融媒体自身建设工作,推动软硬件设施完善等。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绩效情况:无;2、受奖惩情况:2024年新闻短消息《未央区:餐饮企业+社区食堂破解养老助餐难题》获得西安广播电视奖二等奖;2024年广播播音作品《温故知新读报告——十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获得西安广播电视奖三等奖。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