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本辖区内县乡道路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地方海事行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等领域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能。 | |
住所 | 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二马路汽车站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杨延锋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71万元 | 21.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9月12日变更了举办单位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年来开展工作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道路运政方面。一是强化客运市场整治。充分利用重点时段、重要路段等进行宣传,张贴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舆论攻势。不断加强客运站场源头管理,建立客运车辆安全隐患台账及档案资料,加强车辆北斗监控,从源头抓好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针对恶劣天气,要求各企业加强防雾、防滑预警,根据天气状况延迟发车时间,警示教育驾驶员提高警惕,随时关注路况,谨慎安全驾驶。二是严格危货运安全监管。加强对从业驾驶员的资格审查以及在岗教育培训工作,对车辆按期维护和审验。监督企业利用GPS监控平台,监控人员监控每辆车的运行路线及停靠位置、行车速度等,有效的控制了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实现安全稳定,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针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求必须整改到位,建立台账,力求尽快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三是持续开展治污降霾。针对烈店路沿线维修企业,我队联合铜川市环境保护局宜君分局和其他职能部门开展监督检查10次,按照职责分工对涉及危废的维修企业进行治理,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执法理念,要求经营业主规范经营,落实备案制度,并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打好守护蓝天保卫战。公路路政方面。组织执法人员每日对重点路段和辖区路段桥梁、涵洞、路面、安防设施、标志标牌标线进行巡查,确保道路运输、公路桥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无事故。针对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加大巡查力度,认真落实“双路长制”巡查,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严查各种超限货运车辆的违法行为,坚决遏制公路安全隐患,有效保护公路设施完好和交通顺畅、安全,确保全县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地方海事方面。督促福地湖景区管理处加强落实“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安全生产理念,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和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着力补齐安全生产短板,确保福地湖水上运输安全。共开展水上安全检查20余次,福地湖景区秩序良好,安全设施配备到位,水上安全形势良好平稳。严格治理超限运输行为。严查各种超限货运车辆的违法行为,坚决遏制公路安全隐患,通过科技治超平台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精准预警和高效查处,大大提高了治超工作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同时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形成了治超的强大合力,有效打击了县域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使治超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了治超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做好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工作。按照《全县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任务(2023-2025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淘汰任务、认定标准、开展方式、部门职责等,定期研究推进。上级下达我县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任务47辆,我队已全部完成任务,前半年补贴资金已到位,下一步,将持续做好国三车淘汰及资金补贴工作。开展全县交通运输行业“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以“放管服”工作为指导,依托陕西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围绕交通运输行业监管领域,强化对交通运输监管对象的抽查,采用“一单两库”的“双随机”抽查机制,通过随机抽取监督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的方式,对抽取的出租车客运经营企业、水上经营企业、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企业和机动车维修经营企业等监管领域的17家企业开展监督检查,有效解决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等问题,提高了行业监管效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明显改善。针对“黑车”营运和出租车、顺风车违规经营等乱象及运输车辆超限运输现象,加大执法检查和部门配合力度,开展联合执法,进一步改善运输市场环境,守护群众出行安全。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99起,违规经营客运车辆3辆、非法营运车辆4辆、非法经营货运车辆92辆。积极落实柔性执法,全年批评教育并免于处罚50余起,卸载货物600余吨,警示教育200余人,道路运输秩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邀请高级讲师和法律顾问授课,引导执法队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提升我队整体形象和执法水平。组织开展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讨论15次,邀请法律顾问参与行政执法案卷评审5次。开展“听党史、讲党课”活动1次,通过诵经典、讲故事、省自身、谈感悟、做点评等多种形式,引导执法人员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机制。组织观看系列警示教育8次,开展专题讲座5次,开展党纪学习20余次,切实增强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执法进一步规范公正文明。制定人员考核制度,加强人员管理工作,细化调整了科室人员分工,提高了执法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坚持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提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依法行政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切实提升一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执法、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组织“爱心送考”,进一步改善运输市场环境,守护群众出行安全;开展为期5天的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轮训活动,进行基本体能、队列队形、指挥手势、模拟执法等训练,提高了全体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队伍执法理论水平,推进了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有效开展,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常态开展。三、存在问题今年以来,我队各项工作能够平稳有序推进,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学习不够系统、不够深入,理论学习的方式不够透彻。对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的普遍运用不够,未充分认识到柔性执法在提升执法效果、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部分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对交通法规及相关政策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在实际执法工作中,对复杂法规条款理解不透彻,导致执法过程中出现法律适用不准确,制作行政执法文书时填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情况;执法人员年龄结构偏大,部分执法人员知识更新较慢,对新的执法理念、技术手段掌握不足,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交通执法工作;推进交通执法场所“四基四化”标准化建设工作滞后,行政执法终端设备配备未到位。四、改进措施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邀请行业专家、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新法规、新政策和新业务知识,开展案例分析和模拟执法演练,包括法律法规解读、执法程序规范、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全年组织培训不少于10次,每次培训时长不少2小时,每月进行考核,并鼓励执法人员自主学习,参加各类业务考试和竞赛,确保执法人员熟练掌握执法业务,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应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各种复杂情况和新问题。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采购需要配备交通执法终端设备,加大对执法装备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逐步更新和补充执法终端、检测设备等执法装备,确保其性能良好、满足执法工作需求。加强与上级部门和技术单位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执法信息化系统,优化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功能,提高执法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五、2025年工作计划继续加大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案件办案质量,保证法律文书制作规范,注重违法证据的收集,使执法程序更加严谨,办案程序合法到位,提高执法人员综合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路产路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持续加大对非法营运、超限超载、违规经营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持高压态势,维护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加大对道路运输市场的整治力度和监督力度,加强行业监管,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公正、公平、公开,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经营行为;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执法效率,不断完善执法信息系统,提高执法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执法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继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执法宣传,创新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