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起县> 吴起县中心敬老院

吴起县中心敬老院

发布时间: 2025-02-28 15:11
单位名称 吴起县中心敬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养老工作服务,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低保失能老人代养、开展社会化养老。代养军人家属、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等遗属中年满60周岁且具有本县户籍的中度及以上级别失能(含失智)人员。日托服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区域协调指导等服务。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老年人能力评估、文化娱乐等服务。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
住所 陕西省吴起县白石咀双拥路
法定代表人 高恺
开办资金 1398.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起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9万元 402万元
网上名称 吴起县中心敬老院 从业人数  4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民政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2024年底共有住养人员57人,其中新入住3人,办理离院3人,去世4人,共组织住养人员集中活动80余场次,全体干部职工定期召开会议30次,为供养人员各种代办服务200多次,开展护理理论和实操培训70次,各类报道20篇。1.完善供养设施。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敬老院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消防设施和安全设施的建设。今年,主要对住养区一层地基下沉进行了处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门房改建,加强来访人员管理;大门扩建,保障消防救援车辆应急通行;对建筑物外墙大理石进行加固除险处理,保障了老人日常室外活动安全,大大降低了风险;购置适老化餐桌餐椅,方便老人就餐;更换燃气灶具及消防设施,既方便了供养人员的生活,也提高了安全屏障。通过改善硬件条件,为老人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2.提升服务质量。强化管理和服务,中心敬老院力争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技术熟练、充满爱心真情,精干高效的养老护理队伍。副院长朱晓玲同志主抓业务护理知识和实操培训,并在全市组织的护理员大赛中,我院荣获“优秀组织奖”,护理员屈金粉荣获“优秀奖”,为我县、我局、我院争得了荣誉,为护理员树立了榜样。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定期组织召开的周例会和各项培训中,把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三心”(爱心、耐心、责任心)教育纳入常规的教育当中,相互学习交流,相互帮助,补齐工作短板,熟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高效为供养人员提供:衣、食、住、行、医,精神慰藉,心理关爱,健康娱乐,慢病管理标准化、亲情化服务上求突破、再发力,不断改进。开展个性化服务,根据每位老人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确保服务质量不断提升。3.丰富文化生活。组织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康复训练、棋牌、手指操等,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积极参与敬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老人办实事,同时院领导先后多次到老人房间与住养老人谈心,了解老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鼓励老人参与院内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提升生活质量。4.强化安全管理。全院上下始终把供养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处理培训。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杜绝安全隐患,保障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把消防、食品、燃气等安全工作作为每天必备课程,真正用“显微镜”查问题,用“放大镜”看危害,用“多棱镜”找根源。形成人人脑中始终装着安全,眼中始终盯着安全,手中始终抓着安全。5.扩大社会影响。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利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报道院内活动和老人幸福生活。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提高敬老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全社会转变传统,树立健康养老新观念。二、社会经济效益1.完善养老服务工作制度机制。建立吴起县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吴起县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管理实施意见》《吴起县招收经济困难失能低保老人入住实施方案》,发布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落实“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加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健全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管理制度,建立服务项目和收费细则。2.加强适老化改造,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应急值班保障,完成门房改建项目,优化棋牌室、吸烟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功能布局,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夯实敬老院养老服务基础。3.夯实养老服务发展基础。按照全省智慧养老系统建设要求,完成数据采集和录入工作,完成住养老年人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健全养老服务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分工和定期考核机制。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服务领域诈骗、欺老虐老问题排查整治行动。4.持续开展护理员专业技能提升,为住养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加强养老护理人员服务技能提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选派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护理团队参加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切实提升我院护理服务水平,打造一支业务强、理论高、技术尖和具备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养老服务队伍。三、存在问题1.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我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社会工作师、康复师、护理专业等专业服务不足,对失智老人益智康复,失能老人感知恢复活动较少等几方面,今后我们将按照整改措施,认真整改,努力提高我院服务水平,推进我院管理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2.个性化服务不足。虽然我们开展了康复理疗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源和人员的限制,未能充分满足每位老人的独特需求,特别是在精神慰藉和心理关爱方面。3.设施老化建设仍需推进。部分基础设施和设备已达到使用寿命末期,需要更新或维修,这影响了服务质量和安全标准。同时,日常维护工作也面临资金和技术难题,例如供养房间窗户设计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房间墙皮脱落急需维修等。4.社区参与度不高。尽管我们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但社区对敬老院活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仍有待提高,这限制了志愿服务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5.管理与培训体系需优化。内部管理和员工培训体系尚不够完善,导致服务流程有时不够顺畅,员工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速度未能完全匹配养老服务需求的增长速度。6.信息化建设滞后。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我们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跟踪老人健康数据、服务记录及资源调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四、整改措施1.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制定专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内容涵盖失智老人益智康复、失能老人感知恢复等技能。建立服务人员考核机制。2.强化个性化服务。全面评估老人需求,建立个性化服务档案,详细记录每位老人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等。根据档案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增加精神慰藉和心理关爱服务项目,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举办文化娱乐活动。合理调配资源,根据老人需求灵活安排服务时间和人员。3.推进设施更新与维护。制定设施更新计划,按轻重缓急对达到使用寿命末期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更新或维修。建立设施日常维护小组,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4.提高社区参与度。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合作,定期组织社区宣传活动,如举办开放日、健康讲座等,提高社区对敬老院活动的认知度。通过社区宣传、网络平台等渠道进行宣传。与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关爱老人活动,构建社会支持网络。5.优化管理与培训体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服务技能、职业道德、沟通技巧等培训课程。6.加快信息化建设。对员工进行信息化系统操作培训,确保员工能够熟练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定期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狠抓管理服务不放松。养老服务事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服务。2025年,我们将继续从精细管理、细心护理、后勤服务、消防安全、学习培训、活动开展、康复理疗、临终关怀等方面入手,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做他们的亲人,取得老人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同时加强老人、家属和敬老院三者的情感交流和沟通,通过这样的引导和鼓励,提高老人和员工的积极性,实现老人和员工的自身价值。疏解老人“被遗弃感”的矛盾心理,增强“主人翁”意识。2.严管消防验收不拖拉。2025年,我们将和工程方、住建部门积极联系,争取早日完成消防达标验收。加强消防等安全巡查,积极组织消防培训和应急演练,降低人员和财产损失。3.坚持宣传动员不松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引导全社会转变传统,树立健康的养老观念。大力开展各类敬老孝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形成“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养老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4.医养结合不停歇。未病先防,无病康养。2025年,我们将抓住政策机遇,坚定信心,大胆探索,加强医养融合产业发展,走医、康,养、娱、住“五位一体”之路,为医养结合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5.持续扩大业务范围,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加大专业人才储备,扩大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范围,将服务延伸到各镇街,让基层独居老人享受到专业化养老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