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麟游县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麟游县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专项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监测人员培训;环境监测技术交流。 | |
住所 | 麟游县市民中心6楼 | |
法定代表人 | 魏林龙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生态环境局麟游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万元 | 50万元 | |
网上名称 | 麟游县环境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市局的正确领导和市监测站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市局关于印发《2024年宝鸡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的要求,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继续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我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2个点位,乡镇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6个点位,共向县级四大班子和县级相关部门发布空气环境月报12期。8处自动站站房的防水、防雷、网络、供电及警示牌满足规范要求;数据比对、传输和异常值的处理都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空气自动站相关的比对、校准、维护记录等运维档案完整、详实。(二)降尘监测:我县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设点、采样,每月按时向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送样。(三)地表水水质手工监测: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每月对我县两天河、漆水河出境断面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均合格。(四)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我县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设河流进出境断面各1个,土壤监测点3个,环境空气监测点1个,按时向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报送检测报告。(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我县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设监测点5处,并按时向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报送检测报告。(六)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我局通过招标,由三方检测公司每季度对我县永安河水库水源地进行监测,并按时向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报送检测报告及县政府网站进行网上信息公开。同时对5处农村“千吨万人”以下饮用水水源地,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单位每季度对各水源地进行水质检测取样,按时填报系统,同步向市站报送纸质报告。(七)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质量专项检查:联合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对全县煤矿、电厂、县城污水处理等重点行业排污单位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等自行监测数据质量进行了抽检,有力的保障了我县排污单位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等。(八)按照全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安排,我县环境监测站4名技术人员参加了考核,共10项次通过考核,技术力量得到了有力加强,监测业务已有序开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我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9天,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8天,空气质量指数3.12。PM2.5平均浓度为22 μg/m3,PM10平均浓度为49μg/m3,同比下降7.5%。(二)加大漆水河、两天河流域综合治理。对煤矿、电厂、污水处理厂等6户重点涉水企业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1-12月份,漆水河、两天河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Ш类水质。(三)推进全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建设。编制完成《麟游县低碳近零碳试点建设方案(2023—2025年)》《麟游县低碳发展规划(2023—2030年)》。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举办低碳近零碳试点业务培训会。投资2500万元,建成全市首座重卡充换电站,较传统燃油重卡,全站51辆换电重卡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204万升,减少碳排放1530吨。已建成风电站1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2处、在7镇35个村建成光伏扶贫项目,年均发电量共达31.7亿千瓦时。争取央企定点帮扶资金480万元,为搬迁群众屋顶安装光伏板。对全县7镇66个行政村18361户进行了“煤改电”。建成7台燃气锅炉及配套设施,采暖季全县预计可减少燃煤使用2.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共200余吨。顺利通过省生态环境厅中期评估,,初步反馈为评估良好等次。(四)做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坚持“应治尽治、利用为先、建管并重”基本思路,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实施,加快建成项目验收投用,健全和完善长效运维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截至目前,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900万元,在全县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8座,铺设污水收集主管网13027米、污水收集入户管网11815米。成立联合检查组,对照资金下达文件,对全县7个镇近三年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行维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现场检查设施运行情况,确保各镇村把专项资金用到位、用出效果。向各镇下发《关于开展麟游县农村环境整治成效“回头看”工作的函》,加大设施运行不正常问题整改情况调度,加强日常运维管护。目前我县录入系统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34套,正常运行率为94.4%,污水治理率达83.3%。(五)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路径。组织赴山东省费县学习调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路径,起草《关于建立两山公司的调研报告》,提出我县“两山”转化路径和办法。(六)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实现新突破。配合县发改局起草《麟游县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试行)》,推动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委托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对煤矿企业前期填埋煤矸石开展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鉴定,依法依规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督促煤矿企业开展矸石山生态环境损害现状评估和生态修复治理。印发《关于规范填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的通知》《关于煤矸石等固体废物规范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管理煤矸石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活动,压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组织9家企业、3家医院填报并审核2024年固废申报登记及2025年危废管理计划。(七)依托智慧监管助力生态保护。实施环保大数据智慧管控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大气、水、污染源精细化监管“一张图”。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审批,简化环评内容、优化公众参与,探索“标准地”环评管理等政策红利,动态跟踪省市重点项目进展,积极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工作,主动配合园区实地踏勘管线路径选址,运用“三线一单”指导协助园区合理避让环境敏感区,目前2个项目享受政策红利。全年受理答复生态环境问题咨询60余条,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5份,协助办理环评登记表40个。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我站监测仪器已基本到位,但硬件设施还未到位,监测站业务还未开展,监测业务靠三方检测公司完成,在检测时效性方面无法保证,特别是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方面的应急能力的不足。(二)改进措施:积极争取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项目,配套相关硬件设施;积极参加市局及市站组织的技术培训,提高人员业务能力,待项目争取到位,设施配套后,积极申请资质能力验证,开展业务。四、2025年工作计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除了完成市局和市监测中心站下达的监测任务外,将对前面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和提高。积极对接市局和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达标建设为重点,同时兼顾各项软硬件工作的落实和开展。我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求实,探索。为尽早把我县环境监测站建设成优质量的三级站而努力奋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