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就业培训中心

渭南市就业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8 11:16
单位名称 渭南市就业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社会各类人员进行就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下岗职工、农民工、大中专学生、复退军人进行就业培训和技能鉴定。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人力资源市场
法定代表人 王永强
开办资金 5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95万元 70.32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就业培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2024年8月28日办理了法人变更,由原法人郭双绪变更为新法人王永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我单位在人社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2024年我们紧紧围绕既定工作思路和年初工作任务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以人文本,强化培训质量升级换挡。坚持公开、高效、便民的服务理念和要求,不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培训的效率和服务的水平。为了适应新的培训要求,教育职工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要求大家树立三个观念,一是竞争观念。让大家明确只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吸纳先进的科学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转变观念,占领培训市场,树立竞争意识,抢抓机遇,推进发展;二是市场观念。让全体人员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自找出路寻找培训业务,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三是创新观念。让大家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树立大胆创新、敢闯敢试的进取意识,只有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敢闯敢试,突破常规、突破自我,才能不断创造新业绩。建立了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树立“服务、就业、创业”理念,为政府分忧,为就业群体服务。2、注重教学模式,在学员技能水平提升上求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突出一个“新”字,抓住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实”字。“新”即内容新,要求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传授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杜绝一个教案用到老的现象;“活”即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适,教师要根据专业知识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精讲精练,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模拟、电教等手段,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不但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实”即在实用、实效、实际操作技能上下功夫。3、抓作风建设,提高中心服务水平按照局里的会议要求和文件精神,建立平时工作记实制度,细化考核方法.我们把培训任务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努力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拓展培训领域,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做到办公场所环境整洁,将相关业务政策和窗口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办事程序、规章制度公开上墙,为服务对象提供明白、便利的办事环境。对前来培训的学员,我们坚持做到热情接待,文明用语,耐心服务,让他们能够及时达到满意的培训效果。二、社会效益情况2024年我们圆满完成年初目标任务。一是全年共组织SYB创业培训6期,共339人;企业职工通用素质培训667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46人,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共7000人;成人继续教育招生17人;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能操作考核3221人。二是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多次走进校园招聘会进行政策宣讲,引导驻渭高校大学生入驻孵化中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中心长期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性培训服务,“一对一〞对企业进行政策指导和咨询,协助办理相关手续。通过精微的服务过程、精致的服务功能、精准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吸附带动、资源聚集的优势,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积极贡献。目前,孵化中心有在孵企35家,孵化空间入驻率达80%,带动就业100余人。三是为营造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打造“政府、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体系,带动新兴行业发展,联合渭南师范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腾讯传媒共同打造——短视频直播基地,满足大学生对当下直播带货技能培训的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目前中心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回顾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政策业务学习存在不足,业务能力还要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仍需持续优化。二是工作缺乏创新性思维与举措,对市场化的内涵与要求理解不深,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在业务宣传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与强化空间,尚未形成持续且有效的宣传体系与力度。三是由于政策调整,大学生创业培训人群范围有所缩小,培训工作的开展面临困难,拓展就业创业培训业务范围已成为当务之急。整改措施: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培训服务质量。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树立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和创新观念,适应新的培训需求。优化孵化中心服务体系,完善创业项目入驻评估机制,多维度对申请入驻项目进行精准筛选,提高入驻项目质量。秉持公开透明、高效执行、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持续推进制度化进程、强化规范化管理、提升标准化水平。二是积极拓展培训业务范围,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各项业务宣传力度,积极联系各驻渭高校、社区、乡镇合作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进一步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能操作考核工作。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夯实发展基础,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技能人才保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在2025年里坚持以培训促就业的工作思路,以就业创业培训工作为重点,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大中专毕业未就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多渠道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创业培训预计完成1000人的培训,职业技能预计完成500人的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1000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预计完成6000人培训以及全力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能操作考核、成人继续教育招生工作。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以扶持大学生创业为目标,以整合要素资源、降低创业成本、搭建互动平台为服务宗旨,以先进技术、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孵化中心“公益性、服务性、开放性、免费性”的服务原则,通过精微的服务过程、精致的服务功能、精准的服务模式,搭建集创业培训、创业技能、创业孵化、创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